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时代教育扶贫的路径选择
2020-01-08刘琳琳
刘琳琳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湖北·武汉 430200)
党的十八大以来,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教育对决胜脱贫攻坚的重要意义,从“精准扶贫”,着重“精确识别、精确帮扶”,再到“治贫先治愚,扶贫必扶智”等都体现出教育扶贫是治本之策。教育扶贫在中国和世界的减贫事业发展都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尤其是近来年,各地教育扶贫工作开展如火如荼,卓有成效,但不可否认也面临一些亟需解决的困境。
1 教育扶贫的现实困境
教育扶贫过程中眉毛胡子一把抓,抓不住重点,就无法确保把有限的资金和资源用在刀刃上,提高使用效益。在扶贫工作进入“啃硬骨头”阶段的今天,“大水漫灌”的粗放式方法要被淘汰,做到多方面、全过程精准教育扶贫才是脱贫攻最坚强有力的“助推器”。教育扶贫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和复杂性很强的工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仅仅依靠政府推动教育扶贫的胜利,较难满足贫困群众差异化和动态化需求。一是扶贫主体缺乏多元参与。相比于政府的行政力量,社会组织、学校、市场、个人等其他力量更具敏锐性、灵活性和主动性的优势,利于整合优质教育资源,促进资源共享,为良好的共享教育社会环境奠定基础。二是各种主体之间缺乏协同效应。各个主体虽教育扶贫目标是一致的,为了目标各自参与和管理,但开放性不足,合作性不够,因此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浪费,并未达到扶贫效果的最优化。
2 教育扶贫的重要意义——脱贫攻坚的治本之策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水平的高低关乎到个人成长与前途,关乎到人才培养数量和质量,关乎到科技的进步和创新,关乎到社会的全面发展。决胜脱贫攻坚,必须抓住教育扶贫“牛鼻子”,补齐最大的“短板”,从根本上解决贫困的问题,才能统筹区域发展,走向共同富裕。
2.1 教育扶贫扭转贫困思想
多年来脱贫攻坚工作的持续推进硕果累累,但仍有少数贫困村、贫困户穷依旧、扶不起,即使脱贫也只是暂时的,依然存在返贫的风险,归根结底是源于根深蒂固的贫困思想。贫困思想体现在缺乏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勇气,缺乏勤奋做事的敢干实干精神,“等、靠、要”消极颓废思想严重,自怨自艾,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此外,婚丧嫁娶讲排场搞攀比风气未消,红白喜事大操大办,随份子,还人情,甚至出现了“一丧三年紧,一婚十年穷”,变味的“乡村人情风”让越来越多的村民不堪重负。
因此,“扶贫先要扶志,要从思想上淡化‘贫困意识’。不要言必称贫,处处说贫。”教育可从根本上扭转贫困户贫困思想,“弱鸟可望先飞,至贫可能先富,但能否实现‘先飞’、‘先富’,首先要看我们头脑里有无这种意识。”“扶贫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通过思想上、精神上的帮扶,丰富文化活动,打破贫困思想的枷锁,破除陈规陋习,树立战胜困难的决心,走出“人穷志短”的困境,振奋精神风貌,进而深度改良贫困地区的社会文化生态。
2.2 教育扶贫激发内生动力
扶贫工作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的特点,不仅需要物质给予外力拉动“车头效应”式帮扶,更需要激发调动贫困户内生动力主动脱贫的“动车效应”式帮扶。以育人为本的教育扶贫,能够实现传授知识、提高技能、培养思想、塑造身心的目的,不同于给予物质金钱短时性和直接性的特点,教育具有长期性和根本性的优势。通过充分调动和发挥贫困户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挖掘主动脱贫的潜力,主动学习新知识和新技术,提高知识水平和能力,实现“志智双扶”,从被动式的“要我脱贫”变为主动式的“我要脱贫”。早在2012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省考察时就提出:“贫困地区发展要靠内生动力,如果凭空救济出一个新村,简单改变村容村貌,内在活力不行,劳动力不能回流,没有经济上的持续来源,这个地方下一步发展还是有问题。”因此,内生动力是经济可持续长远发展的动力源泉,发挥贫困户为美好生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内因力量,才能使外因帮扶更好地发挥作用,从根本上改变生产和生活,走一条“造血式”扶贫发展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2.3 教育扶贫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在社会经济学领域,贫困的代际传递是指贫困一旦开始,如无外部干预,较大可能一直继续下去。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人只有满足最低层次的生理需求,才会去追求高层次的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以达到自我实现的需求。物质资源的匮乏会占据孩子过多的时间和精力以满足低层次的需求,影响他们的学习能力,而富裕家庭的孩子则不需要担心低层次的需求,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专注于学习,这也是教育中的“穷者越穷,富者越富”的“马太效应”。贫困地区的孩子因不能接受良好的教育,在“贫困文化”中成长,易形成不良的习惯,影响其健康成长和未来发展,造成贫困在代际之间不断持续传递的严重后果。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紧紧抓住教育这个脱贫致富的根本之策,再穷不能穷教育,再穷不能穷孩子”,正是因为看到了教育扶贫不仅有助于物质脱贫,更有助于打破贫困地区代际固化的僵局,有效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教育扶贫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既能为当下谋利益,为子孙谋福祉,更能惠及千秋万代。
3 教育扶贫的实施路径
长期以来,高校发挥人才、科技、资源等优势,是教育扶贫中坚力量,奋力书写助力脱贫的“高校样本”。笔者认为,构建起以贫困地区为目标,以高校为重点,探索政府—企业—高校三者联动的教育扶贫模式新路径,才能全面迅速提高教育扶贫实效,实现预期目标。
3.1 政府层面
当前,教育脱贫攻坚走到了“走后一公里”阶段,越到最后越艰难,全力打通“最后一公里”,需从顶层设计上下功夫,从“头”解决。首先,建立“精准识别+动态教育扶贫”机制,创新模式和体系,改进方式方法和评价机制。改变以往以贫困户收入水平指标为主要考核标准的评价机制,因地制宜的建立起多维度、多方面、全方位的科学动态教育扶贫机制,包括区域经济发展、个人家庭差异、学校差异、身心情况等多种因素,尤其是存在心理问题,导致学习上存在障碍的农村特殊人群。避免走形式、走过场式帮扶,增强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确保最后阶段一个也不能少,一个也不掉队。此外,要健全多元主体协调推进机制。通过机制的完善,例如税收减免、产品服务购买、培训业务拓展等政策充分调动激发起社会组织团体参与教育扶贫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政府的统筹规划指导下,防范化解利益冲突,各主体要素要树立大局观念,打破壁垒,加强沟通交流,提升跨主体协作效率,创造协同效应最大化。
3.2 企业层面
作为教育扶贫的重要力量,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其中,除了资金支持外,还通过各种方式、各种渠道积极承担企业的社会责任。一方面,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传统劳动力工种将受到巨大挑战,新的失业人群的产生会造成新的贫困问题。因此,企业利用自身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优势,在贫困地区针对性的开展产业扶贫和职教扶贫,加快培养一批有特长、有能力、有文化的新型职业农民,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人才、技术和智力支持,促进农业农村可持续健康发展。另一方面,与教育有关的企业通过成熟的互联网技术和产品,支持贫困地区一线教育工作者及学生,大大缓解因地区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线上教育的大力发展能够根据老师和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提供教育路径,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灵活多变,充分发挥企业优势,共享优质资源。
3.3 高校层面
3.3.1 一以贯之紧盯目标任务保落实
因贫困地区存在区域差异性,教育扶贫必须选对靶子,找准路子。首先,提高政治站位,深刻把握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增强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聚焦帮扶任务,着重“精”和“准”,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思路,健全体制机制。其次,不推诿、不敷衍、不拖延,主动对标考核要求,分解任务指标,以更大决心、更强力度满足贫困地区群众最真实、最迫切的需求,全面推进各项扶贫任务落实落地。
3.3.2 一以贯之砥砺理想信念树志向
脱贫攻坚主战场上最大的“拦路虎”就是精神贫困,必须从思想上、根源上斩断“穷根”。教育扶贫与其他扶贫手段相比,有其独特优势,是解决“富口袋”和“富脑袋”双重问题的基础和关键。教育扶贫要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作为根本遵循,把扶志贯穿在教育扶贫的全过程全阶段。强化思想引领,筑牢理想信念,树立必胜的信心和勇气,从消除贫困意识、根植自我发展能力入手,弘扬“苦干实干出硕果”的精神,让立志脱贫在群众的内心深处筑牢、在思想深处扎根。
3.3.3 一以贯之坚持精准方略促深化
大力开展干部、技术人员培训。人才培训是教育扶贫的重要内容,高校要充分发挥学科、师资、人才、校友、智库等优势,选派校内外相关领域优秀师资为贫困地区干部和群众开展专题培训,提升理论素养和职业技能,力争讲政策法规有高度,讲农业技术有深度,讲乡村文明有温度。
一是强化组织保障,落实落细责任。成立培训项目工作专班,精心部署,周密谋划;从前期调研、制定计划、培训实施、效果评估到总结反思全过程监督,动态管理,做到需求信息清楚、意愿方向准确、培训效果良好。二是深入调研需求,精准把脉出招。通过多种调研方式,如电话询问、问卷调查,面对面访谈等,深入一线基层,了解困难和需求,提出针对性、接地气、服水土、可推广的工作方案,做到精准施策。三是坚持多措并举,注重实干实效。灵活培训时间、地点和对象,采取“短期班和长期班”、“本地培训和外地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将技术方法、法律知识、当前热点等课程贯穿于培训之中。例如结合疫情影响,因地制宜认真分析当地养殖业村情和民情,及时开展农业产业技能等实用性强、专业水平高的相关培训。
3.3.4 一以贯之多方参与协调聚合力
一方面,高校内各定点扶贫责任单位和协助扶贫单位之间要加强协调配合,避免工作重复性,造成资源的浪费。为了快速完成扶贫任务,各高校扶贫单位采取的主要措施是教育培训、物资捐赠和采购等,部分存在着同质化和盲目性的问题,从长远来看,并未充分发挥高校在学科和资源技术上的优势,也难以产生深远影响的效果;另一方面落实教育扶贫政策,统筹整合学校师资、智库平台、校友等多方资源,注意与政府、企业之间的融合联动互通,积极动员企业、社会组织及个人等力量广泛参与,凝聚社会各界力量,形成合力,齐心将教育扶贫措施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