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下体育教育模式变革探究

2020-01-08杨发邦

科学咨询 2020年17期
关键词:体育老师体育项目运动会

杨发邦

(青海省西宁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青海西宁 810017)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新课程的不断改革深化,素质教育成为了改革的重点,我们应当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在体育课堂中渗透对学生核心素质能力的培养,这也是改革以后所有体育教师面临的一个重点问题。在当前的体育教学中,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体育课堂很形式化,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在体育教学中,很多教师忽略了对学生进行全方面的培养和能力的提升,教学方式也比较单一,枯燥,大多数课堂也是老师布置任务,学生完成,课堂内容没有创意思维,不利于对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培养。在新形势下,体育教师应当从学生的成长特点出发,重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创新教学思维,利用有趣的体育活动或者体育游戏,激发学生体育课堂兴趣,将体育课堂教学改革落到实处,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

一、体育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问题分析

(一)教师的观念需要转化

体育教师首先要进行教学观念方面的转化,与时俱进,紧跟新时代发展的变化,不断学习,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积极响应改革后的教学重点,为学生带来更好的体育课堂体验。教师需要认识到,要想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我们必须全面看待每一个学生,认识到培养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重要性,正确看待体育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这样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品格

在体育教学中,多数同学在课堂上的表现还是很积极的,但是个别同学缺乏一定的责任心,不乐于欣赏他人的优点,体育品格不理想。比如,我们在进行课堂练习,收腹跳垫子这个活动时,大多数同学都会主动将撞倒的垫子扶起来,对于这一行为,体育老师应当首先给予肯定,并鼓励学生的做法,让同学们认识到责任心的重要性。另外,在体育课堂中老师还应当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因为体育课多数都是在课外进行,甚至还有部分激烈运动,学生的安全非常重要,所以,教师应当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

(三)运动能力培养与生活实际脱轨

通过体育课堂的学习与活动,学生可以强身健体,使身体技能方面得到一定的提升,但是有很多学生并不明白参与体育活动有什么意义,或者是具体提升自己哪一方面的技能。这就需要体育老师将体育活动与我们的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充分了解体育知识,体会到参加体育活动的意义。

二、核心素养下体育教学模式探究

(一)丰富课堂活动的形式,吸引学生参与

在新素质教育下,我们的体育课堂模式需要进行转变,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将体育课堂活动形式丰富化,把体育理论知识与生活实践完美结合,创新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每一个体育活动中,这样才有利于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1]。为了设计出学生感兴趣的体育活动内容,体育老师可以在课下对学生兴趣爱好、时间、感兴趣的项目等进行侧面了解,然后在设计课堂内容时结合学生各方面的情况进行,针对不同的体育项目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为目的,丰富课堂活动形式,激发学生课堂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质。

(二)以兴趣为出发点,引导核心素养培养

传统的体育课堂是枯燥乏味的,有的甚至以自由活动为主。要想调动课堂气氛,体育游戏是一个不错的教学方法,把体育项目以游戏的形式呈现出来,可提高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参与度,调动课堂气氛。以学生兴趣为出发点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有利于增强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沟通,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体育老师应当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设计科学合理的课堂教学内容,还要考虑到学生之间的差异,重点掌握培养核心素养的要素,从学生的成长发展方面出发,给学生带来多种新型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欲,帮助学生全面健康成长[2]。

拔河比赛就是一个不错的活动。教师可以将全班同学分为两组进行对战,在对战时需要两组学生都要全力拼搏,至于最终哪一方能够胜利,就需要看左右两方,哪一方能够通过团结的力量,统一口号,调整步伐,让步伐一致,在某一个口号时一起使劲,在大家的全力配合下,找准时机,改变对方的步伐,从而取胜,获得拔河比赛的胜利,让学生体会团结合作带给他们的成就感,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对于高年龄段的学生,还可以组织赛龙舟、足球或篮球比赛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

(三)丰富学生健康知识,引导学生健康生活

核心素养的内容很多,涉及的面比较广,在体育课堂中仅靠体育老师一个人的能力是肯定不够的,还需要学生和家长的配合。所以,学生家长和学生也要很清楚地了解体育学习的意义,加强家长和学生对体育学习的重视。并且,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不是通过一个人单方面的努力,或者在短时间内就可以培养出来的,它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体育课堂上的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仅是学生身体素质方面的培养,还需要对学生进行体育知识、安全健康方面的培养,这就要求体育老师在进行体育教学时,一方面要把体育活动及体育项目的动作技巧讲解透彻,另一方面,应当把理论知识及体育项目的由来等方面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丰富学生的体育课外知识,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供帮助。

在课堂练习篮球投篮时,教师首先要讲解投篮的姿势,动作,要领,使学生掌握准确投篮的知识,此外,教师还可以为学生讲解有关篮球的历史,哪个国家的篮球队最厉害,篮球比赛时的规则等,让学生带着学习到的篮球知识进行练习,这样不仅可以更准确地投篮,还能增加学生的课外体育知识,让学生更快乐地参加体育项目练习,在快乐中学习体育知识,同时促进对学生健康知识的教育。

(四)增加体育竞赛,提升体育竞争意识

体育竞赛的形式更能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让学生通过竞赛获得核心素养方面的提升,还可以让学生更加主动地进行体育活动[3]。目前,大多数学校都会举办一项体育活动,如秋季、春季运动会,这种运动会一般涉及的时间很长,尤其是对体育项目感兴趣的学生,还会为了运动会耽误其他学科的学习,并没有起到运动会这个活动真实的目的。体育老师应当对运动会的举办形式进行创新,为培养学生核心素质创造一个平台。我们可以将运动会的时间把控好,在不影响其他学科学习的影响下,让学生对活动始终感兴趣,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主动性。或者可以根据学校情况,对体育项目进行改革,多增加一些花样的项目或集体性项目,降低体育项目难度,提高体育项目的新鲜性,让更多学生参与进来,让学生通过参加运动会,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及自豪感。

总而言之,在新形式的背景下,我们需要培养的是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发展的人才,体育老师首先应当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积极转变教学理念,创造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将体育教学项目与核心素养相融合,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体育老师体育项目运动会
我校被评为“河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基地
龟龟运动会
体育老师在电影院上语文课
成语魔方
有些唐突
春季运动会
从机械训练到有机训练
——一个体育项目实训的研究
四百秒的体育课
get Shopty!我们的运动会
姜还是老的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