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思想走进小学数学课堂——谈激励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20-01-08单梦莹
单梦莹
(苏州工业园区星湾学校 江苏苏州 215000)
陶行知提出了人本的教育理念,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落实激励教学法,也就是要发挥出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唤起学生学习的动机,学生在教师的激励下才能更好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主动学习知识,这样可以消除学生厌学情绪,提升学习效果。本文就激励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进行分析探究,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启示。
一、情境激励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数学是一门重要学科,有一定的工具性和灵活性,和我们的生活也存在密切的关系,这种教学其实更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教师应该利用数学和生活的联系,坚持陶行知生活即教育这样的理念,为学生创设情境,使得学生融入到情境中去进行观察、探究和思考讨论,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情境激励是一种有效的激励方式,教师可以设置悬念、创编故事或者播放动画来创设情境,让学生直观地理解知识,主动融入到学习情境中。比如,学习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时分秒”相关内容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些平时学生上学和作息时间这样的情境,让学生融入到情境中认识这些时间单位,因为这些知识和学生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借助多媒体或者故事情境融入时分秒的知识更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可以获得很好的激励的效果,使得学生更愿意去参与时分秒知识的学习,便于学生理解,更能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二、爱心激励法,增强学生学习信心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善于进行爱心激励,为学生创造一个和谐的学习氛围,从而提升教学的亲近感,这样可以有效帮助学生消除紧张的学习情绪,让学生可以更好地融入课堂学习。在平时进行教学交流和讨论时,教师一定要充分尊重并信任学生,多鼓励学生,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激发和保持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热情[1]。教师在教学时必须对学生进行更多的关注,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学生的言行举止,可以多给学生一些鼓励的眼神和热情的赞美,这样能够拉近学生和教师之间的距离,帮助学生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在学生学习中遇到错误时,教师一定要避免一味地批评指责,避免单独的说教,应该对学生进行耐心的引导,这让学生真正接受自己的错误,及时改正自己的缺点,面对学生学习上细微的进步,教师也要给到充分的肯定。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利用一些数学家的故事锻炼学生的意志力,激励学生努力学习,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三、操作激励法,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数学学科本身就具备较强的逻辑性和抽象性。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还没有完全成熟,所以在学习上存在一定的难度。为了解决这个方面的问题,教师应该借助操作激励法这种方式,让学生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从对知识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2]。小学生都是充满了好奇心的,也比较好动,教师更应该抓住学生这个特点,鼓励学生操作实践,让学生去画一画、量一量,在实践中动手动脑,实现手脑并用,达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这一理念也符合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思想。比如,学习苏教版数学二年级“厘米和米”时,为了让学生对这些长度单位形成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自己拿尺子对周围的事物进行测量,通过实践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更好地达到激励效果,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四、练习激励法,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练习是数学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能够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升学生的技能。教师可以借助练习激励法对学生进行教学指导,可以为学生设计一些典型的例题,加强训练,注重反馈。教师在安排练习时一定要坚持分层原则,认识到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同时注意练习的创造性和趣味性,丰富练习的形式,可以是游戏活动,也可以是比赛活动等,这样才能起到很好的激励的效果,调动学生参与练习的积极性[3]。比如,学习苏教版小学数学“有趣的七巧板”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完成七巧板相关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知识。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数学教学离不开老师的激励,这样才能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学习,提升学习效率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