APP下载

孝感市农机化发展的现状、问题和对策建议

2020-01-08夏新华

湖北农机化 2020年19期
关键词:孝感市机收农机化

夏新华

(孝感市农业农村局,湖北 孝感 432000)

1 孝感市农机化发展现状

1.1 农机装备总量增加

孝感市从2005年开始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截至2019年底,共争取国家农机购置补贴资金9亿元。其间,孝感市先后共承担国家、省级农机化科技项目20多个,争取项目资金3000多万元。在政策和需求的双重拉动下,孝感市农机装备总量增加,与2004年相比,2019年拖拉机保有量达5.9万台,增长340%;插秧机达到5333台,增长59155%;联合收割机7931台,增长919%;农机总动力272.5万kW,增长89%;农机具配套比1:1.53。

1.2 农机服务主体初露端倪

孝感市围绕开拓农机作业、农机销售、农机修理3大市场,初步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农机社会化、市场化、产业化运行机制。

一是农机专业合作社。有紧密型和松散型2种。紧密型就是由5~7个农机大户组成的一个整体,农活由合作社统一承揽,作业价格、作业标准由合作社统一制定,财务统一,利润共享、风险共担。松散型就是农机大户通过“挂靠”的办法加入合作社,加入后能通过“团购”的方式,购买到比一般市场价稍低的农业生产资料,通过“订单”又能使农产品卖出好价钱。闲时分散,忙时集中。全市共158个,占总数的27.67%。二是家庭农场。由承包较多的责任田(一般在20hm2以上,33hm2以下),并购置较多、较新颖、较高档的农机具,且文化水平相对较高,接受新鲜事物较快的农机大户组成。他们既是新的农业经营主体,又是农机作业服务大户,具有很好的示范效应。全市共170个,占总数的29.8%。三是兼业型农机户。兼业是指其在以粮食生产为主的同时,兼作林、牧、副、渔等生产。他们拥有农机装备5~10台(套),涵盖耕、种、管、收、运等作业,除满足自身所需外,还能担负一定份额的社会化服务。全市共107个,占总数的18.74%。四是专业型农机户。他们转包了自己的责任田,专门从事本地收割和跨区收割、无人机植保和播种、机械化育秧和插秧作业。年机收面积在400hm2左右,年机防和播种面积在670~1333hm2之间,年育秧、插秧面积在200hm2以上,充分体现了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全市共37个,占总数的6.48%。五是农机经销服务主体。基本上分布在市、(县、区)两级。市级以湖北顺业农机有限公司为龙头的3家。在本市所辖的七个县(市、区)中,少的有4~5家,多的7~8家。全市共36家,占总数的6.3%。六是农机修理服务主体。过去的路边店、夫妻店的小修小补已经被专业的人、专业的店所取代,有的还网络了几个机型的修理人才,把几个经销商的修理业务承接下来,且服务只按农机用户所需,既保证了修理人才的合理收入,又预示着经销和修理服务的分工合作。全市共63家,占总数的11 %。

1.3 农机作业水平迅速增长

2019年,孝感市完成机耕面积42万hm2,机插(播)面积20.1万hm2,机械植保面积24.7万hm2,机收面积34.9万hm2;秸秆机械化处理面积13万hm2;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水平达75%。与2004年相比,机耕、机插(播)、机械植保、机收分别增长103%、882%、25%和160%;秸秆机械化处理面积增长62 %;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提高34个百分点。

1.4 农机化步入依法推进轨道

2004年6月,我国正式颁布了《农业机械化促进法》。 2009年国务院颁布了《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2018年又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2007年,湖北省出台了《湖北省农业机械化促进条例》。2004年、2009年、2017年孝感市政府3次出台了关于促进孝感市农机化发展的文件。所有这些法律、法规和文件,为孝感市农业机械化依法推进提供了基本遵循。

2 孝感市农机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农机装备结构不够合理

农机装备结构存在“五多五少”的问题,即:小型机械多,大中型机械少;动力机械多,配套机械少;种植机械多,畜牧、养殖、加工机械少;粮食生产机械多,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少;低端机械多,高端机械少等。

2.2 农机人才十分匮乏

从种植业人员看,年龄70岁还在种田,年龄小的都有50多岁,文化程度初中、小学居多,高中、中专屈指可数,大专更是凤毛麟角。从农机操作手看,70后、80后占主流,但就调查的情况看,操作手的初中学历占大多数,高中(或中专)十分稀罕。还有植保无人机操作手奇缺,智能化、高端化、大型化农机缺人动,坏了不会动、不敢动的尴尬时常显露。

2.3 农机合作社发展不够规范

孝感市农机专业合作社已有158个,占全省总数2600个的 6%。但就其发展看,合作社的组建由“正位”到“变位”“错位”,有的是为了方便农机购置补贴所需,有的出于承接项目的考虑,有的则是为了低价购买生产资料,再转手高价卖出。从运作情况看,存在财务不清,分配不公,社员松散联合,有利就沾,无利就散等。

2.4 基础设施不够配套

随着高产农田整治项目的实施,山、水、田、林、湖、路等整治有序,初见成效。但调查发现,“农业靠天收”“有机无路走”“有机无处放”的问题仍未从根本上改变。省党代会代表——应城市俊培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俊培直言,“为了减轻龙赛湖、老观湖洪峰压力,应城市政府拟把义和镇柴咀等几个村作为分洪区,如果决策实施,几千亩的高产优质中稻将泡汤,幸亏后来大雨骤停。农业靠天收的局面还未从根本上改变。”孝南、大悟、安陆等地反映,有的经过高产农田整治的道路,重载、宽幅农机仍不能通行。在40户调查中发现,有一半以上的农机户把农机置放露天,任其风吹雨淋,日晒夜露。有的农机家当超过200万元,有机无处放现象堪忧!

3 孝感市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3.1 明确新时期孝感市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新任务

按照我国农业现代化“三步走”的战略布局,孝感市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构想是实现“三步走”的战略任务,即:到2025年,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实现农业机械化“从无到有”和“从有到全”;到2035年,全面实现农业机械化,实现农业机械化“从全到好”;到2050年,农业机械化达到更高水平,实现农业机械化“从好到强”,全面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近期的任务是:推动农业机械化从主要作物的耕种收环节向植保、秸秆处理、烘干等全过程延伸,由粮食作物向棉油花(生)、果菜茶等经济作物扩展,从种植业向养殖业、初加工业、设施农业等全面发展,由平原地区向丘陵山区进军,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机械化支撑。

3.2 发展孝感市农业机械化的对策建议

3.2.1 优化农机装备结构

对购置符合条件的机具实行应补尽补,加大全程全面机械化和绿色生态重点机具的补贴力度。充分运用报废更新补贴政策,对那些高耗能、高污染、陈旧落后的农机实行强制性报废更新,对那些低质、低价、低效的小型农机也要提档升级。大力引进推广高效、精准、节能型装备,加快破解全程机械化薄弱环节“无机可用”“无好机用”的难题;同时,加大自动驾驶拖拉机、无人插秧机、植保无人机等智能农机装备的应用,使农机装备结构得到优化。

3.2.2 培育农机社会化服务主体

通过政策倾斜、示范引导、政企联动等措施,积极培育壮大农机作业、农机销售、农机修理3大服务主体。对全市158个农机合作社理事长要进行轮训,把“变位”、“错位”矫正过来,严格按合作社的章程规范合作社行为,引导发展“全托管”“机农合一”“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等专业性综合化新型服务主体和服务模式。对家庭农场这种新的经营主体,既要控制适度的经营规模,一般以每家20hm2为宜,条件允许也可扩至上千亩,又要引导其开展“保姆型”、“菜单式”的社会化服务。对专业型、兼业型农机户要吸纳到农机专业合作社,利用“集体”的力量,使之做大做强。对农机销售、农机修理服务主体建设,可以湖北顺业农机有限公司农机推广、农机培训、农机销售、农机修理“四位一体”的模式为依托,把遍布县乡两级的小店服务,向农机4S店、农机电商、远程诊断、线上线下结合等新型服务方式转变。

3.2.3 提高农机作业水平

一是加快突破瓶颈、集成技术,进一步提升粮棉油茶大宗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加大机插秧、玉米机收等薄弱环节技术推广力度,提升植保、秸秆处理、烘干等环节的机械化水平,促使良种、良法、良机配套,加快构建区域性标准化的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体系。着力突破油菜机收作业瓶颈,加快马铃薯机收、花生机收、棉花机采、水生蔬菜机收、渔业生产机械化等技术的推广应用。二是加强“三个融合”。在农机农艺融合上,加快推动品种、种养方式、产后加工等方面“宜机化”,推进品种、栽培养殖和机械装备集成配套,构建协调的机械化生产体系。在机械化信息化融合上,加快推进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网、智能控制、卫星定位、北斗导航等信息技术在农机装备、农机作业和管理服务上的应用,以信息化加速农业机械化转型升级。在农机服务模式与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融合上,支持家庭农场、农机服务组织、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从事农机作业服务,促使机械化与规模经营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三是强化行政推动,典型引领。从现在起,可通过市、县(区)、乡三级办点的办法推动农机化水平的提升。办点中要体现地域特色、品种特色、现代农机示范等。通过三级办点示范,分品种、分区域总结提炼出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全程机械化解决方案。

3.2.4 加强农机基础设施建设

在机耕道建设中,既要考虑重载、宽幅作业机械的正常行驶,又要考虑田间作业机械的交错避让。对农机场库棚的建设,要按照国务院文件精神,把它列入高标准农田建设投资支持范围;在财力允许的县(市、区),对大型农机场库棚建设要给予资金补助,或者视面积大小给予以奖代补的支持。对粮食烘干机械和仓储建设,在享受国家补贴的基础上,县级财政要适当给予叠加补贴。对于上述2个方面的建设用地,在不逾越18亿亩耕地红线和不占用永久性基本农田的前提下,政府相关部门要优先考虑批准,以加快农机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发展。

猜你喜欢

孝感市机收农机化
2022全国农机化主推技术现场演示活动暨天津市“三秋”农机化生产田间日活动在天津举办
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农机化统计工作
机收减损,颗粒归仓,湖南早稻机收预计减少损失1.45亿斤
厦门吉宏包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湖北省孝感市再设全资子公司
《贵州农机化》征稿启事
全国小麦机收率96%创新高
全国麦收进度过半 主产区机收率超98%
今夏山西省小麦机收率达到98.1%
《贵州农机化》征稿启事
孝感市:出台《孝感市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