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瑶山歌与特色小学办学融合实践探究

2020-01-08蒙鲜艳

科学咨询 2020年17期
关键词:瑶山瑶族猴子

蒙鲜艳

(广西上林县镇圩瑶族乡中心学校 广西南宁 530505)

在小学教学中,音乐和诗歌教学都会涉及音乐部分,对于学生的情感认知、理解能力是有一定的要求的。瑶山歌是瑶族的特色音乐,语句简练,具有较强的节奏感和韵律感,同时蕴含着独特的文化内涵,通过瑶山歌的学习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音乐的节奏,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和律动感,实现小学特色办学[1]。

一、利用瑶山歌中的内容进行课堂导入,培养学生兴趣

瑶山歌是一种和生活密切相关的歌曲,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歌曲就地取材人们的生活、生产、劳动、风俗、历史以及民间的各种传说等等,蕴含了丰富的情感,是演唱者的即兴表演,具有一定的生动性,也有着较强的道德教育的作用。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结合瑶山歌的这一特点,利用其中的生活场景和故事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也是学生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小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如果能够通过瑶山歌当中的内容开展课堂导入,对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是十分有帮助的。例如,在新中国解放之前,瑶族人民经常吃不饱,穿不暖,缺医少药,共产党推翻了压在瑶族同胞上的压迫,才让瑶族人民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在瑶山歌的内容中就有关于这部分内容的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其作为课堂引入环节,让学生感同身受,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将瑶山鼓引入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节奏感

瑶山鼓是瑶族人民特有的一种乐器,传说是因为猴子经常跑到要瑶族人民的土地上,猴子偷吃瑶族人民的劳动成果,为了震慑猴子,瑶族人民特意准备了一个大鼓,发现猴子的踪影就敲响大鼓,确保粮食的安全,其他的瑶族民众听到鼓响之后,也会在家中敲击,而没有鼓的民众就会通过舞蹈的方式去威慑猴子,随着历史的变迁逐渐成为具有民族特色的乐器和舞蹈。经过了千年的发展,瑶山鼓不仅是一种乐器,也是民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了帮助学生认识瑶山歌,促进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可以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具有特色的教学活动方案,开展各种特色教学活动[2]。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共同制作瑶山鼓,一起筹备相关的准备活动,对学习瑶山鼓的孩子要进行有针对性的排练,保证活动的顺利开展。在六一儿童节到来之际,教师可以带领孩子们共同展示学习瑶山鼓的成果,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进一步提升学生对瑶山歌的热爱,培养学生的成就感。通过这样的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对文化的热爱。

三、将乐器引入课堂,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瑶山歌是一种乐曲,也是需要一定的乐器进行伴奏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乐器引入到课堂的教学中,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演奏,感受瑶山歌中的节奏,这样不仅能帮助学生体会瑶山歌学习的乐趣,也能使孩子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音乐能力[3]。在乐器伴奏的过程中,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交际能力和合作能力,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的提高,帮助学生获得成就感。

四、运用瑶山歌舞蹈元素,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

瑶山歌是一种瑶族人民即兴创作的歌曲,韵律感极强,有较多的重复元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瑶山歌配上瑶族的舞蹈,选择适合孩子们的律动动作,让孩子跟随音乐一起进行律动,通过身体和音乐的协作感知音乐的构成、风格、节奏,感受瑶山歌的旋律,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身体协调性。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简单的动作做起,尽量选择一些重复性较强的、有规律的动作,逐步增加难度,让学生感受学习的挑战性和成就感。同时,可以让学生进行合作,开始可以是两个固定的学生之间有规律的活动,随着学生的熟练,逐步增加人数,交换同伴,实现多角度的互动,通过这样的方式帮助学生获得律动经验,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和合乐性。对于容易出错的地方教师要提前讲解,让学生逐步练习,直到完全掌握,要注意动作从简到难,不能难度过大,导致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

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明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文化逐渐融入我们的生活当中,但是我们也要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瑶山歌是瑶族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瑶山歌和小学教学的融合实践,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兴趣,也有助于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促进学生的发展。

猜你喜欢

瑶山瑶族猴子
瑶山速写
瑶族织锦
《瑶族婚俗古歌都才都寅译注》
瑶山党支部
东南亚瑶族研究回顾
男猴子和女猴子
淘气的猴子
猴子出海
金秀瑶族长鼓舞传承的文化生境
永远的新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