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素材在道法课堂中的有效运用
2020-01-08邓华
邓 华
(公安县埠河中学 湖北·荆州 434300)
何为乡土资源呢?乡土也称本土、本地,本土资源准确来说应该是本土教育资源,是指我们出生、成长的地方的可以被教育教学所利用的地域特色、自然景观、文物古迹、地名沿革、历史变迁、社会发展,以及民间艺术、民俗风情、名人轶事、语言文化等。而《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又提到:“尊重学生学习与发展规律,体现青少年文化特点,关怀学生精神成长需要,用初中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组织课程内容、实施教学,用优秀的人类文化和民族精神陶冶学生心灵,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所以,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运用本土资源理所当然。
发掘乡土资源,在教学上适当地运用,能更清楚地说明教材,弥补教材之缺陷,实现教材与学生现实生活交融,更好的落实核心素养,也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可以有效唤醒学生对家庭、对家乡的乡土情结,培育学生发展家乡、服务家乡、繁荣家乡的责任感。本文试图对乡土素材在初中道德与法治中的运用策略进行探索和尝试。
1 彰显贴近学生与回归生活,丰富生活情境
当前的思想品德课教材资源是丰富的,形式也是多样的,图片、漫画、名人名言等。但并不是所有教材资源都能够直接为教学服务。比方讲,《我们享有“上帝”的权利》一课中,在讲授“消费者享有的权利”时,教材采用探究活动让学生了解消费者的各项权利,但所列举的例子过于单薄,有些还过时已久,学生们不是很能明白,影响了对问题的思考、对内容的理解。此外,教材资源在某些材料中可能存在地区差异,得不到学生的共鸣。所以,从提高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实效上来讲,需要充分利用本土资源,让学生在熟悉的环境中提高能力。善于从身边的实际生活中认识、体验和感悟所学知识的道理,规范行为也加深认识。思想品德教学要紧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彰显德育要回归生活的理念。教师要引导学生从生活的表象中领悟其中的德育道理。而思想品德教材中的一些教学情境相对滞后,远离学生生活实际,特别是农村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很难置身于教学情境中,教学效果甚微。因此,教师应该选取更加真实有效的乡土素材来创设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增强课堂实效,有利于增强课堂教学的可信度、接受度。譬如,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表现之一——现阶段我国社会生产力还比较低”的教学,如何才能讲清楚“生产力”这个抽象、难于理解的概念呢?我找来了当地学生家里常用的农具:铲子、铁锹、锄头等,引导学生分析生产力包括:劳动者(农民)、生产工具(铲子、铁锹、锄头等)和劳动对象(田)。当学生对生产力有了感性认识后,我让学生对比讨论我国相对落后的农业生产和发达国家的现代化农业生产。在热烈的讨论基础上,学生对我国现阶段的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有了深刻的理解。这一课的教学难点便顺利完成了。又如,对八年级上册“面对文化差异,你如何做一名友好往来的使者?”教学时,考虑到我们农村学生基本上没有和外国人打交道的机会,这问题让学生从何谈起呢?为了拉近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距离,我从网上选取了一则关于在荆州举办的“2019荆州国际马拉松”的新闻报道,并加以修改形成教学案例:“10月20日,2000多名国外马拉松爱好者和运动员聚居荆州古城,共同开展文化交流活动。”由此,我提出情境问题:“如果你代表荆州青少年参加了此次活动,你会如何与国外的爱好者交往呢?”顿时,学生踊跃发言,课堂气氛非常活跃,这样就贴近了学生生活实际,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
由于乡土素材在时间、空间、心理上都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因而运用它,能使教师干巴巴的讲授、枯燥无味的说教,变得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抽象到具体,有利于充分落实贴近生活、回归生活的德育理念。
2 注重情感体验与道德实践,增强实践效果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告诉我们:“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积极实践,国家和社会的要求只有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与实践才能为学生真正接受。思想品德课程将正确的价值引导蕴涵在鲜活的生活主题之中,注重课内课外相结合,鼓励学生在实践中进行积极探究和体验,通过道德践行促进思想品德的健康发展。”而本土资源很多是学生实际生活中的场景、场所,通过合适的教学手段有助于学生紧密联系了解社会,拓展视野、深入思考、积极参与社会生活,提高实践能力。
学生通过对身边的人和事所获得的真实感悟与认识往往比较深刻。乡土素材有利于学生获得情感体验,深化思想认识,对促进学生的道德践行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更好的发挥乡土素材的德育效果,我通过多种渠道充分挖掘公安县近几年涌现出的好人好事。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3月7日,中宣部、全国妇联、国家卫健委、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联合发布“一线医务人员抗疫巾帼英雄谱”中的“骑行女孩甘如意”.2020年1月31日,96年生的女医生甘如意,骑行四天三夜,跨越300多公里,从斑竹垱镇火线返回武汉市江夏区金口中心卫生院范湖分院,加入一线救护队伍。对于这个从我们身边走出去的最美公安人的感人事迹,我多次在课堂上作为乡土素材的教学案例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例如,我在教学七年级下册“自立自强”和八年级“孝敬父母”时,我向学生展示甘如意的感人事迹材料,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先进模范人物就在现实生活中,就在自己身边,让学生在情感体验中获得自主认识——怎样做一个自立自强的人?怎样孝敬我们的父母?这样的乡土素材教育,学生的思想认知得到提高、思想品德得到升华自然是情理之中了。学生也会把在课堂上所接受的“自立自强”、“孝敬父母”的良好品德,内化为自己的意志品质,外化为自己的实际行动。
例如,讲《灿烂的中华文化》时,我设计了“公安文化知多少”的探究活动,我问学生:你认为我们公安的文化有哪些?有什么特色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七嘴八舌,答案五花八门,但有一点共同的是对这个问题非常感兴趣。所以,不用我布置,他们课外收集了不少资料,有人对公安的旅游文化感到自豪,有人感到公安的饮食文化有悠久的历史,有人认为公安人的创业精神很了不起……讨论完之后我用多媒体展示公安景色怡人的黄山、神秘的重湖、还有独具特色的美味——闸口卤虾和公安牛肉。还有在公安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曾经演绎“公安三袁”的传奇故事等等,让学生们感受公安的丰富文化,然后再升华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也进行了一次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教育,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3 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提供广阔空间
现行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仍然存在主要以升学、考试成绩为目的的僵化教学模式,照本宣科,只讲书本上的观点,不联系、少联系或只联系教材已有资源。再加上初中生的情绪和情感丰富而强烈、自我意识迅速发展、好奇心强,因而不管教材资源能否直接为教学服务,这样的教学都很难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为此,如果适时地运用一些本土资源,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思想品德教育的起点和归宿。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思想品德知识解析德育中的现实问题,是思想品德学科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内容。乡土素材以其真实直观、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特点,易于学生接受。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就乡土素材展示的社会现象展开讨论或调查,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辨、创新和实践能力。例如,在学习《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时,我组织同学们到公安的瓦池河边进行现场调查访问、拍摄照片(照片都标注了文字说明,如“河面上漂浮的白色污染”“变黑的河流”“成堆的垃圾”等)、采集水样,最后形成图文并茂,说服力很强的材料——《瓦池河污染情况调查报告》,并把报告提交县人大代表——我们学校的校长。最后,我还组织学生到各学校、村庄和街头,散发“人水和谐,保护瓦池河”的宣传单,倡议人们到河边捡垃圾,多植树。实践证明,这些活动培养了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分析问题、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也增强了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再如,讲《难报三春晖》时,我再次引用了“中国好人”郑碧峰带着身患疾病、双目失明的母亲上学的事迹,他自七岁开始一边照顾母亲一边刻苦学习,现在他来到马鞍山市二十二中宏志班学习,仍然一直照顾着母亲,他说:“无论我在那里。都会带着我的母亲,因为我是她的‘拐杖’!”。郑碧峰用自己的行动谱写了一曲人间孝道之歌。结束新课后,我请学生介绍自己生活自理、努力学习、帮助父母做家务的孝行,最后我要求学生回家给父母洗一次脚、做一次饭、洗一次碗、扫一次地……把孝老爱亲真正落实到日常生活中去。人们对自己的家乡总有一种独特的情感,中学生也不例外,他们对于自己生活环境中的人和事,总是更想去了解它,认识它。如果我们能大力挖掘乡土素材,必将能增强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吸引力。
在道德与法治教学资源异彩纷呈的今天,乡土素材为丰富教学内容,落实生活化教学理念,提供了非常好的资源利用契机。它犹如一汪清泉不断地滋润着道德与法治堂,为道德与法治教学注入勃勃生机和活力。这让我不由得想起“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诗句。我想,只要我们教师充分发掘乡土素材,并对乡土素材合理筛选、恰当运用,我们的思品课堂就犹如“映日的荷花”会别样的红艳,别样的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