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对当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2020-01-08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王小俊浦毅

河北农机 2020年6期
关键词:黄炎培工匠岗位

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王小俊 浦毅

引言

当今社会,对职业人才的文化、技能、道德以及创新创业能力等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制造2025》的通知(国发〔2015〕28号)提出“强化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高等学校转型,建立一批实训基地,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示范,形成一支门类齐全、技艺精湛的技术技能人才队伍。”这对我国现有的职业教育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打造一支“德才兼备”、“敬业乐群”的大国工匠队伍,是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1 黄炎培职业思想主要特征

1.1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推行产教结合

对于“职业教育”概念的探讨,黄炎培先生一直坚持广义的职业教育观。“凡教育皆含职业之意味。盖教育云者,固授人以学识、技能而使之能生存于世界也”。当前我们对职业教育的理解“以使受教育者从事某种职业为目的,培养受教育者技术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职业教育的目标是促进就业,提高学生就业质量,实现受教育者的职业理想。

1.2 倡导手脑并用,力行做学合一

“我们中国过去是科举,后来是欧化,两个不同的趋向,流弊倒是一样。就是想和做联不起来,立行不一致,学业与事业没关系,理论与实施缺乏联系,文化与社会脱节。”因此,黄炎培先生极力主张教育应切合社会实际,注重动手能力,把学到的书本知识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理论与实践并行,知识与技能并重,为服务社会发展打好基础。

1.3 尊重个性,以服务发展为宗旨

黄炎培先生认为,职业教育是为了“谋个性之发展,为个人谋生之预备,为世界及国家增进生产能力之预备。”他提出,职业教育重要的是“平民化”,必须做到以“平民社会”为基础。社会化是职业教育的根本,当前高职教育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消除学校和企业以及学校与社会之间沟通交流的障碍,突出职业教育的社会化,通过“政、行、校、企”多方参与,合理设置课程体系、教学评价与质量控制、就业指导等有关人才培养的教育环节内容,探索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新模式。

2 智能智造专业工匠型高职人才“三段递进”式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汽车与交通学院(原汽车工程学院)智能制造类专业自2016年起,以“校企协同育人”为基础,以“岗位技能培养”为主线,以“塑造工匠精神”为追求,构建并实践了先培养岗位基本技能,后培养综合技能,再培养绿色创新理念的“三段渐进式”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为社会输送了800多名工匠型人才。

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由单项到综合的渐进式规律,结合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对接的“1+X”证书制度等要求,构建了岗位基本技能、岗位综合技能、岗位实践技能的“菜单式”课程教学体系。

第一模块以岗位基本技能培养为主。开发了数字化设计的专业课程,在培训中培养学生从事岗位必备基本技能,训练基础单项能力,突出标准、规范和质量意识等培训,塑造学生爱岗敬业、脚踏实地、一丝不苟和“注重细节”的工匠品质,为培养岗位工匠型人才打下扎实的基础。

第二模块以岗位综合技能为主。柔性引进优质“双师型”和企业专家为主体的师资力量,围绕岗位开发面向智能制造业、制造服务业的一系列现代理论与技术课程,让学生在技术运用中巩固、扩展岗位工匠型人才的职业素养和关键能力,塑造学生“勤于思考”、“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第三模块以岗位实战技能为主。通过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校企联合开发了“车辆旋转避障泊车器、模具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工艺、多功能复合铰杠的开发与设计”等一系列与岗位先进技术、高端设备接近的创新实训项目,激发、塑造学生一专多能人才的复合型能力、创新创业能力。

3 黄炎培职教思想对“三段递进”式人才培养模式实践

3.1 手脑并用,做到“理论与实践、知识与技能”的有机结合

智能制造类专业经过多年的建设,项目组以培养具有“过硬的实践技能、良好的职业素养、较强的创新能力和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新时代工匠型高职人才为目标,形成了“三段渐进式”人才培养模式和“菜单式”课程教学体系,应用CEC-CDIO的“做学教合一”教学模式开展了大量的教学实践活动,完成了省、市、校级教科研项目10个,发表省级以上教科研论文30篇,为智能制造行业培养了一大批具有“匠艺技能、工匠精神、匠心理念”的工匠人才,毕业生就业率达100%,专业对口率达90%,外资企业就业率达32.9%,得到了用人单位的一致认可,专业办学实力得到了社会及行业的认可,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在全国开设智能制造类的625所高职高专院校中排名第24位并获A+等级。

3.2 改善专业结构和布局,对专业进行细化,使人才培养贴近实际

社会经济发展和行业企业需求是职业院校调整专业机构和进行专业设置的基础,当前部分职业院校还停留在专业设置不够“专”,有重复性,毕业人才供给跟不上行业企业需求,导致专业设置与用人单位实际需要相脱节的现象。因此职业院校还应本着社会化的原则,积极深入行业企业进行调查研究,根据其实际需要设置相关专业。对接制造业产业发展和智能制造岗位需求,动态调整面向市场需求的专业设置,将专业与产业、工作岗位结合,明确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根据“中国制造2025”对智能制造人才培养要求以及人才市场需求,凝练出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过硬的实践技能、良好的职业素养、较强的创新能力和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新时代工匠型高职人才,解决专业目标定位问题。

构建“三段渐进式”人才培养模式,践行CEC-CDIO的“做学教合一”教学模式,推行学校专业导师、职业规划导师和企业导师的“三导师制”,全过程与企业专家、工程技术人员共同实施双主体育人,培养过程中渗透“注重细节、勤于思考、勇于创新、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培养,确保智能制造类专业学生专业素养和职业素质的同步提升。

融入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等新时代元素,按照岗位———职业能力——课程的逻辑体系,依据岗位所需的基本技能、综合技能及绿色创新能力构建“菜单式”课程体系,提升学生一专多能的综合职业能力。

3.3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学生敬业乐群的优良品格

黄炎培先生提倡“敬业乐群”,是指敬重所习所学职业,充分理解其社会价值和社会意义,树立为群众服务的精神,利居群后,责在人先。该思想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责任感和服务社会意识,能够使学生树立富有时代精神健康向上的职业理想和目标。各职业院校应在日常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地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黄炎培先生提出“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的思想。反映了黄炎培对教育本质的认识,体现了个人从“无业”到“有业”再到“乐业”的递进式发展过程,在实现个人自我发展和精神满足的内在需求基础上,融入当今社会对职业教育的根本要求,即“匠心、匠艺、匠德”三具备的职业人才队伍培育。

4 结语

纵观黄炎培先生的职业教育思想,其对于职业教育的核心理念,都给予精辟的阐述。在当前社会工业化、智能化、网络化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如何实现学业者实现“无业”、“有业”、“乐业”再到“创业”的职业素质螺旋式上升,对当前的职业教育提出了迭代发展的更高的要求,作为职业教育的一份子,我们也深感身上担负的重任,对当下面临的职业教育发展问题也作出了思考,希望能给“2025中国智造”再作出一定的贡献。

[1]唐永林,傅瑞林.论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的核心理念[J].职业与教育,2005(26).

[2]成思危主编.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文萃[M].北京:红旗出版社社,2006.

[3]黄炎培.中华职业教育社宣言[J].教育与职业,1934(04).

猜你喜欢

黄炎培工匠岗位
青春,在为国奋斗的岗位上闪光
90后大工匠
工匠风采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黄炎培的“三多”:行路多、读书多、著述多
黄炎培教子从小事做起
工匠神形
打 得 好
黄炎培感动了日本特工
走进“90后”岗位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