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自己生活的主人

2020-01-07郑肖蓉

当代家庭教育 2020年31期
关键词:生活自理能力小班幼儿

郑肖蓉

摘  要:本研究旨在探索从幼儿情感需要出发,培养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有效方法。小班幼儿的情感需要主要包括安全的需要、被爱抚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取得成功的需要。通过研究,笔者认为借助环境营造、移情爱抚、游戏引导、多元评价、家园共育等多种方法可以满足小班幼儿的情感需要,使其产生愉快、满意、喜爱等情绪体验,真正愿意主动去尝试做力所能及的事,进而不断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关键词:生活自理能力;情感需要;小班幼儿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31-0049-02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an effective way to cultivate small class children's self-care abili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hildren's emotional needs.The emotional needs of small class children mainly include the needs of safety,caress,respect and success.Through the research,the author thinks that with the help of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empathy caress,game guidance,multiple evaluation,home co education and other methods,we can meet the emotional needs of small class children,make them have happy,satisfied,love and other emotional experience,really willing to actively try to do what they can,and then continuously improve their self-care ability.

【Keywords】Self care ability;Emotional needs;Small class children

《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要求:“教师要关注幼儿的实际情况和主体发展,关注幼儿的情感需要”。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结合实际经验,笔者认为,小班幼儿的情感需要主要包括安全的需要、被爱抚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取得成功的需要。在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过程中,满足幼儿的这些情感需要,能让幼儿产生愉快、满意、喜爱等情绪体验,幼儿就会真正愿意、喜欢、主动去尝试做力所能及的事,从而不断地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1.环境营造法

小班幼儿大都处于从家庭转向社会的特殊时期,初次离开父母,会表现得极为不安,都明显地需要情感的呵护,需要对成人的依恋。因此,这里的安全需要主要指幼儿的安全感、信任感。幼儿的安全感与信任感是幼儿学习与发展的重要前提与基础,美国精神分析学家埃里克森的“人生八大阶段”理论就明确指出安全感与信任感在婴幼儿学习与发展中的重要性。因此,营造一个宽松、温馨的班级氛围,让幼儿形成安全感和信任感是提高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前提与基础。

(1)设置家一样的环境。一般来说,小班幼儿会觉得家最安全,为了让幼儿有在家一样的安全感,我们的班级墙饰采用幼儿喜欢的暖色作为主色调,贴幼儿和爸妈的合影;玩具物品的摆放以幼儿能自由取放为宜,玩具标志采用幼儿喜欢的小“贴贴”。还专门设置两个娃娃家,因为娃娃家是小班幼儿最喜欢的游戏,幼儿在此可以自由想象与创造,会感到轻松,有安全感。幼儿还可以模仿爸爸妈妈在家的活动,自由、轻松,有在家的感觉。在娃娃家,投放大小、颜色、材质不同的勺子、“食物”等,会吸引幼儿玩“喂娃娃”的游戏,幼儿可以练习使用小勺;投放需要扣暗扣、拉拉链、扣扣子的“饺子皮和馅”,吸引幼儿练习扣扣子、拉拉链……幼儿在轻松、安全的环境中,主动锻炼自己的生活自理能力。

(2)营造自由宽松的精神氛围。自由、宽松的精神氛围能激发幼儿学习和探究的欲望,它是幼儿学习的前提与保障。培养过程中,教师要用宽容、接纳、理解的态度对待幼儿,允许幼儿有个慢慢适应的過程,并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让每个幼儿都能在原有水平上得到提高。教师应该鼓励幼儿做力所能及的事,对幼儿的尝试与努力给予充分的肯定,对做不好或做得慢的幼儿不要责怪,也不要包办代替,应该用适合不同难度幼儿的方法有针对性地加以指导,逐步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2.移情爱抚法

小班幼儿特别需要情感的呵护,对成人表现出强烈的依恋,总是希望得到成人的喜爱和关怀。在家里,父母的爱抚能够让他充分享受到安全感、幸福感。在幼儿园,幼儿渴望得到教师的喜爱。教师的一个微笑、一个抚摸、一个拥抱,一个夸赞的动作,都能使其体验到无限的快乐和满足。实践证明,能经常得到爱抚满足的幼儿,他们的心理、个性才能获得良好的发展,他们才会对学习更加积极主动。因此,在培养过程中,教师要面向全体幼儿,给他们以爱抚,让每一位幼儿获得认同感、满足感,使教育的需求变成幼儿自身活动的需求,从而真正喜欢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不断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比如,小班幼儿喜欢得到成人的拥抱,教师会很乐意满足幼儿的这种爱抚需要,并因此去激励幼儿学习生活自理的方法。随着天气转凉,教师就用拥抱等与幼儿肢体接触的方式来检查幼儿是否穿好衣服。幼儿趁机向教师撒撒娇、耍耍赖,有的趁机摸摸教师的头发或者衣服,有的偷偷地亲一下教师的脸,教师也给予同样的回应,幼儿因此情感上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3.游戏引导法

这里的尊重需要指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成人应该尊重幼儿的学习方式。因此,教师利用游戏引导法鼓励小班幼儿做力所能及的事,他们会非常乐意去尝试,去练习,从而不断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1)用游戏化的口吻让幼儿喜欢做事。游戏与生活的结合是小班游戏化一日生活的重要标志。教师用游戏化的口吻与幼儿交流,使得幼儿在园的情绪愉快,从而更加喜欢做力所能及的事,让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变得轻松。为了让幼儿洗手不弄湿衣服(在水池里贴有小鱼),教师用游戏的口吻说“要和小鱼做朋友啊”(即手放低),这样水就不会溅到水池台子上弄湿衣服;为了让幼儿爱喝白开水,教师创设了游戏化的墙饰“小花爱喝水”,这样,幼儿慢慢养成了喜欢喝白开水的好习惯。

(2)教师发起游戏激发幼儿主动做事。师生共同游戏是小班游戏活动的主要特征。为了使教育目标需求化,让幼儿喜欢做力所能及的事,教师可以发起游戏。学期初,有些幼儿独立午睡比较困难,需要老师陪着或拍着才能入睡。为了鼓励幼儿自己入睡,教师每天与幼儿玩“小礼物来找你”的游戏。即用游戏的口吻跟幼儿说“谁自己睡着了,小礼物就会飞到他/她的枕头下面”。每天变着花样给幼儿准备小礼物。如,不同的小折纸、小食品、小玩具。幼儿睡熟时教师悄悄将礼物放到枕头下;幼儿醒来后纷纷到枕头下面找小礼物。找到小礼物的那一刻是幼儿最愉快的时光。一个小礼物是对幼儿独立人睡的肯定,也让幼儿获得了满足感。因此,他们会变得越来越主动。很快,幼儿便养成了自己独立午睡的习惯。

可见,在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过程中,通过游戏让幼儿获得愉悦感、胜任感等体验,使其情感需要得到满足,在心理上认同,就能使幼儿愿意并喜欢做力所能及的事,增强做事的主动性。

4.家园共育法

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如果能够得到家长的支持,做到家园一致,定会取得非常好的效果;反之,效果不理想,还会形成“幼儿园、家里两个样”。因此,一定要与家长形成合力,共同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在前期统计汇总“幼儿在家自理情况调查问卷”的结果时发现,幼儿在家自理情况不够乐观,多数事情是由家长代替完成。其中有家长溺爱孩子的原因,也有孩子抓住家长的心理撒娇的原因。许多家长反映孩子不愿自己动手,家长没有办法。为此,教师专门召开了多次家长会,帮助家长答疑解惑:用理论联系实际案例面对全体家长进行“为什么要培养幼儿自理能力”的专题宣讲,让家长明白“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重要性”;用“教师在园的做法”,向家长说明“基于幼儿情感需要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有效性与可行性;用幼儿在园穿衣仅用十分钟的视频为例,消除家长“早晨起床孩子自己穿衣太慢”的顾虑,论证早晨起床同样可以让幼儿自己穿衣服;请在家培养孩子自理能力有着丰富经验的家长交流经验,给其他家长做示范;利用本班“我喜欢做”的评价墙饰为例,向家长提供“如何满足幼儿取得成功的需要,让幼儿在家乐意自己动手做事”的具体策略……这些都为家长真正有效地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提供了支持。

许多家长结合幼儿“有取得成功的需要”,给幼儿做了个性化的评价表,记录幼儿在家自我服务的情况,每周一帶回幼儿园,师生共同将幼儿在家的情况记录在班级“我喜欢做”的墙饰上,与幼儿在园的表现一起评价。这样,幼儿能够更快地拿到奖品,在家做事的积极性更好地被调动起来。还有些家长将“幼儿在家做事的视频”带到幼儿园,请老师播放给小朋友看,以此满足幼儿“取得成功的需要”

总之,根据日常观察发现:幼儿在园的生活自理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绝大多数幼儿不需要教师的提醒,能主动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从“幼儿在家自理生活情况前后测对比表”中可以看出,幼儿在家的自理情况有较大的进步,主动做事的幼儿越来越多。说明教师对家长还是有较大的影响,教师给家长提供的指导策略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林霞.幼儿园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9(41)

[2]杨红瑜.浅谈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策略[J].内江科技,2016(10)

猜你喜欢

生活自理能力小班幼儿
中西医结合护理对中风偏瘫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及身体协调指数的影响
脑出血超早期强化降压对患者血肿扩大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论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
小班幼儿“自我中心”的表现与分析
小班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
小班幼儿数学区域活动要体现“生活化”
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