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机问题的分析与解决方法

2020-01-08河北农业大学辛浩

河北农机 2020年6期
关键词:学生

河北农业大学 辛浩

科技的进步与发展日新月异,手机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合理利用手机,让其利大于弊,越来越成为一个不可避免的话题。

1 手机普遍应用的原因

1.1 国家、企业的助推作用

国家经济的增长需要引擎,手机本身及其所附带的手机消费、购物等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动力,国家鼓励手机的广泛应用。同时,各大知名手机制造商不断提高手机的性能,让其有更大的吸引力,手机的更新换代为大众提供了多样选择。各种各样的优惠套餐吸引着人们,手机的大卖也就不足为奇。

1.2 人们的虚荣心理

拥有一部名牌手机,成为当代部分年轻人一种新的炫富心理。甚至有一些年轻人不惜借高利贷来购买新手机,只为在他人面前炫耀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手机制造商们相应地也会加快手机的更新速度,这是手机大卖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1.3 社会风气与人们的效仿心理

二维码的应用已经遍布全国,各种商店与商场都支持手机付款,移动支付已然成为一种潮流;在地铁上、公交车上不少人都在忙着看手机。可见,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不管干什么事,都离不开手机,这种现象已然成为一种社会风气。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家中,父母大都成为低头族,这也就增加了孩子的效仿心理。

2 手机的利处

2.1 丰富与方便了生活

被称为新时代的四大发明中的共享单车和移动支付,手机在其中起了关键性的作用。人们只需要扫描二维码就可以完成消费,打破了传统的支付方式,人们出门不再需要使用现金,也就省去了找零钱这些烦琐的过程,同时也避免了假钱这些问题,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手机的导航系统只需输入目的地就可以为你选择合适的路线,司机再也不需要为记不住路线而发愁。“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体现了在通信技术落后的时代,朋友与家人之间联系的困难。而现在借助手机的视频通信功能,即使相隔万里也能天天见面。人们可以通过抖音、快手等app上传视频或者发到朋友圈,与大家一起分享生活中新鲜事,这无疑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2.2 增加了获取信息的途径

互联网与手机的结合,让人们不出门便可知天下事。作为一个学生,手机在学习中所起到的积极作用可谓很大。网课是线下教学的一个很好的例子,老师将准备好的教学视频发到教学APP上,学生可以脱离传统的教学模式,不需要教室,不需要老师,自己就可以完成学习。同时,学生还可以上网搜索自己需要的学习资料,拓展自己的知识面。

3 手机的弊处

3.1 危害身体健康

长时间使用手机,会造成视力的严重下降。同时,低着头玩手机会对颈椎造成伤害,更有甚者在过马路时都不忘看一眼手机,增加了交通事故的发生率。年轻人经常熬夜刷小视频,对身体的危害不言而喻。可见,如果不控制手机的使用时间,对身体的危害是不容小觑的。

3.2 对学习造成不良影响

手机对于学习的好处很多,但若控制不好,它的弊处就会大于利处。不少学生沉迷于手机游戏和网络小说中,占用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造成学习成绩下降。同时,手机的兴起也为考试作弊提供了便利的条件,考试的诚信受到了很大的挑战。

3.3 对社会安全的不良影响

手机在方便我们查找信息的同时,也为不良信息的传播提供了途径。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手机网络散播虚假信息,招摇撞骗,信息在手机上传播速度很快,严重影响了我们的社会安全。同时,我们的手机通常会绑定银行卡,只需输入密码就可以完成转账,为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

3.4 对人际交往的影响

沉溺于手机和网络世界,势必会减少与他人的沟通时间,淡化与他人的人际交往。久而久之,甚至使得自己的性格孤僻。

4 手机问题的解决方法

4.1 自身方面

主观因素是最主要的决定性因素,只有提高自己的自制能力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控制并减少玩手机的时间,是最直接的方法。为此,我们可以多进行体育锻炼,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把注意力从手机中转移出来。

4.2 学校与社会方面

学校与社会应该营造良好的氛围,减少手机的使用时间。手机的诱惑力很大,学校可以采用强制性的方法。例如,采用手机袋收手机的方法,学生在上课前把手机收到手机袋内,在课前和课后都检查手机的数量,可以有效地避免上课玩手机的问题。老师只有把自己的课上的更加生动有趣,才能吸引学生。

4.3 监督人方面

家长和导员都是很好的监督人。家长可以与孩子多进行沟通,不断提醒并阐明过度利用手机的弊处,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导员应该及时发现有手机依赖症的学生,多与其交流,并联系其舍友与家长,起到一个桥梁的作用。

5 结语

手机的功能逐渐强大,现代化的生活已经离不开手机。如何处理好手机问题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议题,我们应让其充分发挥作用。

猜你喜欢

学生
快把我哥带走
亲爱的学生们,你们并没有被夺走什么
如何唤醒学生自信心
怎样培养学生的自信
如何加强学生的养成教育
“学生提案”
《李学生》定档8月28日
赶不走的学生
学生写话
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