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当代汉语“以定代中”现象
2020-01-08刁晏斌
刁 晏 斌
(北京师范大学 文学院,北京 100875)
一、引言
当代是汉语及其使用非常活跃且发展变化异彩纷呈的时期,其重要表现之一就是新的现象不断出现并且大量运用,本文将要讨论的“以定代中”现象就是其中非常有特色的一类。这种现象在文言中比较常见,研究文言语法的人一般表述为“中心词不出现”或“定语代替定中词组”等,例如“温故而知新”中的“故”与“新”即为此类。对于当代汉语中的同一现象,朱楚宏曾经简单提及,称之为“定代中心”,指出其在修辞上也叫换名、借代,在口语中常用。朱书举了“读点鲁迅、搭长途、走高速、开快餐、乘公交、干行政、买空调、上有老下有小”等例子,另外还指出当今的网络热词“高富帅”“白富美”“美眉”等也是借代用法,是“定代中心法”的延伸[1]301。
上述现象是一种“以部分代整体”的语言操作,具体而言就是话语或文本中,某些定中词组的中心语隐而不显,只保留其定语,用它来代替该定中词组原有的意思,我们称之为“以定代中”。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代”只是就定中词组的两个组成成分即定语与中心语的保留与潜隐而言的;如果着眼于意思的表达,上述“定语代替定中词组”是比较准确的表述。
关于以定代中现象,目前除了一些零星的举例说明及简单提及外,尚未有人进行过整体的研究,所以我们也就无从形成较为完整的认识。本文以拾遗补缺为出发点,拟从基本使用状况、来源及表达效果等方面,对该现象进行初步的探究。
我们对当代以定代中现象的判定,主要依据以下三个标准:
其一,被代替的定中词组是一个或一组常见、常用的组合形式,它们能够证明是产生并使用在前的。
其二,起替代作用的定语能够证明与该定中词组之间确实存在同义关系,即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完全相同。
其三,具体用例均有一定的复现率,且属于比较规范的文本中的一般用法。
二、以定代中现象的类别及一般形式
当代汉语中,特别是近年来,以定代中现象呈快速发展态势,具体表现就是相关用例越来越多,有的甚至已经凝固成新词新义。如果稍加区分,大致有指人与指物两大类,大类下还可以再划分出不同的小类,以下分别举例说明。
(一)指人类
这是目前最为常见的一类,主要集中在官员级别类与一般职业类。
所谓官员级别类,就是以官员的级别代替该级别的官员。目前,反腐成为媒体及社会持续关注的一个重大话题,在相关的报道中,经常会出现以职级代人的现象,属于比较典型的以定代中。例如:
陕西省国土厅原厅长王登记就曾斥资上亿元,企图通过“掮客”帮忙升任副省级。(《人民日报》,2018.04.03)
按,此例中的“副省级”显然与以下用例中的“副省级官员/领导干部”有对应关系:
通报措辞严厉,包括3名副省级官员在内,甘肃诸多官员被问责。(中国新闻网,2017.07.21)
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通报称,刘强严重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为提任副省级领导干部,利用职权搞有组织的拉票贿选活动。(《法制日报》,2018.03.23)
以下一例中“正部级官员”与“正省部级”“副省部级”并用,前者与后者之间的对应关系更加明显:
中央部门的正部级官员百人左右,地方正省部级不过百人——统共才200人?扩大范围,副省部级以上全算上,全国应超不过3000人。(《中国青年报》,2015.04.01)
目前,这样的形式主要用于高级别的官员,一般是从“国级”到“省级”,偶尔也有其他较低级别的,除以上用例外,我们所见还有“正国级、副国级、正部级、副部级、省部级、正厅级、副厅级、正局级、副局级、正处级、副处级、营连级、副科级”等。
这类用例一般均采用“××+级”的2+1音节形式,也有少数不带“级”的,例如:
揭秘:这位被双开的副厅同时向三名副省级行贿 (中国搜索网,2017.04.28)
曾拒绝警卫保护的副部新岗位再涉疆 (《北京青年报》,2018.04.15)
相对于职级类,以所从事职业来代替从事该职业的人的职业类用例范围更广、数量更多。
以下一例中“中介”与“中介人士”并用,正可说明二者之间的关系(简称-全称)及使用状况(可以互换):
原来这名中介也不是搜房网的经纪。由于袁小姐当时没有截图,记者未能确定她是否点击搜房网自营经纪还是在搜房网页面放盘的其他中介人士。(《广州日报》,2015.08.24)
类似的“中介”时下相当常用,再如:
深圳一家地产代理商的中介苦恼地表示,春节期间留守深圳,所在门店一宗成交都没有。(《第一财经日报》,2017.02.09)
除指人外,“中介”也经常用于指称相关机构,对此我们将在下面讨论。
目前,类似的用于各种职业人士的“省称”形式比较多见,例如:
一位参与了早上“抢鞋大战”的三里屯太古里物业人员告诉北青报记者,发售前一天晚上就有人到门口排队了。对于来排队的大爷大妈被工作人员领进商场,物业称是商家自己发的号,物业方面无权过问。“一人拿一号到那买一双,其实都给鞋贩子了。”该名物业称,鞋贩子通常会加价三百到四百转卖鞋子。(《北京青年报》,2016.12.09)
大厅内上百个座位已客满,钱江晚报记者发现,刚才还在门口引客的前台正在帮隔壁桌点菜。(《钱江晚报》,2015.03.02)
男被告的母亲自己也是一名公安。去年,李洋洁案引起公众广泛关注后,她便因心理受打击而请了长病假。(中国新闻网,2017.04.19)
该代驾自称无业,警方调查发觉,其虽然平日从事代驾,但并未在正规的代驾公司就职,实际上是一名“黑代驾”。(《新京报》,2017.10.31)
“天玑公馆”一名销售介绍道,现在买房就可以直接申请公积金贷款。(人民网,2018.03.16)
与此类似的用例还有很多,再如“公关、售后、客服、保安、空乘、主持、导购、代购、代理、后勤、地勤、空勤、交管、消防”等。
职场之外,也有一些指称其他人员的用例,如:
中国单身达2亿 专家:单身对经济的负面影响大于正面 (北晚新视觉网,2017.08.16)
中国大陆、日本和韩国第三次共同编撰历史教科书,还原真相回击日本右翼。(《参考消息》,2017.09.16)
谁在购买铜陵的房子,以至于2017年均价抬升了20%?……三是以资产保值为目标的中产。(《证券时报》,2018.02.22)
会场内聚集了来自各行各业的100多名海归,大家安静、专心地听取经验、分享感悟。(《人民日报(海外版)》,2017.12.23)
以下再看两位语言学研究者论文中的用例,均以“×民族”指称属于×民族的人:
不少藏族还会兼用当地使用人口较多的彝语……据盐源县干部和群众反映,在盐源县懂汉语的少数民族容易找到工作。(戴庆厦《语言关系与国家安全》,《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
……中国汉语,历经历史风雨的吹打,古今相承,不断完善,不断发展,至今不仅是10亿汉民族的共同语言,也是中国的公用语言,甚至还是世界五大通用语言之一。(徐杰舜《汉语古今相承特征论》,《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
再如“高层”,《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所列四个义项中,后两个直接相关,其中义项三标为属性词,指级别高的,举例为“~职务”;义项四标为名词,指高级别的人物或部门,举例为“~动态|两国~有所接触”。当下,后一义项比较常用,主要指人,例如:
一位长期从事投行业务的高层也感慨,近期到深圳等地看到那些新兴领域的小微企业,觉得中国经济大有希望。(《参考消息》,2017.07.09)
此外,与之相对应的“中层”也不乏此种用法,例如:
创业者增加了,当然创业公司也越来越多,而且创业的主力应该是80后、90后,他们雇的中层应该也差不多年纪。(《中国青年报》,2018.03.04)
(二)指物类
这一类同样比较常见,也是相对集中在某些方面。
一种是指称各类机构的,相对比较多见。上面举例说明了“中介”用于指称中介行业从业人员的情况,与这一用法平行的,还有很多用于指称中介机构的,而它的出现原因及基础,就是“中介公司/机构/方/门店/门市部/组织/平台”等词或词组的大量使用。例如:
对于这个现象,记者也向当地一家中介进行了采访求证。(《现代快报》,2017.08.04)
玛丽还记得,初到中国时,夫妇俩要租房,“彩虹君”韩东老师就开着车陪他们跑中介、看房子,最终帮他们租到一套距离学校不远、价格适中的房子。(《人民日报》,2018.04.03)
以下一例中的“司法”也属同样的性质:
2014年的东莞扫黄,一共处理了36名警察,其中17人被移送司法。(人民网,2016.12.26)
按,当时多家媒体对此事的报道均采用以下形式:
去年2月媒体曝光东莞涉黄问题后,东莞市一些党政领导干部和36名公安民警因涉嫌失职、渎职问题被问责,其中17人被移送司法机关处理。(新华网,2015.02.06)
很显然,以上的“司法”与“司法机关”构成了简繁相对的两个不同形式,而以下一例中的“消防”也是如此:
广西桂林消防:桃花江两艘龙舟翻船事故已致17人遇难 (中国新闻网,2018.04.22)
按,此标题下正文第一句为“据广西桂林市公安消防支队官方微博消息:4月21日,广西省桂林市秀峰区鲁家村桃花江河段发生翻舟事故,多人落水,桂林消防部门立即赶赴现场救援。”与标题中“桂林消防”相对应的一是“桂林市公安消防支队”,二是“桂林消防部门”。
我们所见,属于此类的还有不少,如“公安、国安、纪检、城管、城建、税务、国税、地税、财政、民政、民航、客运、物流、快递、自来水、供电、环卫、物业、客服”等。
在当下的实际使用中,一些厂商、学校等也经常使用这样的形式,越是民众关注度及熟悉度高的,这样的用法就越普遍,例如:
茅台要求这些单位自通报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完成整改,并向省区提交书面整改报告,否则将不予恢复茅台酒业务办理及不再续签2018年合同。(《北京商报》,2018.04.18)
值得留意的是,刚刚回归A股的360集团今年以历年发明授权专利2281件,超越百度名列第二,在国内A股上市公司中名列首位。(南方网,2018.04.16)
星巴克在声明中说,培训课程将参考外部专家意见制定,面向近17.5万名员工。(新华网,2018.04.18)
有人说,985毕业生可能学业成绩不错,但不见得符合足球教练的定位。(《成都商报》,2018.03.16)
很多企业的简称也均取这一形式,如“徐州重工、阿里巴巴、中石化”等。此外,像一些体育俱乐部等,以定代中基本也都成为“常式”,以足球俱乐部为例,如中国的“北京国安”“山东鲁能”,国外的“皇家马德里”“AC米兰”等。
另外一种比较多见的类型是指称与人们日常衣食住行相关事物的,这四个方面以下各举一例:
在万象城2楼Marc O′Polo服装店购置了T恤、衬衣后,高女士一行离开。(《成都商报》,2018.04.16)
不少人打着“扶墙进,扶墙出”的口号来迎接自助餐,即便回本占了小便宜,却很可能在健康上吃大亏。所以,去吃自助,心里先要有一杆秤。(《健康时报》,2017.02.05)
一套130平方米左右的精装修高层,总价也仅在100万左右,首付在2~3成。(《证券时报》,2018.02.22)
女乘客取消滴滴订单改坐出租,滴滴司机居然尾随、别停……女孩都吓蒙了。(《辽沈晚报》,2018.04.13)
属于此类的常见用例再如“高速、地铁、高铁、城际、城铁、快轨、轻轨、有轨、无轨、磁悬浮、高架、立交、长途、公交、面包、越野、大货、大客、小客、摩托、生鲜、冰鲜、外卖、烧烤、卤煮、牛仔、烂尾”等。此外,类似烟酒糖茶(如“大前门、五粮液、大白兔、龙井”)等,也多用不带中心语的简省形式。
除上述两个方面外,还有不少用例涉及其他一些方面,以下再酌举数例:
中国人活期和现金半年没了3万亿 钱都到哪儿去了?(《中国基金报》,2017.08.28)
根据陈满对事情的处理,对社会的认知程度,没想到会投进100万的巨额。(《新京报》,2017.03.01)
作为消费品类的急先锋,数码和影音是大众数字生活重要的一环,在双十一期间有很多商家会选择大打折扣,消费者们也会蜂拥而至,争相入手最超值的酷玩。(爱活网,2017.11.01)
华为,国内手机行业的佼佼者,很多人期盼旗下新一代旗舰会在MWC上亮相。(手机中国,2018.02.22)
我们所见,以定代中现象基本都是指称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具体事物的,用于抽象事物的很少,但也不是没有。例如:
他将近日遭遇的所有负面归结为“黑稿”,并不愿意承认自己现在面临的问题。(《世纪经济报道》,2017.09.01)
按,作为属性词,“负面”经常与“新闻”“报道”等组成一个偏正结构,而此例中的“负面”大致就是“负面新闻/报道”的简称形式,句中的“黑稿”也能证明这一点。
作为课题组小组组长,他的日常除了看文献设计实验外,与小组成员交流实验进展和科研心得是必修课。(人民网,2018.04.20)
按,“日常”的常见组合形式是“日常生活”(《现代汉语词典》释义即举此为例),而此例中“日常”表示的大致就是此义。同样的意思,现在还经常取“生活的日常”形式,例如:
这几年,扫码已成为中国人生活的日常,但手机完全取代钱包,还是做不到。(中国搜索网,2017.03.10)
指物用法也有一些已经在词汇层面固定下来。比如,《现代汉语词典》第2版中,“地铁”只有“地下铁道的简称”这一个义项,从第3版起增加了“指地铁列车”的义项,这实际上就是明确了“地铁列车→地铁”的发展线索与结果;《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增收“笔记本”一词,其义项二为“指笔记本式计算机”,也指出了二者之间的派生关系。
在实际的使用中,由于某些“定”对应着不同的定中词组,由此就造成了一形二义甚至多义,有时难以区分,比如以下“中介”,就既可以理解为指中介机构,也可以理解为指中介人:
此举会给购房者带来实实在在的利好,首先是保证公平,不用因此“靠关系”去买房;同时可以杜绝不良开发商串通中介,乱收“号子费”“茶水费”及捆绑销售的现象。(《中国青年报》,2018.03.30)
再如,作为属性词的“新锐”,既可以修饰指称各类人物的词,也可以修饰指称某些行业以及产品等的词(见上),而在这些组合中作为定语的“新锐”基本都有独立使用的例子,因此它的所指范围也是相当广泛的,只有在具体的语境中才能加以明确。
不过,从另一个角度看,这样的“模糊性”恰恰扩大了词语的容量和张力,使其更具经济性,而这也体现了当代汉语追求语言使用效率这样一个重要特点[2]。
三、对以定代中现象的几点认识
(一)以定代中形式的来源
谈到上述形式的来源,我们认为有两个,一个是远源,即文言传统用法的复显;另一个是近源,即境外及海外的“国语/华语”社区相同用法的引进及类推。
先说远源。文言尚简,因此以定代中现象极为常见,动词、形容词都可以这样使用,以下各举一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左传·庄公十年》)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此外,有些动词性词组也可以这样用,例如:
赏必加于有功,而刑必断于有罪。(《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这样的形式和用法与上一节所举各例完全一致,后者正可以看作前者的“翻版”,所以我们认为二者之间有渊源关系。其实,古今之间的这种联系一直并未中断,在古代用法与现代用例之间,有大量的联接形式,这就是历代产生并沿用至今的成语等,其中保留了大量类似的用法,如“举贤任能、取长补短、推陈出新、从善如流、送往迎来、出生入死”等。此外,现代汉语中还产生了不少“新成语”,其中有一些直接模仿古代形式,从而也使之得以延续,如“欺软怕硬、修旧利废、优胜劣汰、奖勤罚懒”等。以上我们所列举的各类用例,完全可以看作上述形式的拓展性使用。
再以台湾“国语”为例,相比于大陆的普通话,前者更加崇尚简约,讲求效率[4],由此经常趋向于采用一些简省形式,特别是标题,比如以下一例:
百货拚业绩 陪准新人采购 (《联合报》,2008.09.05)
按,此例下正文第一句话是“百货业者拚业绩,也要多角化经营抢客”,说明标题中“百货”就是“百货业者”的省称形式。
就是正文中,也不乏这样的用例,如:
调查显示:六成三的民众在过去一年里曾经从事中长途旅行,超过六成五自己开车,其次是搭长途客运。(《自立晚报》,2005.07.13)
桃园县长久以来,都是蓝大于绿太多,绿营要在县长大选赢得选战,恐非易事。(《自立晚报》,2014.06.06)
按,前例中的“客运”自然是指客运汽车(台湾“××客运”的另一个常用义是指“××客运公司”,也属以定代中用法);后例中的“蓝”与“绿”则分别指“蓝营”与“绿营”,下句所用的“绿营”就与“绿”形成对比。
上边举过“日常”的例子,此词《现代汉语词典》标注为属性词,但是近来“××的日常”已然成为一个比较流行的形式,除前举用例外再如:
凌晨2点睡觉,中午12点起床,不吃早饭,从不运动,常年宅在宿舍,是他大学生活的日常。(《光明日报》,2017.08.18)
笔者的印象中,港台“国语”中,类似用例出现的时间要早于大陆(内地),例如:
爱情的有效期限一过,两人必须共同面对生活的琐碎与爱情的日常,一切伤口与黑暗便夹带着巨大的毁灭力量,倾泻而下。(台湾《苹果日报》,2012.12.21)
全球经济危机似乎已被人淡忘,但仍存有一些棘手的障碍影响了我们的日常。(台湾《自立晚报》,2014.04.12)
原始贫瘠:一个高原藏族村的日常 (香港《文汇报》,2014.10.25)
笔者认为,二者之间同样也有源流关系。
当然,并不是说本文所有用例都是直接由远源或近源而来,更多的是在其基础上的类推创造。这里我们想要表达的意思是,传统文言中大量存在的同样形式一方面开启这一用法的先河并提供了早期的“样本”或“模板”,另一方面又借助成语等形式流传至今,而后来出现的新成语等则延续了上述传统。改革开放之后,普通话从境外及海外“国语/华语”社区又引进了一些类似的新形式,而它们在一定程度上又进一步激活了文言的传统形式,使之焕发出新的活力。至于这一形式为什么会在当下大量类推产生并使用,则还要从其本身所具有的特点等方面寻求答案。
(二)以定代中形式的表达效果
以定代中形式往往有比较明显的、多方面的表达效果,而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其复显、引进以及在更大范围内使用的重要原因。
以定代中形式的表达效果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四化”:
1.简约化
因为从根本上来说这是一种“省略”形式,所以这一点表现得最为明显与突出。正因为如此,所以它大量用于“以简约为美”的标题,特别是网络新闻的标题中。上面列举的各类用例有的就出自标题,以下再举几例:
未成年巨额打赏频发 直播打赏纠纷仅半年就涉890余万 (中国新闻网,2017.03.01)
大码旗舰来袭:曝LG V30 Plus配置/发布时间 (天极网,2017.08.14)
阵容堪比环太平洋!官方CG展望中国海军南海大演习 (新浪军事,2018.03.29)
按,以上三例的正文中均出现“全称”形式,分别是“未成年人”“旗舰手机”和“环太平洋军事演习”。
就是用于正文,同样也有明显的简约效果,前引用例都能证明这一点,再如:
这股青春风暴不只爆发在中国……一波20岁上下的新锐,让世界棋坛的“战国风云”愈演愈烈。(《人民日报》,2018.04.18)
按,本文标题为《棋坛新生代 不负好年华》,另外文中还有“新生力量、新锐棋手、新生代棋手”等同义的指称形式,相比之下,“新锐”无疑是最简约的。
2.陌生化
当代汉语中,求新、求异、求变、求活已经成为一般语言用户的普遍追求,而以上“四求”的主要目的,则是寻求一种不同于以往的高陌生化体验与感受。以定代中形式不失为一种实现一般表达陌生化的手段,比如以上所举的“日常”用例就与其一般的用法大异其趣,具有较高的陌生化效果,因此才得以较为广泛地使用。以下再举一例:
事实是,他们需要每天吃药,经历身体或精神上的痛苦,这些我们有幸不用感受的痛苦,才是他们的日常。(《新京报》,2017.09.02)
我们所见,有不少此类形式因为陌生化程度较高,因此对语境的依赖性更强一些,例如:
该公司法务部工作人员说,他们在9月24日已经接到了孩子家长的邮件,并着手开始调查。法务出示了孩子和女主播的聊天记录。(《钱江晚报》,2017.09.29)
某些“准一线”在发展水平和单项功能上,与一线的差距日渐缩小,但在综合功能上还是有明显的差距。(《中国“准一线城市”方阵正形成 与一线差距缩小》,《半月谈》,2017.11.07)
3.口语化
一般口语中的简省形式通常要远多于书面语,所以有不少简省形式往往更具口语化的色彩。前引朱楚宏也说这一现象在口语中常用[1]301。前面举了“公安”指警察,以及“出租”指出租车的例子,以笔者的语感与语言经验而言,都是口语化色彩比较明显、浓厚的例子,此外再如日常所说的“(车)上了/跑高速”也是如此。类似的用例不少,再如:
以前在地税交得好好的,现在每个月要分两头去纳税,有点儿难为纳税人。(人民网,2012.11.19)
突然,一个中年妇女摔倒了,她的儿子趁机嚷嚷:边防打人啦!(人民网,2014.06.04)
家住安顺路的钱先生乘坐44路去上班。一上车,就闻到一股异味。(《新民晚报》,2017.08.21)
4.修辞化
刘永耕在讨论古汉语中定语代替定中词组现象的表意时指出,定语代替定中词组不仅可使语言简洁、经济,而且能大大突出定语的语意,突出事物的特征,增加语言的形象性和感染力,直至成为修辞格中借代式必用的手段[5]。张学贤则着重讨论了这一形式的修辞效果[6]。当代是修辞活动非常活跃的时期,不仅产生了许多修辞新格,就是不少传统的辞格也增添了新的种类或扩大了使用范围[7]。而“以定代中”现象的大量使用也与此关系密切,从辞格的角度它们基本都可以归入借代。借代格的特点是借客体来替换本体表述[8]。以上所举诸例,或者是以工作代人、代机构,或者是以方式、性质等代本体,都属典型的借代用法。修辞以及修辞化的表达,意在追求一种“辞趣”,即“富有修辞功能和审美情趣的修辞手段”[9],而前述“三化”实际上也都是这方面的表现。
(三)以定代中现象与当代汉语研究
以定代中作为一种极富特色的语言现象,对它的研究无疑会拓展当代汉语的研究范围,并为之增加新的内容;另外,相关的研究与思考还能直接推动当代汉语的整体研究及其进步。以下就这两个方面分别讨论。
(1)作为一个客体或对象,以定代中现象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就我们所见,到目前为止,在当代汉语的各类研究成果中,鲜有涉及这一现象的,然而仅就上举用例及相关表述来看,它不仅有确切的来源,而且也确实已经成为一种具有相当可类推性并且已经类推出许多新形式的、理应受到更多关注的“新”语言现象。在现阶段,我们至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对其展开初步以及深入一步的研究:
其一,较为全面、细致地调查该现象的实际使用情况,如可替代的定中词组的语义结构及其类型、定语以及中心语的类型、覆盖面尽可能广的具体语例及其语体和语用分布等,从而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认识与描述。
其二,在一定范围内寻求合理的解释。比如,我们所见,像“策划人员、翻译人员”等可以用为“策划、翻译”,而“工作人员、公职人员、专业人员”等却基本不能,为什么?由此,自然会指向一个更大、更具根本性的问题:以定代中的驱动及受制因素有哪些?其背后有哪些规律性的东西?
其三,由此衍生的其他不少问题同样也应该而且值得研究。比如,有很多相关现象繁简并存,如前边提到的“高速-高速公路”等。二者的差异,除上面提到的“四化”外(如口语性的强弱),可能还涉及其他方面。比如以下一例:
高速公路新开工项目也全面提速,计划年内开工的枣木高速东延……京沪高速莱芜枢纽至鲁苏界改扩建等7个、737公里高速公路项目,已全部开工建设。(《济南日报》,2016.12.29)
按,由此例显示,“高速公路”与“高速”似乎已经产生一定程度的分工,即组合中用简称,而独立使用时用全称。那么,这只是个例,还是有一定的代表性?类似值得深究的问题还有不少。
再如,有人在讨论省略与成分缺失时,曾经得出这样的结论:“依据词汇特性来决定空号是否生成不但能分出这些谓语省略的句式和意义,而且还能正确地说明为什么一般语言,如汉语、英语等,都不可以省略中心语:这些语言都没有真正的动词或名词短语的中心语删略现象。”[10]对以定代中现象的全面研究,或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上述认识,而这自然也是它的研究价值之所在。
(2)在当下的语言研究中,“接口”成为一个常用词,以下我们也试图从这个术语入手进行讨论。我们认为,以定代中现象及其研究可以为当代汉语研究提供两个以前人们较少关注然而却非常重要的接口。
其一是古今二者之间的接口。虽然共时与历时相结合早已成为共识,然而在当代汉语的一般研究中,真正打通古今式的成果却并不多见。其实,古今之间的联系是非常密切的,笔者曾经把当代汉语总的发展取向总结为“复旧”与“趋新”,并分别从文字、词汇、语法等方面进行了举例说明[11]。而在语言的发展中,也一直存在“俗化”与“雅化”两种取向,且都在当代汉语中有非常明显而又突出的表现[12]。上述“复旧”与“雅化”在某种程度上都属于对文言传统的回归。比如,语法方面就有不少传统文言常用形式在当代“复显”,如不及物动词以及形容词等的“使动用法”、名词直接作状语及补语、“有+VP”形式以及表示被动的“遭/获”字句等。对上述现象,孙德金、冯胜利、刁晏斌等均有讨论[13-15]。笔者认为,这种复显现象的研究意义很大,不仅可以建立一个新的“类别”来进行集成式的研究,从而弥补已有研究之不足,同时也有助于完整汉语史的全面研究,特别是“文言史”的建构[15]。
就具体的研究来说,有了上述“接口”意识,很多文言相关形式的研究成果均可为当代同类或相关现象的研究所用,这无疑也有助于提高研究效率。比如,刘永耕的以下表述就非常适用于对当代以定代中现象的认识:“这些定语无一例外是修饰性的。这些定语虽然在词性、结构上各不相同,但都是表达事物的突出特征(至少在说话人看来是举足轻重的特征)的。在强调事物特征的基础上,往往又可以进一步强调事物的类,或者成为一种泛指”。“当说话人或需强调定语、或需对事物分类、或需精简词语时,就把这种可能性变成了现实”[5]。
其二是词汇、语法与修辞三者之间的接口。以定代中现象既是一种语法现象,同时也是一种词汇现象,另外还是一种修辞现象。修辞现象已如上所言,就语法而言,如前所述,这一现象属于成分省略,自然会有其条件与规律;就词汇而言,在文言同类形式研究中,就有人从词类活用的角度来认识与表述,称之为“动、形转名”[16],而着眼于当代的很多用例,其所保留的定语既有词性的变化,也有意义的变化。所以,上述现象可以分别从以上三个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而我们更强调的则是三者合一的集成式研究。以前的很多当代新语言现象研究,除时间上多局限于当代这一阶段外,在内容上也多聚焦在词汇或语法(包括其下位分类)的某一方面;修辞方面的研究一直就很少,而修辞与语法二者相结合的互动性研究更是少之又少。这样做的好处是对语言现象的观察与分析相对比较集中,而局限则主要表现在易于孤立地看问题,因而难以得出更具包容性以及意义及价值更大、层次更高的结论。词汇、语法及修辞接口的建立,一是可以对以定代中现象进行充分观察、充分描写以及充分解释,二是可以作为一种范式,对其他现象与问题的研究也有一定的指导与借鉴意义,从而促进对当代汉语诸现象的研究,并使之达到更高的水平和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