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智能化技术在物联网时代的发展和应用分析
2020-01-07胡平源
胡平源
摘要:本文主要討论了建筑智能化技术在物联网时代的发展和应用,首先对物联网技术进行了概括,其次介绍了物联网以及智能建筑的体现形式,再次叙述了物联网在建筑智能化中的运用,最后分析了智能建筑在物联网时代的发展趋势,给有关的工作人士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建筑;智能化;物联网;应用分析
1.物联网技术概论
最近几年,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在传感器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条件下,将生活发展到了越来越智能化的形式。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在一定程度上很大的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准和经济水准,人们提高了对生活的质量和居住的房子建筑要求。通过对物联网技术的运用,建筑物的智能化水准也的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它不仅为人们创造出了良好的生活环境,还增加了人们生活的安全性。
2.物联网以及智能建筑的体现方法
2.1物联网
物联网简单的说就是把一切物体进行连接、交互,形成一个互联的网络。但跟互联网对比起来还是存在明显的差别。互联网是物联网发展的基础,物联网是在互联网上发展起来的。物联网和互联网信息交流特征有所不同,物品之间相互交流然后传递信息是物联网的基本运作方式。现在我国物联网技术正处于一个不断优化的状态,物联网技术也被普遍运用在了电子银行、智能医疗等方面。在物联网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在各个产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同时也是新生产业的重要技术之一,主要技术包括了传感器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等等,与物联网技术有着紧密的关系。如图1所示:
2.2智能建筑
(1)控制灯光照明。
运用物联网的智能照明控制系统有无线调光器开关、无线智能插座、无钱网关等有关技术,智能控制模板不但智能美观还降低了运营成本,通过将自然光照明跟电灯照明结合起,既保证了照明效果还符合绿色环保的理念。
(2)家庭安防。
智能家庭安防体系是由无线红外入侵探测器、无线通信网关、窗磁感应器和无线门等设备组成的,不但可以简化家庭安防,还能通过手机的移动终端设备进行掌握家里的情况。
3.物联网在建筑智能化中的运用
3.1在智能安防中的运用
(1)控制出入口。用户利用进出建筑刷卡的方式,可以通过后台数据与持卡人的相关信息匹配进行辨别持卡人的身份,防止非本楼层人员进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 很多意外情况的发生。(2)防止入侵报警系统。通过对红外线传感器等设备的利用,检测入侵信号的合法性,有效地避免了不合法入侵的事情出现。(3)家中的安防系统。家里可以通过安装红外感应器、传感器等装置对家中具体情况进行监测,使家中的重要成员和财产安全得到更好的保护。也可以安装门磁、燃气泄露感应器等装置,通过感应器检验到的异常情况会进行警报,用来提示用户第一时间解决出现的异常问题,减少一些不必要的损失。
3.2智能家居
在经济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同时也对生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家电装置可以通过语音的方式来开启或关闭,窗帘的开关也可以通过光照情况来进行控制,这一系列的家居用品都是在物联网技术的基础上完成的。
3.3智能监控管理
目前对于我国大部分企业来说,对安防监控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在交通,安检等方面,并且安防监控系统也被广泛运用在日常生活中。通过移动网络进行传输,运用物联网相关技术进行视频智能分析,对摄像头里的异常行为开展检查,再以不同方式告知用户存在危险,这样不但能让用户及时发现异常并及时解决,还可以有效的避免严重的危险情况发生。
4.智能建筑在物联网时代的发展趋势
智能建筑通过物联网技术的不断优化,使人们的生活要求越来越理想化。目前,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形势有以下几个方面:(1)智能花产品的建筑物与日俱增,现已发展到了医院学校等方面。(2)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建筑智能化也不断增加,从有关的建筑资料还有施工技术都可以看的出来,基本上都是以实行智能化建筑为主。在建筑水平不断智能化的背景下,建筑施工技术也在不断的创新。(3)现在人们更加偏向于绿色环保、低碳节能的生活方式,运用建筑智能化跟绿色生态结合创造新的形式,使建筑智能化跟绿色环保建筑密不可分。
结束语
通过物联网技术不停的改善以及广泛运用,使得智能化的建筑物在越来越多的地方被人运用。通过智能化建筑的运用可以综合建筑物里的每一个子系统进行管理和控制,通过智能化建筑得到更多的好处,让更多优质的服务得以发挥,同时构建一个融洽、绿色、安逸的生活及工作环境。与此同时,还要对有关的工作人员进行专业技术的培训,以及加强自身综合能力,跟随时代发展的步伐,不断掌握物联网和智能化的技术知识,利用两者相结合的方式,促进我国智能建筑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朱玉强.建筑智能化技术在物联网时代的发展和应用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9,4(11):40-41.
[2]宋立军,孟祥超.建筑智能化技术在物联网时代的发展和应用分析[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9,(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