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在教学中的应用
2020-01-08张延琴
张延琴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第二小学 甘肃甘南 746300)
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需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为学生提供主动学习和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学会独立进行思考,同时营造一个能够充分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教学环境,以引导学生去发现学习中的问题,并让学生们尝试着去自己解决这些问题。教师以这样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灵感,让学生能够充分参与到对教学问题的探究中,使教学质量能够得到提高。
一、借助有趣的问题,充分激发小学生的求知欲
恰当的诱发性问题情景具备两个显著的特点:其一,处于学生思维活跃发展水平的最近区域,在学生学习和探究的过程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能充分刺激学生参与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欲望;其二,具备一定的趣味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探究的好奇心。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适时适景地创设问题情景,能够使学生的求知欲达到最高点。因此,教师要为学生开展学习活动营造愉悦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知识的探索中来。
二、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
就一般情况来讲,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所学知识非常感兴趣,那么他们就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知识的探究中,并且会广泛搜索、探究与之相关的内容。同时,在遇到困难时,他们也会表现出强烈的探究精神。因此,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们主动学习的欲望,激发学生们参与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而言,增强小学阶段学生对数学知识学习兴趣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因此,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运用合适的教学方法为小学生带来丰富的教学内容,充分激发小学阶段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活动时要对学生进行鼓励和表扬,给予学生高度的肯定和评价。这样才能激发小学阶段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探究欲望和学习兴趣。[1]
三、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形式,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
小学阶段学生由于自身的年龄相对较小,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自制力也相对较差,同时在参加学习活动时注意力也更易分散。因此,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该着重追求教学形式的新颖和创新,使教学活动能够真正实现“寓教于乐”的目的。教师应尽量减少在教学活动中使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调动小学阶段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例如,在上“比例”一课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多个小组,使每个小组拥有不同的人数,如1人、4人、6人、10人等。教师可以创设问题情境:“同学们,A组的同学和B组同学的比例是多少呢?”教师通过这样的问题情境能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使其在快乐的气氛中学习新的知识。[2]
四、开展适当的竞赛活动,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
在开展数学教学的过程中适当开展竞赛,可以激发小学阶段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在竞赛活动的开展过程中,由于小学阶段学生具备较强的好胜心,他们总希望自己能在竞赛中取得第一,以此来获得教师的鼓励和表扬。教师便可利用这种心理充分调动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培养他们克服困难的毅力。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多种形式的竞赛活动,促使小学阶段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知识的探究与学习中。例如,在教“乘法的初步认识”这部分知识时,教师可以先对小学阶段的学生们讲:“今天我们来开展一场计算比赛活动,看一看谁的计算又准又对。”随后,教师列出计算题目,如“3×3,4×4×4,3×4×5”等等。学生看到这样的题目会立刻投入到紧张的计算中。之后,教师再引出乘法运算的概念,为学生们讲解乘法运算的基本理论。教师运用这种简便、有趣的学习方法肯定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小学阶段学生对乘法知识学习和探究的欲望,从而强化教学效果。[3]
五、使学生树立自信心,愉悦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每一位学生都有着强烈的自豪感和荣誉感,都希望凭借自己的毅力取得成功,得到教师的认可。这便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责任就是对学生进行鼓励与支持,以此来帮助学生在学习上取得成功,使其在学习过程中积极的探索与学习。当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特别是当后进生因泄气而产生自卑心理时,教师应给予及时的点拨和指导,使学生们能够重新树立学习自信心,从而使学生们更加主动地参与到数学知识的学习和探究中。
综上所述,情景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可以运用情景教学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开展质量,为小学阶段学生学习活动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