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信息技术在农机技术推广中的应用
2020-01-08河北省易县农业农村局许书芹
河北省易县农业农村局 许书芹
我国属于农业大国,对机械具有非常大的依赖性。所以,在农机技术方面,信息技术为农业带来了非常大的便利。比如,信息化能够节省劳动力,且当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时,工作效率也可以显著提升。所以信息技术对农业生产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1 信息技术在农机技术推广中应用的意义
1.1 加快信息技术与农机技术的融合
在各种农业生产工作中,农业机械已然是发展趋势,当代农机以传统农机技术为基础增加了对信息技术的使用,一方面提升了机械工作性能,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农机操作难度。对此就要求相关人员推广农机技术,以提升其在基层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性,充分融合信息技术与农机技术。通过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对农机技术进行推广,保障这一工作的开展更加顺利,大幅提升推广工作质量。
1.2 增强资源可用性
如今,农业发展存在的一个大问题就是未高效利用农业生产资料,对农业生产技术的可持续健康发展造成了不良影响[1]。有效应用农机技术能够促进生产效率的提高,解放劳动力,使之积极参与其他发展建设。同时推广农机技术还可对机械化生产工作的应用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提高这一部分资源利用率。
2 信息技术在农机技术推广中的应用
2.1 在作物准确种植技术中的运用
所谓精准种植技术即在播种农作物时,通过现代高科技技术将农作物自身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对农作物播种要求进行计算,比如,最适合农作物生长的环境是怎样的,是否需要光照以及播种数量等,成功实现精准播种的目的,从而使种植人员的资金成本得到有效节约,给农作物提供一个很好的生长环境,提高农作物产量。
2.2 在地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空间信息系统,以计算机的硬软件系统为主要依托,对整个地表空间中的各种地理信息情况进行处理[2]。目前,在我国农机推广中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非常广泛,主要是由于过去诸多地方的地理信息都较为模糊,我们无法指导农业生产,因而影响到了产量。而随着地理信息系统的问世,我们在农机推广中应该对其进行应用,借助一定的技术手段并在此系统的帮助下,能够有效搜集农机产品运用的各种信息,利用这一系统整理信息,我们能够对农机的实际情况有直观的了解,并大大提升农机推广效率。
2.3 在农机监控中的应用
在农机监控下,信息化技术发挥表现为如下几点:其一,农机监控技术。巧妙地利用网络技术全面监控农机及有关设施,广泛收集运行数据,发现问题及时维护。积极引进自动化监控系统,提高管理的自动化水平、远程水平。除此之外,将农机监控技术的优势发挥出来,第一时间发布作业指令,为农业生产作业提供科学合理的指导。其二,农场网络视频监视技术。把资源妥善保管好是农场的主要任务,一旦发生火灾则不利于农机的正常使用。借助信息技术能够立即发现问题,并采取对应的策略。管理人员需将监控设备安装在农场,借助网络技术向监控中心实时传送监控画面,以此来保护农机。其三,导航定位技术。应用信息化技术,可帮助管理者随时了解农机的实际情况,并进行有效管理。在农机上安装GPS定位系统,便于管理人员随时掌握农机的位置信息。
2.4 在作物产量分析中的应用
在农业生产中,有效分析种植作物产量可极大地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而对作物产量进行分析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程,这个过程中花费的人力、物力、财力非常多,且也难以让数据的准确性得到保证。而在作物产量分析中引入信息技术,则可使这一难题得到有效解决,既减少资源损耗,也促进了运算效率的提升,保证对作物产量做出准确分析。以大棚种植作物来说,种植户可通过互联网技术来实时观察作物长势,利用智能传感器接收植物的生长信息,再以GYS对数据进行整理与分析,绘制出产量分析图。通过这一方法所绘制的产量分析图,显著提升了精确度。
3 结语
总之,在农业生产中,信息技术发挥着重要作用,应用智能化产品,给农业生产活动的开展提供了良性支持,提升了农机综合竞争力。在推广农机技术的过程中,有效发挥信息技术的应用价值,可显著提升农机技术的整体水平,给农业生产发展提供可靠支持,进一步发展高科技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