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教学中平面图形的美学设计研究
2020-01-07刘健
刘健
摘 要:本文研究了多媒体教学中平面图形的美学设计,从图形概念和思维特征出发,研究现代平面图形的创意模式与美学设计的主要元素,深入探讨多媒体教学中平面图形美学设计的内容。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 平面图形 美学设计
多媒体这种网络信息的载体已经被广泛使用于课堂教学,多媒体能展示视频、文字、声音、图像、动画等。多媒体的出现和应用,使得人们对视觉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利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要发挥多媒体设备的重要功效。在多媒体教学中,平面图形的美学设计包括风格、屏幕对象、界面的艺术设计。笔者在此主要围绕着图形概念以及思维特征展开简单分析与探讨。
一、圖形概念与思维特征
多媒体项目所包含的图形元素主要有界面、背景、按钮、人物等几个方面,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多媒体产品都不能没有直观的图像进行表达,图形是多媒体的最基本要素,在图形设计过程中要进行创造性思维的活跃活动。这种思维比较复杂,存在一定的规律性,但更大程度上是偶然性,设计者在不断积累经验的过程中再集中思考,从而获得创意。灵感是一时变幻莫测的思维活动,是将人体内部的潜能和活力充分发挥在创造思想,灵感往往来源于人们专注于一件事物时。灵感无法具象化,只能利用思维现象进行表述,其重要来源是心灵感悟。
人在对待客观事物时,往往会产生情感这种心理反应,它会贯穿于整个设计过程中。在设计过程中,无论是感官还是心理都会带有特定的情感因素,从而反映在美学设计的比例、明暗变化、色彩、形态、空间、节奏等方面,只有让一幅作品富有了情感,才会让该作品具有视觉冲击力。
二、现代平面图形的创意模式与美学设计的主要元素
(一)图形的创新设计
现代化图形设计并不是单一的产物,而是集市场营销、视觉冲击、现代哲学、艺术造型、信息传播等于一体的审美作品。在进行图形的创新设计时,设计思维过程相当复杂,设计者不但要有一定图形设计的基础知识,还要对设计中的创意性进行探讨,只有合适的思维方式创作出来的图形才会满足设计要求。
(二)美学设计的基本要素
为了提高多媒体教学的教学效果,必须从美学设计的基本要素出发进行分析,为进一步提高多媒体教学的视觉传达效提供保障。在设计中,图形的各个符号都具有其表现特征,表现元素可以被分为点、线、肌理三个部分。
首先,关于点的部分。点本身是无限的,可以由它发展成为方方面面,创造出千奇百怪的造型,不同的点进行组合可以构成不同的图形。
其次,关于线的部分。线的延伸是无限的,比如高楼大厦、并排的树木、蜿蜒的小河,这些都有着线的属性和特征,给人的视觉造成方向感和层次感,不同的线性排列组合会对人的视觉产生不同的冲击,从而给人的视觉带来丰富的感官体验。通过线的不同组合,可以让图形表达出多样化的造型语言。
最后,肌理特征。图形表面的特征需要肌理语言来表现,通过不同的设计和表现方法让人的视觉产生对应的肌理感受,这种感受非常直观,能够通过视觉直接传达。
三、多媒体教学中平面图形美学设计
(一)多媒体教学中平面图形的美学设计的重要性与设计原则
第一,关于界面的艺术感和观赏性。在界面设计中,要想让界面设计更具艺术性观赏性,就必须重视色彩搭配和颜色处理,重视协调发展。为了让界面表现的美感更加直观和清晰明了,需要对设计的三维、着色、分组等进行处理,让界面层次分明、图文协调;若在界面设计时不重视界面的整体布局和色彩搭配,则无法发挥多媒体在教学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因为界面是教师与学生教学与学习资料的唯一沟通工具,没有良好的视觉感官和吸引力,就无法让学生接受它并加以学习。此外,也要重视界面的合理性,不能在追求艺术性的同时让界面设计过于花哨和标新立异。有的教师为了展示自己超高的多媒体水准,会在多媒体作品中充分发挥,把每一处细节都做得非常时尚,这种课件看似美观,但在实际教学工作中,由于教师的讲解和屏幕的不断变化,会让学生长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这与当前的教学目标相悖。
第二,关于屏幕对象的艺术性。视频、音频、文本、图像、动画等,都是属于屏幕对象范畴。在艺术设计中,需要对文本的字体大小、颜色、类型、风格等进行图文排版,正确处理图像和图形的艺术感官、过渡效果、音效等。让视频和动画摆放在合理的位置,屏幕对象的艺术性设计要综合考虑上述因素。
第三,关于课件风格。多媒体课件的风格需要符合本堂课程的教学内容,正确处理其感染力、表现力和艺术性,充分发挥课件的重要功效。比如在讲解历史课文内容时,课件主题和设计就应围绕历史风格开展,而如果使用非常现代化的图片来替代,则会让整体风格十分不协调,从而影响课件的使用效果。
(二)从观众的视觉感官与接受效果方面表现平面图形美
第一,从构图图形的视觉和层次感来吸引观众的视觉感官。元素与图形之间产生层次感会干扰观众的视线,也会让整体主题更加突出。这种方式非常直接且高效,能让观众的分散视线更加集中于设计的主题,也可利用特殊元素和色彩来吸引观众的视觉,让观众从设计者的角度去欣赏和理解作品。但是,目前运用点,线、肌理来引导观众观看作品的更多,而利用图形与元素来引导观众观看作品的并不常见。
第二,通过明暗变化和色彩来吸引观众眼球。通过突显主题的方式形成颜色的强烈对比,再利用明暗变化、动态光感和光感折射等来烘托主题。
第三,抓住突破点进行瞬间捕捉。眼睛能够通过视觉瞬间捕捉闪光点,让设计者可利用突破图形本身的视觉平衡点来寻找所使用的图片素材中的突破点,让图形本身就充满空间感,再利用部分光感进行修饰,从而达到凸显设计主题的目的。
第四,平面图形的比例搭配。根据设计的主题来确定比例关系,在确保比例协调的情况下达到视觉上的平衡,然后在突破事物本身协调关系的基础上突出视觉重点。比如漫画中夸大人物头像的方式,这种不正常的比例方式往往会让观众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
第五,考虑观众的接受程度。比如在美学设计中融入情感色彩和生活元素,更能让观众感受到图形的魅力并认可,利用自然美和突破自然美的残酷美更能打动观看者,从而形成长期记忆。
第六,利用抽象、幻象的视觉表达方式。在空间上利用视觉换向的方式更能体现设计魅力,再加上抽象的表现方式,会让观众增加对作品的好感,从而形成长期记忆。
三、小结
综上所述,多媒体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教学工作中,从笔者多年的教学情况来看,多媒体教学让课堂教学更加趋于现代化、网络化、智能化、虚拟化。随着多媒体技术的普遍运用和升级,多媒体图形设计也逐渐成为重要的视觉信息传播方式,在多媒体教学中平面图形的美学设计至关重要,它影响到教学效果和教学前景发展。根据我国多媒体发展现状和科技发展方向,相信多媒体设计与教学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参考文献:
[1]许春玲.多媒体在平面设计教学中的辅助作用[J]. 新课程(中学), 2015(8).
[2]王鸿雁.基于案例教学的“平面图形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 无线互联科技, 2016(19).
[3]童臻.图形创意在高职平面设计教学中的渗透研究[J].教育, 2017(27).
[4]杨金花. 高职环境艺术设计多媒体课堂教学探析[J]. 现代装饰(理论), 2015(7).
[5]高原.信息化技术在平面设计专业图形图像处理课程教学工作中的应用分析[J]. 现代职业教育, 2018(29).
(作者单位:青岛市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