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阿多诺流行音乐理论视域下的中国流行音乐
2020-01-07柴清清
柴清清
摘要:从阿多诺流行音乐理论视域,以流行音乐标准化、伪个性、社会粘合剂为出发点,对现代流行音乐内在本质、审美功能、社会价值等进行分析,可以对当前中国流行音乐发展过程中存在问题加以了解,并促进现代流行音乐获得更好发展。基于此,对阿多诺流行音乐理论视域下的中国流行音乐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阿多诺流行音乐理论;中国流行音乐;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科学技术不断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升,精神文化追求也日益增强,并带动了流行音乐快速发展。但是在流行音乐理论研究方面,我国还未形成较为完整和系统的研究体系,这时候就可以借鉴西方国家流行音乐研究成功经验,从阿多诺流行音乐理论视域下,对中国流行音乐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细致分析,在有效把握中国流行音乐发展总体趋势下,推动其获得更加健康和稳定发展[1]。
1.阿多诺流行音乐理论主要观点分析
阿多诺流行音乐理论的主要观点是:(1)流行音乐兼具标准化和伪个性化特征,从阿多诺理论出发,我们可以发现流行音乐与严肃音乐之间,无论是音乐内容,还是音乐形式都存在较为显著差异,并且两者之间也有雅俗之分,从社会、艺术功能来看,认为流行音乐是品味比较低的通俗音乐,并且可以进行标准化生产,尤其是现代很多流行音乐都是由三十二小节所构成,整体调性也比较稳定,尽管音乐中添加了很多和弦、分音等内容,但是音乐本质却没有发生变化,由此也揭露出流行音乐具有标准化特征,一旦某一首流行音乐取得成功进行模仿和复制也会增多,进而衍生出一大批形式和内容雷同的流行歌曲,这也充分体现出流行音乐伪个性化特征;(2)流行音乐使人精神涣散和听觉退化,阿多诺视角下认为对流行音乐进行欣赏不需要投入过多注意力,并且人们在欣赏流行音樂时也会变得思想涣散,究其原因在于流行音乐是通过标准化模式进行生产,在倾听过程中也需要专心致志投入,就能够满足人们休闲娱乐需要,因此在音乐市场上流行音乐竞争力更强,侧面也体现出流行音乐会使人听觉退化;(3)流行音乐是社会关系粘合剂,阿多诺理论认为可以将流行音乐划分为节奏服从和情感两种类型,前者主要体现在音乐节奏上,简单来说就是根据音乐节拍对内容实施处理,后者则更多表现在情感宣泄上,在倾听过程中可以帮助人们进行情感释放,可以起到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作用[2]。
2.阿多诺流行音乐理论视域下中国流行音乐发展探讨
2.1从阿多诺理论看中国流行音乐发展现状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提高,休闲娱乐生活也日益丰富,也推动流行音乐获得迅猛发展,现如今已经成为中国流行文化重要构成部分,甚至很多学校及地方卫视都构建了流行音乐专业和打造多样化音乐节目,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流行音乐需求。然而纵观中国流行音乐发展历程,也暴露出音乐创新不足、内容相似、质量较低等问题,甚至很多流行音乐都是相互借鉴和自我复制所形成的结果,如:陈星创作的流行音乐作品很多都是借鉴《打工谣》、《流浪歌》等,以充分表现出打工艰辛和压抑,大家耳熟能详的周杰伦音乐作品,许多也与《东风破》、《青花瓷》相类似,侧面也显露出当代流行音乐发展困境[3]。
2.2从阿多诺理论把握中国流行音乐发展规律
由于流行音乐与严肃音乐间存在较大差异,严肃音乐需要用心进行理解,并且不能够运用标准化方式进行生产,但是流行音乐可以运用标准化流程实施生产,进而体现出较为鲜明的标准化和伪个性化特征,以周杰伦流行音乐为例,所演唱的《青花瓷》、《东风破》歌曲,无论是演唱风格,还是抒情格调都具有很强的相似性,虽然开创了流行音乐中国风时尚,并引领流行音乐获得进一步发展,但是依然无法摆脱伪个性化特征,如:《苏三说》、《花田错》等歌曲融入到京剧、昆剧、少数民族音乐等内容,但是从根本上来说依旧没有改变流行音乐内在本质。
2.3从阿多诺理论分析中国流行音乐社会功能
阿多诺理论认为人们对流行音乐进行欣赏不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并且在倾听、欣赏过程中容易使人处于心神涣散状态,以致于倾听者对音乐的欣赏能力不断下降。尤其是现代很多流行音乐作品都体现出无病呻吟特点,主要是对消极、迷惘等情绪加以表达,没有向社会传递更多的正能量,流行音乐是否成为现代音乐发展主流,并推动中国音乐文化进一步发展,也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探讨,无法否认的是流行音乐体现出的社会粘合剂特征,使一些音乐作品可以引发人们怀旧意识,对以往生活美好影像进行追忆和体验,甚至将极具中国特色文化的文字、符号等加入到流行音乐中,可以强化人们民族认同感,使民族思想凝聚力进一步增强[3-4]。
结语:依托阿多诺流行音乐理论,可以为中国流行音乐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尤其是阿多诺表现出的流行音乐标准化、伪个性化等观点,可以帮助我们对中国流行音乐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解和分析,并引领现代流行音乐朝着更好方向迈进。
参考文献:
[1]柴丹薇.阿多诺文化工业批判理论分析——以流行音乐为例[D].陕西:长安大学,2014.
[2]曾严彬.阿多诺流行音乐理论视角下的"中国风"现象探析[J].声屏世界,2017,(6):40-42.
[3]李一岚.阿多诺流行音乐理论视域下的中国流行音乐思考[J].北方音乐,2019,39(9):255-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