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好农机农艺融合拳 交出稳产增收合格卷

2020-01-08李启洪杜成涛李弟中

湖北农机化 2020年16期
关键词:潜江市拖拉机全程

李启洪 杜成涛 李弟中

(潜江市农机化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湖北 潜江 433100)

潜江市九头牛农机作业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9年6月,注册资金418.5万元,位于中国小龙虾之乡-虾稻连作发源地的潜江市积玉口镇九牛观村,是集土地流转、托管,为农民提供农资供应、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服务、农业机械维修,水稻、小麦收储加工于一体,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的综合型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占地66000m2,其中办公场所1200m2、农机库860m2、维修车间160m2、配件库80m2、粮仓及水泥晒场7600m2,拥有大、中、小型农机具186台(套),固定资产1600万元。2012年九头牛合作社被省农业机械技术推广总站授予“全省农机推广先进合作社”、被潜江市政府授予“市十佳农民专业合作社”,2013年被湖北省农业厅评为“省级示范社”。

合作社自组建以来,就将“打好农机农艺融合拳,交出稳产增收合格卷”作为合作社发展理念,一步一个脚印,逐年发展壮大。2014年以来,合作社发展步入快车道,筹资80余万元,修建占地面积2hm2,30个标准化大棚和露地育秧苗田2.67hm2的水稻集中育秧基地,每年可培育0.1万hm2水稻机插秧秧苗。2016年融资400余万元建设粮食烘干设备、粮食收储仓库和综合服务大厅,2019年投资180万元,修建日加工量100t大米加工车间,新增6架植保无人飞机。经过10年探索发展,九头牛农机专业合作社已形成特色鲜明、紧跟市场、运转灵活的“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发展格局,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发挥了积极作用。合作社成员数也由最初的10人,抱团发展至现在350余人,由原来的几台拖拉机发展到拥有洋马高速乘坐式插秧机25台、大型收割机35台、拖拉机42台、烘干设备4台套、育秧设备2套、大米加工设备1组(100t/d)。建成集培训、服务、产供销一体的占地面积达2.67hm2的综合性农事服务中心,固定资产达1600万元。目前,合作社流转土地253hm2、土地托管1333hm2、农机作业服务面积近6667hm2、农资供应4000余t,服务农户1100余户,实现年利润210万元。

1 多学习、调思路、优服务,促双赢

合作社成立之初,只从事农机耕整和机收服务,采取等事、找事做的方式,年作业面积不足667hm2,合作社收益不高,农户有时觉得作业费过高,接受度不高。为改变现状,合作社调整发展思路。2014年提出在不改变农户土地承包权的前提下,为农户提供“保姆式”“菜单式”的优质服务,既保障了农民利益,也增加了合作社收益。一是农户将承包地以一年期或几年租赁给合作社经营。合作社与农户签订合同后,将农户的土地实行统一管理,实施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节省了大量的人工,节省了化肥和农药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促进了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二是农户承包田自主经营,由合作社提供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服务,农户向合作社交纳相应的服务费,每季收获的粮食全部归农户所有。三是农户可选择合作社为其提供部分作业环节的机械化服务,按低于市场价15%的行情,交纳相应的服务费,日常田间管理由农户自己承担。通过经营服务模式革新,提高了合作社的组织化程度和经营效益,实现了农业产业化、集约化经营,推进了农机作业服务的社会化和市场化进程,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2016年以来,为农民节省农业生产费用共计200多万元,帮助农民每亩年均增收200多元。

2 深融合、强弱项、补短板,促全程

积玉口镇地处潜江市的西北部,与荆门市毗邻,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地肥沃、资源丰富,是潜江市的产粮大镇和养殖大镇。近年来,大力发展“虾稻共作”高效种养模式,全镇虾稻共作面积达2667hm2,养虾种稻已经成为积玉口镇农民增收致富的一条重要途径。但传统落后的水稻生产方式阻碍了农民规模化种养,为促进虾稻共作机械化、规模化生产,针对水稻机械化生产中机械化育、插秧,作业防陷的薄弱环节,合作社通过与农机、农业推广部门共同协作、农机农艺深度融合,探索出了一条适合虾稻共作水稻种植的技术路径,大力推广耕整机械“轮改履”、插秧机械“汽改柴”、植保机械“地改天”、收割机械“窄改宽”(履带)等新机具新技术,较好地解决了虾稻共作水稻生产机械化中遇到的难题,大幅提高了水稻种植全程机械化生产水平,有效降低了水稻生产成本,提高了粮食单位产量,打破了农民增收难的天花板。以往的机插秧育秧都是采取农户各自人工育秧的模式,不仅浪费秧田,还会遇到排灌不畅、播种不均匀、管理不到位等各种问题,造成秧苗质量不优,严重影响水稻产量。近几年,农机部门在合作社大力推广工厂化集中育秧模式,引导支持合作社建立工厂化集中育秧基地。为了探索适合流水线自动化播种的浸种方式,邀请农机、农技推广部门的技术专家经过反复对比试验,总结出来了2种浸种催芽方式。一是在播种前2d将稻种“二浸二沥”到破胸露白,通过全自动化水稻育秧流水线播种后进行叠盘暗化处理,2~3d后散盘,在育秧大棚整齐铺放;二是播种前1d,将稻种“一浸一沥”,通过全自动化水稻育秧流水线播种后进行叠盘暗化处理,3~4d后散盘在育秧大棚铺放。后者在高温天气下播种更为安全。与传统的育苗方式相比,工厂化育秧具有生产规模大、生产成本低、育秧质量好、节本省工等特点。通过水稻工厂化育秧不仅可降低育苗作业劳动强度,省工省力,生产效率高,而且秧苗密度均匀,出苗一致,秧苗素质好,利于统一管理,适合大规模机械化插秧。育秧大棚内的自动喷灌设施能实现水肥、水药同施,不仅省工省时、节约水肥,还可调控湿度、温度,改善作物生长环境,育出的秧苗均匀、健壮、整齐,为水稻机械化栽插提供较高素质的规格化、标准化秧苗。

由于虾稻田常年处于被水浸泡的状态,泥脚变软变深,以往常用的轮式拖拉机下田作业经常会陷车,容易造成机具损坏,影响了作业成本,耽误了作业时间。农机部门通过试验发现,履带式拖拉机由于履带宽,与地面接触面大,比轮式拖拉机的接地比压低1~2倍,而且轮式拖拉机在泥地轮胎滑转率也较履带式高,降低了作业效率。履带式拖拉机最大牵引效率可达70%~80%,而轮式拖拉机只能达到55%~65%,可见履带式拖拉机牵引效率更高,更能节约成本、提高作业效率。同时,履带式拖拉机整的地平整度更高,田面干净,适合机插秧的栽插技术要求。履带式拖拉机的结构特点和性能决定了它在虾稻田整地的优势。近3年合作社引进和购买如沃德、星光等品牌履带式拖拉机15台在本地和外地虾稻田作业达8000hm2。

传统植保采用电动喷雾器或喷雾机打药,一是工作效率不高;二是容易造成漏喷,防治效果不好;三是体力劳动强度大。再加上虾稻田田块较大,四周田埂通行不便,给农户生产带来很大困扰。针对以上问题,农机部门积极开展植保无人机的示范推广,农技部门选配对小龙虾生长无害的适用药剂,两部门密切协作,通过几年的示范推广,农民充分认识到无人机植保的诸多优势,如今植保无人机深受广大农民的欢迎,已经成为虾稻田病虫草害防治的主力军。合作社完成水稻病虫草害无人机作业面积近20万亩次,积极推动主要农作物统防统治,提升应对突发性农作物大面积病虫害防控能力,极大地降低农业生产和作业质量监管成本,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节约了合作社管理费用。

为适应发展需求,大力推广农机全程作业服务,合作社对所有机械实行统一调配、统一管理、统一联系业务、统一组织作业、统一收费标准。近年来,大力推进机耕、机整、机插、机防、机收、烘干全程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农忙时节,在保证本地农业生产机械化服务的前提下,合作社对外开展农机服务,组织本社农机跨区域作业服务,年均农机作业服务面积达6667hm2,为推进农村土地按户连片种植、发展农业机械化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

3 拓领域,打品牌、畅销售、延链条

随着现代农业发展,进行单一的农机作业服务,合作社收益将越来越低。合作社审时度势,开展粮食产后收储、烘干、加工、销售等系列服务。通过优质稻订单收购,对水稻实行统一品种、统一管理、统一收储加工,积极对接农贸市场、超市、学校及餐饮等市场,畅通粮食销售渠道,延伸服务链条,提升农产品附加值。2016年新建粮食仓储2000m2、粮食晒场6000m2、新增粮食烘干设备4组,日烘干能力达100t。2019年投资200多万元,购置安装大米加工设备一套,日加工大米能力达100t。解决种粮户粮食储存、销售等后顾之忧,提高了种植户收益。同时注册了具有虾稻共作特色的“民种”虾香稻品牌,2019年,公司粮食产后服务收购稻谷2300t、加工2100t,销售大米1950t。

合作社近年来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和有些国家级示范社相比还有不小差距。该社将以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服务为主,不断拓宽服务领域,扎实开展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打好农机农艺融合拳,交出稳产增收合格卷,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贡献农机力量。

猜你喜欢

潜江市拖拉机全程
基于Sentinel-2卫星的潜江市虾稻田时空格局变化研究
湖北省潜江市小龙虾营销策略研究
拖拉机内燃电传动系统
飞上天的“拖拉机”
光明使者
全程“录像”,写观察日记
全程管控在机电工程设备安装的实施
小鸭开拖拉机
垃圾全程分类的上海模式
红色拖拉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