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豆机械化种植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2020-01-08洛阳农林科学院亢江飞常丽丹李林陈颖民王鹏方社发

河北农机 2020年6期
关键词:规模化机械化大豆

洛阳农林科学院 亢江飞 常丽丹 李林 陈颖民 王鹏 方社发

1 大豆机械化栽培的现状分析

大豆生产从目前来看,已经实现了全程机械化,时间、成本以及劳动力成本等都明显降低,大豆产业现代化进程明显加快,大豆机械化栽培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装备现状

最近几年,大豆种植技术进步明显,自动化水平也有了明显的提升。国外很多发达国家,在大豆种植上都实现了土地规模化、集约化,同时也实现了机械化的操作,开始朝着智能化的方向转变。从目前来看欧美发达国家已经可以借助卫星确定整地的地块、播种和施肥的数量等,但是国内很多地区大豆的播种,只能用小麦或是玉米播种机,一方面造成了种子的浪费,另一方面也不能确保产量;大豆收获和植保的机械化程度也相对较低。

1.2 机械化生产现状

我国大豆的种植主要集中在内蒙、山东和河南省等,最近几年,适合在黄淮海地区的大豆免耕覆秸播种机的销量明显上升,北方大豆种植机械化程度相对较高,未来需要提升机械化标准种植的力度,提升种植的产量和整体效益。南方大豆因为受地形、种植模式等影响,机械化程度还亟待提升,因地制宜地探寻轻简化机械种植是未来大豆种植的方向。

2 大豆机械化生产存在的问题分析

2.1 农机和农艺未高效融合

在大豆种植过程中,如果农机和农艺能够巧妙融合,就能够形成以机械化技术为主体,区域化、标准化和规模化的模式,种粮大户和家庭农场新型经营主体的技术要求就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农机具的配置需要联系大豆的生长特点。如果大豆需要生长在松软、有机层深厚的土壤中,那么就要使用设备进行多次耕翻,土壤若有板结,大豆的根系就不能良好生长。土壤不同,旋耕的深度也会存在明显的差别。黑土的土质疏松,适当深耕即可;黄土和黏土,旋耕浅,这些土壤很容易板结,旋耕时,逐年加深,初次的深度需要在20厘米,不要过深。

2.2 分散农户机械化程度低

大豆种植通常是一家一户,种植面积小,种植的地块条件差,而且产量低、不稳定,此外,大豆的播种、施肥和喷农药等机械化推广也受到了影响,种植大豆的成本明显提升。

3 大豆机械化生产的对策

我国大豆产区种植模式多元化,品种繁多,机械化水平相对较低,能够适合大豆全程机械化作用的机械设备相对较少,为了能够有效解决大豆生产机械化程度低的问题,要在生产过程中实现全面机械化,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出发:

3.1 探索标准化栽培模式

大豆的机械化需要加强多个学科之间的联系,在确保大豆产量和质量的基础之上,提升农机装备的实用性。构建完善的大豆轮耕轮作技术体系,耕作要密切联系绿色生态农业的发展,对农作物种植茬口进行优化,提升耕地质量,尽可能减少化肥使用,减少作物重茬造成的不良影响,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种植模式,提升大豆的产量和质量。需要积极引导农户选择优良的品种,提升大豆的质量,尽可能的在种植区形成自己的品牌。

3.2 提升全程机械化水平

不同地区要联系当地的实际情况,加强和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加强技术开发,做好示范推广工作,从根本上提升大豆种植和收获的机械化程度。

要实现大豆的全程机械化,加强规模化种植,需构建示范基地,来对大豆进行集约化管理,尽可能提升机械化程度,减少生产成本的投入。建立起科学完善的轮耕轮作技术,耕作需要联系绿色生态农业的发展,优化结构,提升耕地质量,减少化肥的使用,提升单产。积极推进先进的大豆高产种植模式,保证大豆的产量和质量。

3.3 因地制宜推进机械化

大豆的种植还需要因地制宜,不同地区耕作制度和经济条件也存在有明显的差别,需要有针对性地做好大豆机械化种植,提升农机装备和作业水平。在大豆规模化生产过程中,耕作模式、品种的选择等都需要互相适应,合理规范,并且要充分考虑作业环节和前后茬作物的匹配。

4 结语

综上所述,从粮食安全的层面上来看,大豆的种植已经开始引起各地政府的广泛关注。不同地区开始推行集约化种植,加强机械化生产,在减少生产成本的同时,激发大豆的产量和品质。提升农户种植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政策上予以倾斜,缩短国内和国外大豆价格上的差距,提升其核心竞争力,未来人们对大豆的需求量明显会提升,大豆的种植有着广阔的前景。

猜你喜欢

规模化机械化大豆
注意防治大豆点蜂缘蝽
益林中草药 初现规模化
从大豆种植面积增长看我国粮食安全
巴西大豆播种顺利
大豆的营养成分及其保健作用
规模化育肥羊场免疫程序的探讨
规模化猪场暴发PED后的快速稳定策略
隧道LED照明规模化应用研究
农业机械化
对我国煤矿岩巷掘进机械化配套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