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儿童天性——幼儿自然游戏开展研究
2020-01-08胡斯琪
胡斯琪
(浙江省杭州师范大学幼儿园 浙江杭州 310000)
《幼儿园规程》中指出: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是幼儿主体性发挥的重要途径。教师要看到自然游戏的重要性,并依照实际情况,灵活制定多样化自然游戏方案。
一、幼儿自然游戏开展现状
(一)缺乏游戏开展场地
幼儿自然游戏活动的开展与实施,需要在一定场地下进行,只有让孩子们投入更广阔的自然的怀抱,才能够使其更好地解放天性。但是纵观现幼儿教育活动现状,可以看到,一些幼儿园由于资金投入不足,缺乏合理的场地规划意识,导致户外游戏场地比较匮乏,系列游戏活动大多在幼儿园的场地内进行,而且时常会出现不同班共用一个场地的情况,同时,场地中的自然资源设施也不够完善,只有一些玩具设施供幼儿玩耍,仅起到了娱乐功能,并不能让幼儿接受到更多教育,难以体现出教育环境的生态性和自然性。
(二)重视程度较低
游戏虽然是幼儿活动中的重要内容,但是部分幼儿园对于自然游戏的重视度不够高,仍旧采用传统的游戏组织活动形式,并为幼儿提供有限的游戏资源,很容易使幼儿的游戏行为受限,游戏体验感也比较单一。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问题,一方面是由于现阶段部分幼儿教师的教育能力和教学经验较少,对自然游戏的开展与实施不够到位,时常把游戏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局限在狭小范围内,在组织幼儿游戏时很容易脱离自然教育的实质,未能着眼于生活中的自然教育资源。另一方面,幼儿园出于对幼儿安全问题的考虑,在组织游戏活动时多以人为环境和人为操作为主,使孩子们的各项活动很容易受到局限,当幼儿游戏活动受到限制,儿童天性会受到限制,将难以感受到游戏的乐趣,也不利于激发自身各项潜能[1]。
二、幼儿自然游戏开展策略
(一)挖掘生活资源,构建自然环境
充分挖掘生活资源,为幼儿提供丰富多彩的自然环境是幼儿自然游戏的首要条件。作为教育活动的引导者,教师要转变过去的教育模式,并着眼于幼儿兴趣爱好和教育活动目标,灵活制定游戏方案,同时通过引入生活化资源的方式,为幼儿构建自然环境氛围,从而全面提高幼儿参与自然游戏的热情。
比如,组织开展建构游戏活动期间,为了锻炼幼儿的搭建能力,培养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的合作能力,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教师可以带领幼儿走出教室,走进户外,使其自主搜集一些生活化自然材料,如各种形状的小石头、木条、树叶、果壳、羽毛等,然后把游戏活动时间交还给幼儿,使其能够自主发挥创意创新能力,并运用相关材料进行主题游戏的构建。在此期间,幼儿能够更好地体会到自然资源的丰富性,还可以切实发挥自己的创意创新能力,从而设计出多样化的作品。
(二)重视意外生成,因势利导
自然游戏的开展与实施,其中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因素及意外事件。相关意外事件的发生,可以让幼儿的天性得以显现。作为幼儿的引导者,教师要重视这种意外的产生,并将其视为宝贵的教育资源,因势利导地对幼儿开展教育,使幼儿能够不断获得成长和发展[2]。
比如,在户外沙包游戏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自主合作,并根据自己喜欢的形式,灵活设置游戏方案,在这样的自然氛围中,或许会发生很多意外状况,比如,幼儿在投掷沙包过程中不小心砸到了其他小朋友,在面对这样的意外状况时,教师要将其视为一种教育契机,并使幼儿学会如何面对这样的情况,比如通过道歉对自己的无意过失进行弥补,并获取同伴的原谅,从而提升幼儿的交往能力。在此期间,教师还要渗透责任意识,使幼儿遇到问题时不逃避、不退缩,勇于面对,从而让幼儿在自然游戏活动中的“意外状况”中得以成长。
(三)优化评价模式,培养良好习惯
组织幼儿进行自然游戏活动期间,教师除了要注重开辟新的活动范围、丰富游戏活动形式,还要注重对幼儿进行观察与评价,使幼儿在教师的点评中加深对自己的认知和了解,为培养自身良好习惯奠定坚实基础。
比如,在引导幼儿参与户外采摘游戏活动期间,教师要注重对幼儿活动行为进行观察,在游戏中,教师看到部分幼儿会出现随意丢弃水果、食物的问题,教师可以针对这一问题,展开评价活动,在对幼儿进行评价期间,教师要注重优化评价模式,注意评价语言的运用,使幼儿意识到自己的不良习惯,并在今后生活中养成珍惜食物的好习惯。
自然游戏的最大特点就是活动形式宽松且自由,没有提前预设的活动方案,没有一板一眼的要求,也没有中规中矩的游戏形式。教师要看到自然游戏对幼儿的重要作用,并灵活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幼儿不断获得自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