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沟通,让师生关系更美好

2020-01-08李可龙

科学咨询 2020年17期
关键词:水杯惩罚班级

李可龙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观澜中心学校 广东深圳 518000)

一、理解:聆听学生内心的声音

“智慧的起点是聆听。”当学生犯错误或者做得不够好的时候,教师首先的反应不应该是劈头盖脸的批评,而是站在学生的立场去思考问题,俯下身子聆听学生内心的声音。我觉得教师的眼里应该能够容得下沙子,能够坦然地面对学生所犯下的错误,冷静地引导学生改进。聆听能够帮助教师听到学生的感受和体验,判断事情的真相,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真诚和豁达。

我曾经教过一个学生,性格很内敛,不怎么和同学老师说话。开学初的那几天,课堂上总是低着头。他用左手写字,作业上的字歪歪扭扭,甚至很难辨认,一开始给我的感觉就是很不认真书写。我决定找一个课间的机会,和他聊一聊。我翻开他的作业本,仔细地打量。我说:“宇源,你的字……”“别人都说我写的字不好看。”没等我说完,他就打断了我的话。我把视线从作业本移到他的脸上,他低着头继续说:“我妈妈也说我的字需要改进,我已经在练书法了。”我的心突然触动了一下,我能够看见他很努力的模样。我说:“你坚持练下去,肯定会有效果的!”他很惊讶,惊讶我怎么没有批评、责备他,眼睛眨了几下,泛出亮光。是呀,我想已经有很多人说过他的字不怎么样了。我只想聆听他心中最真实的想法,我也感受到他为此想努力改变。

后来他的字并没有变得好看些,但工整了许多。反而是他在我的课堂上特别认真,坐姿端正,偶尔还会举手回答问题,学习也持续地进步。我想那一次的谈话,虽然简简单单聊了几句,但他肯定感受到了我的真诚,我理解他,他也理解我,这种内心之间的沟通让彼此更多了一份信任。“不要否认孩子的体会,不要驳斥他的感觉,不要否定他的愿望,不要嘲笑他的品味,不要贬低他的主张,不要污蔑他的人格,不要怀疑他的经历。相反,所有这些,我们都要承认[1]。”理解学生,聆听学生内心的声音,走进学生的世界,从学生的角度来体验其情感、思维,把关切传递给学生,意味着不断地宽容他人,关注他人,尊重他人。

二、指导:好的方法事半功倍

(一)规则

无规则不成方圆,好的班级管理必须要和学生“约法三章”。就像城市的交通法规使得交通有序、安全地运行,班规也使得班上学生的行为有“法”可依。有了约定好的规则,当学生违反了,他们也会心甘情愿接受惩罚。每次接手一个新的班级,我都会和班上所有的同学定好规则,比如上数学课之前,必须准备好书本学具;数学作图要用铅笔;课堂回答问题先举手示意等。这些看起来都是小事,但是如果我们没有统一好规则,学生就像打乱仗一样,各自为营,做事效率会很低。当然,我们必须清楚惩罚的限度,惩罚而不是体罚,也不是为了惩罚而惩罚,更重要的营造一种团体纪律的氛围。

(二)鼓励

人都是喜欢被鼓励表扬,在心理学意义上源自于个体渴望被尊重、被认可的精神需求。鼓励能给人以力量,让人充满自信。

曾经我的班上有一个学生,个子比较小,坐在前排,上课很喜欢讲话,数学成绩非常不理想,让我很头痛。找他谈心好几次,似乎一点作用也没有。有一次数学课堂,我面向全班提了一个问题:“谁能说说生活中有哪些比?”话音刚落,我发现他竟然举起手来,举得不高。我心中窃喜:可能这是一个难得的交流机会!果然,他很流畅地说:“做面包,和面的时候,面粉和水的比差不多是2:1。”我追问到:“你怎么知道的?”他说:“我妈妈每天都很早起来做面包卖。”这孩子的家庭条件并不是特别好,他的作业都是下课后回他妈妈的面包铺完成的。这一刻,我很欣慰。我用欣赏的眼神看过去,他也看着我。“你举的这个例子,让大家知道了和面的时候面粉和水的比例,说明你平时就善于在生活中发现数学!”我说。他这一节课似乎都很得意。更让我意外的是,他越来越喜欢数学课了,成绩也稳步提升。

我真的相信,有时候就是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称赞的语言,就会让一个孩子改变很多。当我们毫不吝啬地将自信的种子播种在学生的心田,这颗种子一定会发芽、成长,只不过就如花期,有的花早开,有的花迟开,但迟开、早开的花都一样美丽。

(三)指导而不是批评

当学生犯错误的时候,我们首先的反应不应该是批评,而应该是指导。当问题发生时,批评不是一个最好的时机,首先应该做的是处理事情,而不是针对犯错误的学生。

试想一下,如果你是一个学生,正在上课,你不小心碰到了自己的水杯,水杯打翻在课桌上,水溅得到处都是,周围的同学马上跟着尖叫起来,教室里闹哄哄的。这时如果你的老师说:“你怎么搞的?你不知道水杯要拧好吗?这点事情都做不好,还怎么上课?”老师这样说有用吗?你会感受到老师对你的“恨铁不成钢”吗?你会不会对自己说我下次一定注意,绝对不会打翻水杯了?或者你打算很诚恳地接受老师的批评?也许更多的是觉得很失望,心情很糟糕,甚至想马上离开教室。老师怎样做才是有益的?一个简单的动作,将纸巾递过去;或者一声充满同情的叹息:“哦,有点失望啊!如果把水杯拧紧放地上,可能会更好。”过多的批评只会带给学生“敌意”的信息,久而久之,学生表面上看起来是会更加遵守教师定下的规则,实质上学生会从内心越来越讨厌,从而让师生之间的沟通变得更加困难。批评是把双刃剑,心理学家不会发表批评意见影响孩子,而是指导孩子。

三、放手:让学生学会独立

学生学会独立是形成健全人格的一个必经过程。教师有责任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独立品质,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去做,学生一定会还你更多的精彩。

我们会在班上组建学习小组,让成绩好的学生去带动成绩待提高的学生。明确好学习任务和学习方法后,不需要过多地干涉小组的学习。小组长会觉得自己做的事情很有价值,富有责任心地辅导其他的组员。学生教学生,能让好的学生更优秀,成绩有待提高的学生跟着一起进步,从而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品质。我们还会让高年级的学生自主完成制作班级黑板报,只需给一个主题,略加指导,后面的工作学生都可以完成得非常完美。他们会自主分工合作,有画画特长的同学负责画画,写字漂亮的同学负责书写,会用电脑的同学负责收集资料等,他们对这些班级工作很感兴趣,因为能让全班同学看到他们的成果。当完成以后,老师欣赏着他们的作品,赞叹道:“哇,这是谁制作的黑板报?太精美了!”事实上有时候板报并不是特别的优秀,但这又何妨呢?放手让学生独立去完成,这个经历就是完美的,过程已经比结果更重要了。

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写道:“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育学生,就让我们像牵着蜗牛去散步一样,淡定从容,在这个美好的旅途中,享受彼此成长的快乐。多一点理解、指导、放手,富有艺术的沟通会让师生彼此的关系更加美好!

猜你喜欢

水杯惩罚班级
班级“四小怪”
SIAU诗杭便携式气泡水杯
班级英雄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神的惩罚
Jokes笑话
移水杯
移水杯
真正的惩罚等
班级被扣分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