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海域天然气水合物第二轮试采成功
2020-01-08天工
近日从自然资源部传出好消息:我国海域天然气水合物第二轮试采成功,并且创造了“产气总量”和“日均产气量”两项新的世界纪录,实现了从“探索性试采”向“试验性试采”的重大跨越。
2017年,我国南海神狐海域进行的天然气水合物首次试开采成功。2019年10月正式启动第二轮试采海上作业,于2020年2月17日试采点火成功,持续至3月18日完成预定目标任务。此次第二轮试采创造了“产气总量86.14万立方米、日均产气量2.87万立方米”两项新的世界纪录。同时,实现了从“探索性试采”向“试验性试采”的重大跨越。
据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副局长、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协调领导小组副组长李金发介绍,实现天然气水合物产业化大致可分为理论研究与模拟试验、探索性试采、试验性试采、生产性试采、商业开采5个阶段。第二轮试采成功迈出了天然气水合物产业化进程中极其关键的一步,“本轮试采是在上一次探索性试采的基础上突破了水平井钻采技术。这项技术是产业化过程中的关键,(它的突破)使规模化产气成为现实,向天然气水合物产业化迈出了极其关键的一步。”此次试采攻克了深海浅软地层水平井钻采核心关键技术,实现了产气规模的大幅度提升,为生产性试采、商业开采奠定了技术基础。我国也成为全球首个采用这一技术试采海域天然气水合物的国家。李金发表示: “下一步将进入到生产性试验阶段,计划用4~5年时间来实现生产性试验。试验成功之后,将进一步提高产量、降低成本,力争在2030年之前实现产业化的目标。”
此外,此次试采还自主创新形成了环境风险防控技术体系,构建了大气、水体、海底、井下“四位一体”环境监测体系,进一步证实了天然气水合物绿色开发的可行性。海域天然气水合物第二轮试采现场指挥部指挥长、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局长叶建良介绍:“监测结果表明,试采过程中甲烷无泄漏,生态环境无污染,未发生地质灾害。”
(天工摘编自央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