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化工类学生微课创业团队实践探析
2020-01-08蒋新格张海俊
蒋新格,王 颖,张海俊
(银川能源学院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宁夏 银川 750001 )
1 研究背景
随着时代发展和多媒体教学时代的飞跃,为了适应新世纪出生大学生的碎片化学习思维模式,高校的教学逐渐融入了微课和慕课等线上课程。教师为了紧跟时代步伐要掌握微课程制作的相关知识和技巧,然而孤木难成林,教师要学会使用各种微课制作软件,制作出自己想要的微课,将各种优质资源高效率地运用到课堂教学过程中来,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微课团队应运而生。
由教师指导,本校三个年级的学生组成了一个五人微课制作团队,本团队学生均为化工类专业,该团队的目标是完成工科教师制定的微课,通过团队合作制作微课过程中,达到一个创业团队的协作关系,从而产生一个创业工作室。成立之初选择三个年级是希望学生能够产生一个梯队,后面可以继续增加新鲜血液。
在此之前,由于翻转课堂教学法盛行一时,指导教师和其他教师们也曾分别独立制作过一些简单的微课,作为日常教学的辅助材料。这次学生是团队合作,制作多种课程的微课,其各方面要求,如语言、音质、画质等也比之前教师独立制作的要求高得多。
微课制作团队经历了近两年时间,因为是工科生,在微课制作上,完全是外行,在工作室筹备期间,从不知道微课是什么到写剧本到拍摄和后期制作;在工作室运营期间,从只有总经理到有财务和营销专职人员,团队在不停成长和壮大。
2 团队发展
2.1 微课的制作
微课:是指运用信息技术按照认知规律,呈现碎片化学习内容、过程及扩展素材的结构化数字资源。"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它们以一定的组织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式的资源单元应用“小环境”。因此,“微课”既有别于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教学资源,又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1]。微课的时间通常设置为十到二十分钟,在时间设置上考虑到了大学生本身的认知特点和规律[2]。因为五位学生均为工科生,团队首选了指导教师所教授的课程进行制作,有指导教师的理论基础,保证团队制作过程方向正确。
团队合作与职责:制作团队大致的分工是编剧、导演、录制、后期制作这三个部分。五位同学各有分工,又相互协调,一起合作。编剧是团队中文采最好的学生,和教师沟通协商教师需要的微课内容,对剧本进行编撰,每份剧本完成后全体开会讨论剧本及分工,导演组织进行录制,所有视频录制完成后,后期制作学生会立即进行编辑,完成后期处理。在录制与后期制作过程中,随时与指导教师沟通,交换意见,团队在社交软件上讨论录制过程中发现的剧本中的一些不合理以及后期的改进方法。
2.2 工作室的运营
在目前扩大多媒体教学和线上教学的教育大环境下,微课市场留给工作室的发展机遇很大。就非营利性质的微课工作室而言,目前仍然处在起步阶段,很多环节如团队管理,资金运作、项目宣传等方面存在尚待解决的问题。工作室不断利用教师教改项目的需求承接个别微课项目,也为毕业设计学生提供PPT设计制作、为教师提供课件优化美化等项目,为师生提供便利,得到学校和师生的肯定和大力支持。但正是通过这些看似很小的项目,让他们慢慢积累了资金、技术和耐心。这些都是工作室日后是否能做大做强的必备要素和无形资产。
本微课工作室的团队成员几乎都是零基础,参与微课制作工作中的困难可想而知,面对这个问题,所有成员都忐忑过、无助过,毕竟是一个团队,虽然大家分工明确,但也都相互协助,彼此鼓励,为团队的进行付出了很多的努力。
最开始是不懂创业的,团队只确定了一位总经理(原学生会主席),以便管理团队,在建设中,有经费开支和收入,便委任了一名低调细心的女生做财务方面的工作。随着工作室工作的开展,后来陆续发展出宣传、技术等职位。工作室设计了自己的LOGO,开设自己的公众号,制作宣传板在食堂门口等地方定点宣传。工作室一路走着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健康发展道路。
学校支持学生创业项目,为微课工作室提供了一间二十平米左右独立的工作室(带一台台式电脑),团队人员有限,场地水电免费,有个别免费设备等因素,工作室的日常开销不大。工作室承接的项目虽然价格较低廉,但由于工作室运营成本较低,工作室通常没有亏损风险。
3 创业工作室特点
(1)硬件实力受限。优质微课制作需要一定的硬件条件。该团队中多数设备为学生自己的手机、笔记本电脑等。对作品的呈现许多项目也有不尽人意的情况发生,但无论怎样对学生都是一个创业锻炼的过程,最终团队成员都从中受益良多。
(2)技术含量相对较低。因受其自身实力限制,基本为繁琐的重复劳动环节,但价格也较低廉,也是有一定的市场。
(3)缺少资金投资。工作室为创新创业项目,有些启动资金支持,由于没有足够的财力投资硬件、培训等项目,始终与优质项目无缘。工作室团队一致认为,即使有收益较大的微课项目,工作室也没有足够的人手和硬件设施可以承接。
(4)小型工作室的灵活性。大学生住校、上课时间固定等特点,使工作时间相对宽松,安排相对灵活,确保队员间及时互相沟通,保证与客户交流的时间,完全可以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
(5)会营销才能发展。对于化工类学生来讲,营销是不容易的,本工作室适时的进行宣传,寻找适宜的客户并研究将工作室产品和公众号推广的方法和途径。
4 问题与反思
微课工作室团队通过在工作室的学习和工作均提升了自我价值,铺平了他们今后的学习发展道路。本团队队员在校和毕业过程中,均不同程度的获得了各种奖学金、参加各类竞赛并取得了好成绩,这与在工作室的努力学习完善自己是分不开的。通过创业锻炼使得自己变得更认真、坚强、积极、乐观。总经理认为经营工作室要比学生会的工作需要更多的耐心和信服力。营销人员表示自己收获了许多友谊,锻炼了自己的沟通能力,给工作室带来了更多的锻炼和工作机会,所以工作室设置营销人员是非常必要的,对工作室的运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微课工作室的出现,特别是化工类学生本身具有的制作工科微课的优势,满足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