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习题呈现方式
——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习题利用和开发的策略研究
2020-01-08张秀芳
张秀芳
(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史集小学 江苏宿迁 223800)
苏教版教材在编写时以“理论+练习”为指导思想。理论知识的讲解有助于教师丰富课堂内容,配套习题的练习可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1]。苏教版教材的编写对小学数学的优化教学具有积极作用。
一、采用尝试教学法,确定学习目标
尝试教学法与普通教学法的区别在于,会在学生预习的过程中安排一些较为基础的习题,一方面,能检查其预习中的问题,或对某一知识点的理解是否有偏差,另一方面,能培养其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配套习题的练习能使学生明确本节课内容的重点与难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将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对提升学习效率有积极的作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尝试教学法适应了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真正发挥了教材的价值。
以小学数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四章“混合运算”为例,在正式教学前,教师应安排学生自主预习,并布置难度恰当的基础题,鼓励学生在预习完新知识后尝试解答。解答后,学生可对比正确答案。如果全部正确,会增加自己的信心;反之,则可以帮助找出自己的问题。混合运算的顺序是学生容易犯错的知识点之一。答案错误将使学生重新审视自己对知识的理解,进而加深对所犯错误的记忆。在教学中,学生是带着疑问去听课的,自然有了侧重点。在教师讲到自己犯错的知识点时,他们会更加认真。这样的教学大大提升了效率。
二、深入挖掘例题,增加课堂深度
学习数学是为了解决相关问题,数学也是强有力的工具[2]。但数学往往给人枯燥的印象,因为学校总是过多地强调理论知识的学习。学以致用才是学习数学的主要目的。小学数学的教学同样如此。小学生正处于拥有强烈好奇心的阶段,只讲理论知识,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并不能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内涵,反而会使学习的灵活性不足,让学生感觉枯燥,甚至产生厌学的情绪。但是,教师如果在教学中将应用数学的内容加进去,就会提升学习的趣味性,增加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的认同感。尤其是在遇到难题时,经过一番思考,得出正确结果,将为学生带来喜悦之情,数学的教学会更加立体化、更深入。小学数学苏教版的优势在于配套习题的设置非常科学,既有对基础内容的巩固,又有对知识的拓展开发,考虑到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以几何内容为例,“对面积的认识”一课的核心内容是面积的计算公式,即长方形的面积为长与宽的乘积,正方形的面积为边长的平方。纯文字的公式不能加深学生的理解与记忆,倘若以例题为辅助,则更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另外,现实生活中有许多场景都用到了面积的计算公式。应用题的主要作用也是加强理论知识与实践的结合,帮助学生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师还可以扩展所教知识,如不直接给出长与宽的数据,而让学生自己测量或估算,可使其将所学知识有效结合在一起。
三、课后习题的精讲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加深理解
布置课后作业有两个效果:一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再加工,对所学内容的再一次回顾;二是作为反馈信息供教师参考。在苏教版数学教材中,课后习题分为不同难度。基础题目能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记忆,拔高题目有助于学生个人数学能力的培养。以对圆的学习为例,测量圆的半径或直径有助于学生掌握半径或直径的概念及两者之间的关系;计算周长或面积有助于学生熟悉公式的运用。基础习题的扩展更有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开发,还可以加强学生生活实际与理论知识之间的联系,如测量小区井盖的面积等。此外,教师还可以提问井盖使用圆形的原因,鼓励学生自己查阅资料,寻找答案。这也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方法之一。习题对学生来说非常重要,但并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越精越好。教材中的习题都是编者精心筛选的具有代表性的题目。因此,学生对课后习题的掌握至关重要。
四、结束语
总之,数学习题虽然是学习过程中的辅助,但必不可少。对学生来说,习题是检验自己学习效果的试金石,有助于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学会用理论知识武装自己,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教师来说,习题的反馈作用能促进教师的教学改革,进而提高课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