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师德师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2020-01-08钟卫东
钟卫东
(哈尔滨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01)
0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立德树人直接指向了教育的本质,这既是对中华教育传统的继承和发扬,也是对当前教育现实的关注与回应。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作为国家人才培养的基地与思想舆论阵地,师德师风建设是其推进立德树人工作的关键问题,而目前我国师德师风体系尚不完善,近年来,突破教师道德底线的事件频发,教师队伍中人员道德素质良莠不齐,公众媒体报道中道德滑坡现象时有发生,应以师德师风为切入,建立完善健全的新时代高校师德师风评价指标体系。
1 文献回顾
师德师风建设是高校的常规性工作之一,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2012年8月,国务院下发《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提出要构建师德建设长效机制,但目前学界尚未形成较完善的评价体系,不同学者已从不同层次及角度展开了相关研究。刘文(2009)等从敬业思想、名师信念、爱生情感、合作意识、科学态度、创新精神六个维度,评价了高校教师师德的认知与实践能力,瞿鹤鸣等(2007)在此基础上增添了遵纪守法与政治品德两个评价指标,针对新发展形势,更多的学者强调师德师风评价需要结合时代特色,郑秀明(2013)认为新时期教育发展背景下,师德师风评价更应该关注教师工作的投入程度、持续状态等显性指标对于隐性师德师风的影响,赵静(2016)针对新形势下网络及社会舆论对于师德师风践行问题高度关注的现象,从标准、方法、反馈、结果应用重构了信息时代师德师风评价的准则,系统地提出相应的重构对策与措施,以实现高校师德建设的长足发展,糜海波(2018)进一步强调了教师内在道德感知的重要性,认为应该为教师提供良好的外部工作环境,促进道德评价与思想教化融合,引导教师内在道德驱动力的增强。纵观已有研究,各高校发展现状不一,尚未形成较完善的多维度综合评价体系。
2 新时代高校师德师风评价体系构建
2.1 指标选取原则
2.1.1 科学性原则
与时俱进,根据高校发展现状以及国家人才培养政策理念,不断完善指标体系的逻辑架构与时代内涵。将各维度的评价指标进行串联,保持各评价指标之间高度相关性,已达到综合评价的预期,避免指标单一而造成的评价生硬,反馈落后局面。
2.1.2 公平性原则
兼顾内外部公平,确保评价过程及结果的可获取性。从内部公平来看指标体系的设计应兼顾不同学科教师评教的差异性与不同岗位教师评价的统一性,从外部公平看,指标体系要综合考量高教群体的主流评价指标,减少人为因素干扰评价的真实性。
2.1.3 有效性原则
确保评价结果落实到教学技术改进、教学纪律约束、教学环境完善的具体工作中。高校师德师风评价的目标是提高教师素质,为国家发展培育素质健康、能力强硬的现代化人才,评价工作要确保掷地有声,切实推进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工作顺利开展。
2.2 指标体系的构成及内容
高校作为教育的最高学府,在人才培育、科学研究、引领社会等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同时,高校还肩负着传承优秀文化、提升教育公信、完善社会伦理的重任。因此,作为高校主体力量的教师,不仅要能够传道授业解惑,还要能够做学生成为合格公民的引路人。
依据习近平总书记“坚持立德树人作为中心工作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理念,在进行新时代高校教师师德师风评价时,综合衡量了德育、才育、政治思想教育等维度,本文以政治信念和职业素养为两大一级指标,并结合已有学者的研究,构建了教师的理想信念、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贡献四个二级指标。
(1)理想信念。包含奉献精神、责任素质、思想政治水平维度:强调高校教师应该深化对于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的认同,在教学工作中坚持党的发展理念,将科学的理想信念运用到教学科研工作之中,严于律己,在教学工作中开展思政教育,培育学生的爱国奋斗精神,积极传播党的方针政策和爱国主义思想,引导学生为民族理想而奋斗。
(2)职业道德。包含热爱学生、为人师表、科研态度维度:社会大众对于教师行业具有天然的尊敬与信赖行为倾向,高校教师的言行更是对社会行为有深重的影响,作为学生学习生涯的领路人,教师要恪守道德规范,完善个人人格,认真科研关注社会,不断提升道德素养,在教学、科研、学生生活以及社会活动中都能保持纯洁的学识魅力。
(3)职业能力。包含专业化能力、教学能力、创新能力维度: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工作的落实不是口头上高喊号子,行为上敷衍了事,解决高校师德师风建设难题,最根本的落脚点还是体现在高校教师队伍教学能力的建设层面,在评价教师师德师风时也要考虑对于教师学识的动态评价,比如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高校教师是否有能力完成国家远程教育的工作指示,是否愿意结合国家发展中的新情以及据过往的工作经验而去动态调整自家的教学结构。
(4)职业贡献。包含学术指导、进取精神维度:这一考核层面主要考虑高校教师培养学生的工作付出以及是否具备引导学生与时俱进的发展观念,当前国际化发展进程中的人才竞争日益激烈,要求高校教师在培养人才时能进行有效、科学、全面的指导,同时在人才培养中要秉承者全域、全球化视野,汲取国家“一带一路”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思想,在教学工作中引导学生不断创新学习方法、思想,更好地符合国家重大发展战略需求。
3 结语
高校开展师德师风建设评价工作,只是途径不是目的,主要是达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的目的。习近平主席在现代化教育工作中将师德师风建设提升到新高度,各高校应结合国家发展理念及人才培养现状,加强对师德师风建设考核结果的运用,切实发挥评价的效用,推动教师队伍建设理论的延续和创新,促进教育治理现代化,建设现代化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