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未经体验的生活不是诗歌

2020-01-07刘祥

中学语文(学生版) 2020年11期
关键词:文氏入村秧歌

刘祥

【文本课程定位】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二单元第六课最初由《芣苢》《文氏外孙入村收麦》两首古典诗歌构成。2019年版的教材中,以杨万里的《插秧歌》替换了苏辙的《文氏外孙入村收麦》。编者之所以作这样的替换,或许是认为《插秧歌》的内容与情感更切合该单元的“劳动”主题。

在第二单元的“导语”以及“学习提示”中,两首诗歌的主题被预设为“歌咏劳动的美好与欢乐”。《文氏外孙入村收麦》缺乏对该主题的正面描绘,且字里行间隐藏着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无奈和老之已至、生活困顿、理想破灭的苍凉。相比较而言,《插秧歌》以纯白描的手法正面描绘了劳作场景,既写出了劳作的艰辛,也呈现出一家人通力合作的伦理人情,诗歌的画面感更强。

学习该首诗歌,应依照教材编写者为该单元设定的学习目标,引领学生通过对诗歌内容与情感的鉴赏,理解劳动,尊重劳动,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

【文本内容解读】

一、细读文本,感知重点

享年80岁的诗人杨万里,据传一生创作了两万多首诗歌。其中,反映农民生活的诗作流传下来约70首,多从观察者与悲悯者的视角描绘农民的日常劳作场景,或抒写对劳动的赞美,或表达对民生艰难的同情,或寄托对美政的期盼。《插秧歌》为这类诗歌中的代表性作品之一。

从字面意义上看,《插秧歌》侧重于描绘劳动的忙碌与艰辛:力气小的“小儿”在另一块田中拔秧,壮劳力的田夫既要把小儿子拔下来的秧苗挑到等待栽种的水田边,还要把这些秧苗抛到水田的各个角落,供田妇和大儿子插到泥土中。这样的劳作,或许从天刚亮便开始,本想一家人都起个早,吃点苦,把秧苗早一点插完,但天公偏偏又不作美,以一场大雨来增加劳作中的难度。然而,时令不等人,再难也要赶上农时把秧苗插完,所以当家人送来早饭时,四口人或许都忙得忘记了饥饿,只有田夫或田妇一边忙碌一边大着嗓门叮嘱送饭人,秧苗刚插,还未生根,赶快回家去把鹅鸭看好,千万别让它们跑到这新插的秧田中……

将文字往深度品鉴时,诗句的字里行间便又能品出新的滋味。

首先需要思考的是:詩人在哪里?诗人不是劳动的直接参与者,只是身处忙碌之外的观赏者。当诗人将田夫一家分工协作的劳动场景采用分镜头呈现的方式逐一描述出来时,他所看到的便是这一家人共同劳作时的其乐融融,是一种人人各尽所能、彼此互相呵护的温馨。诗人的此种感受是否会和劳动中的当事人的真实情感体验完全相同呢,可能性或许很小。倘若是和风轻抚、阳光温和的清晨,两个孩子或许还能接受这样的劳作;顶着狂风暴雨,从头到脚被淋成了落汤鸡,就算口中不说,心中也肯定不是万丈豪情,只能是满腹怨愤。

旁观者和当事人在同一件事上体现出的情感反差,在生活中几乎随处可见。比如,狂风暴雨中一个三轮车夫吃力地爬一道坡,观赏者看到的是力量、勇气和抗争精神,当事人更多的感受到的却是生活的艰难。

其次需要思考的是:这首诗好在何处?诗歌采用了纯白描的手法,以分镜头、分时段描绘的方式,在短短的56个字中,既勾勒出5个人物,又描绘了由晴到雨再到晴的天气变化,还写出了从天明到早餐的时间跨度和从田园到家中的空间跨度,头绪繁多,但丝毫没有杂乱感。颔联写雨时,不直言雨势之大,而是以形象化的比喻作暗示。该联中的“兜鍪”与“甲”这两个喻体,并非取其坚硬的本性,而是取其能够发出的声响设喻。当雨打在斗笠和蓑衣之上,竟然发出类似于敲击“兜鍪”与“铁甲”的响声时,雨便绝不会是牛毛细雨,只能是大暴雨。这样的雨,砸在身上时必然伴随着无法避开的疼痛。更重要的是,“兜鍪”与“甲”是战场上最重要的防护装置,进入到本诗中,这防护却丝毫发挥不了作用,只能听任“雨从头上湿到胛”。

颈联的“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中,田埂上呼唤的人并未写明身份,依照生活常识而言,或许是田夫的父亲或母亲,也或许是田夫的女儿。诗歌前五句正面写的是四口人的忙碌,这句和下联却又从侧面写出了家中的忙碌。此联中的“不答”应该理解为不答应停下来吃早饭,并非不回答。尾联的“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便属于回答的内容。

尾联在虚实关系的处理上可分解出多个层次:第一层次是“秧根”句写实,“照管”句写虚;第二层次是想象鹅鸭跑到新插的秧田中的景象,为虚写;第三层次是以家中的鹅鸭和田野中的新插秧苗呈现出一个普通农家的丰衣足食,寄托一种祝福,亦为虚写。

鉴赏该诗时,整首诗歌的语言亦须特别留意。诗歌首联完全采用白话与口语的方式入诗,尾联亦完全模拟田夫或田妇的口吻直接入诗,体现出农村题材诗歌应有的亲民性。中间两联的语言稍加锤炼,用词相对精致。稍有缺陷的是,颔联的比喻固然能够间接体现雨的态势,但读来有拗口之感,比喻亦缺乏诗歌应有的灵动性。这一点,或许和诗人缺乏真正的狂风暴雨中的劳作体验有关。

二、归纳提炼,突破难点

1.诗歌中共有几个人?

教材的“学习提示”中,明确指出“《插秧歌》运用民歌手法,选取日常劳动场景,描绘一家四口趁着农时冒雨插秧的紧张生活”。此总结给部分读者带来了误导,使其误以为诗歌只描述了四个人的劳作。事实上,“一家四口”只是在农田里“冒雨插秧”的人,诗歌中还存在着“唤渠早餐歇半霎”的第五人。

由诗歌首联内容可知,小儿在秧苗田中拔秧,田夫把小儿拔好的秧苗挑到待插秧苗的水田边上,再将这些秧苗抛给在水田中插秧的田妇和大儿。家中的四个“劳力”已全部上阵。那么,“唤渠早餐歇半霎”的会是谁呢?

一种可能是家中的老人,比如田夫的父亲或者母亲。田夫的父母本也是田夫田妇,只是年老力衰不再能够承受得住农忙时节的高强度劳作,便只能在家中做饭、洗衣、打理菜园、照管家禽家畜。当他们把早饭做好后,冒雨来到田边,呼唤儿孙休息一下,回家吃口饭,实属常情。

另一种可能是田夫的女儿,而且应该是年龄不太大的小女儿。农家女孩六七岁便开始参与各种家务,十来岁便能够正常操持一家人的饭食。小女孩儿在父母兄弟都去田中劳作时,也在家中忙活着烧火做饭,喂猪喂鸡鹅鸭,甚至还要洗衣服,同样是超强度的劳作。

从尾联的“照管鹅儿与雏鸭”的叮嘱推想,第五人是小女儿的可能性更大。若是田夫的老父老母,自然懂得新插的秧苗“根未牢”,不能让鹅鸭进入水田中。只有小女儿才需要如此叮咛。毕竟,小女儿虽勤劳懂事,但并不拥有这样的生活经验。

2.为什么要写“第五人”?

第五人的价值,在于将“劳作”由田野拓展至家庭生活,以此丰富“劳动”的内涵。此外,由于第五人的出现,引出了尾联中田夫或田妇对该“第五人”的叮嘱,使诗歌在正面描绘的田野劳作场景之外,又增添了一幅炊烟袅袅、鹅鸭成群的浓郁烟火气息图景,展示出农耕社会寻常百姓人家特有的劳碌、安宁、富裕的生活画卷。这样的生活,在久历官场、以国富民丰为己任的诗人心中,无疑是一种值得讴歌的美好。

3.诗歌是在赞美“吃苦耐劳、勤奋乐观的精神”吗?

教材的“学习提示”中,《插秧歌》的思想情感被定义为“吃苦耐劳、勤奋乐观”,此种解读值得商榷。首先,从诗歌的显性信息看,田野劳作中的四人和家庭劳作中的一人承受的都是超负荷的艰辛,是为了生活而不得不如此。此种恶劣环境下的劳动,虽能体现“吃苦耐劳”的品质,却绝无“勤奋乐观的精神”。诗歌中没有任何内容可以支撑该观点。其次,从诗人持有的情感态度看,诗歌只是以“实录”的方式客观描述农家的劳作场景,其中虽有“男女老少齐上阵”且人人各尽其力的和睦,却并未由此而刻意颂扬某种道德主张。在诗人的眼中,这样的劳动或许展示了一种“人定胜天”的生存欲望,或者体现出一种虽承受各种痛苦却依旧坚韧生存的生命韧劲,甚至或许还多多少少折射出对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的生活质态的期盼。至于“乐观”,同样找不到情感支撑点。就像我们不能从《在烈日和暴雨下》解读出祥子的勤奋乐观一样,也不能从《插秧歌》中描绘的雨中劳作情景中解读出勤奋乐观的主题。

【教学设计】

《插秧歌》与《芣苢》很难组织成特定的教学任务群,生硬地对比分析只会对两首诗歌的赏析构成伤害。如果教学课时相对充裕,不妨将《插秧歌》和被其替换的《文氏外孙入村收麦》整合为一个特定任务群。二者间的可比性要多得多。当然,教学须有主次,必须以《插秧歌》为主。

一、教学目标

基础目标:

1.结合单元导语和课后学习提示的相关内容,整体感知诗歌的主题与情感。

2.以“人”为线索,通过对插秧人、做饭人和描述人(诗人)等三类人的分析,深入理解诗歌内涵。

核心目标:

3.通过转换叙述者身份的方式,重构诗歌内容,丰富阅读体验,掌握诗歌鉴赏的新方法。

拓展目标:

4.与《文氏外孙入村收麦》进行比对式阅读,强化借助细节研读深度理解诗歌意义的方法。

四项目标中,目标2、3为教学重点,目标4为教学难点。

二、教学流程

1.以疑激趣,引发思考

师:阅读《插秧歌》时,有人读出的是田野劳作的艰辛,有人读出的是诗人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同情,有人读出的是一家人齐心协力、分工合作的和睦,有人读出的是吃苦耐劳、勤奋乐观的精神。你在初读《插秧歌》后形成的阅读体验是什么,你又是依据詩歌中的哪些内容而形成的此种原初体验?

【提示】此问题旨在引导学生梳理初读体验并在交流中修正或完善该体验。对于依照教材“学习提示”的内容而认为诗歌侧重于表达“吃苦耐劳、勤奋乐观的精神”的学生,须引导其从诗歌中发现相关证据,不能只有观点而没有分析论证。

2.整体感知,发现难点

(1)自主学习该诗时,有没有什么内容不好理解,或者是查阅了相关资料后,对资料中的解读不认可?

【提示】大多数学生缺乏与文本深度对话的能力,很难在自主阅读中形成真正的思考。该问题的价值在于先激活极少数语文尖子生的探究欲望,然后逐步带动更多的学生形成自主思考探究的能力。组织该问题的探讨时,教师须先预设一两个问题,给学生以启迪。例如:下这么大的雨,田夫一家为什么不能等雨小一些再劳动?田夫为什么不愿意停下手中的活而稍作休息吃个早饭?“低头折腰”的是田夫、田妇,还是大儿?

(2)诗人为何要为这个劳动场景创设一个大雨滂沱的恶劣环境?如果换作一个晴朗的早晨,在表达上会有什么影响?

【提示】场景替换是解读诗歌主题与情感的一种重要手法。极其恶劣的环境,既有助于呈现劳作的艰辛,又能够体现田夫们吃苦耐劳的品质,还有利于展示人在面对自然时的不屈抗争。

3.走进文本,丰富体验

(1)以问题带动各联的赏析

①首联中所写的分工,是写实,还是互文?“抛、接、拔、插”四个动词特征鲜明,请简要赏析。

【提示】初为写实,后为互文。四个动词,抓住了四种劳动的最经典的动作,画面感强。尤其是“抛”和“接”两个动作,在劳动之外,还写出了田夫田妇间因长期共同劳动而形成的默契。

②颔联使用了比喻的修辞,诗人为什么要将斗笠和蓑衣比作“兜鍪”和“甲”?这样设喻好不好?

【提示】前一问参见“文本内容解读”;后一问旨在培养一种主动质疑的精神,可以认同,也可以不认同。

③颈联出句的主体是谁?请根据诗歌内容分析推定。

【提示】尽量让学生多发言,教师最后总结。可参考“文本内容解读”中的分析。

④颈联对句的主体又是谁?此处说“不答”,尾联却又写了回答的内容,是否矛盾?

【提示】低头折腰者,其实是田中劳动的四人,大家都在全力劳作,都没有回应歇一歇吃早饭的建议。“不答”不是不回答,而是没有答应对方提出的建议。

⑤尾联属于宕开一笔,将描绘的场景由眼前的田野劳作转向虚拟的可能场景。从这一句叮嘱中能读出哪些内容?这样结尾有何好处?

【提示】前一问参见“文本内容解读”,后一问须关注内容与意义的拓展。

(2)分析探究

《插秧歌》是立足于旁观者视角而形成的文字,如果将叙述视角分别转换为田夫、田妇、大儿、小儿、第五人,诗歌中的情感分别会出现什么样的转移?请以小组为单位,分别以上述四类人物的身份写一段文字,抒写在大雨中插秧时的独特心境。

【提示】该问题没有固定答案,关键是要结合既有诗歌的情感基调而合理剖析人物心理,据此而形成有针对的表达。

4.走进作者,寻觅心音

探究:杨万里在这首诗歌中想要表达的情感与思想,真的是赞美劳动吗?这首诗歌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创作的?

【提示】创作背景:淳熙六年(1179)春,杨万里常州任满,西归故乡吉水;途经衢州(今浙江衢州市),时值农田大忙季节,诗人目睹一户农家插秧之辛劳,作该诗。

后人评价:“这首诗,通篇用口语、俗语连缀成句,用毫不卖弄甚至毫不修饰的白描手法,写出农家插秧的情景,那么浅显,那么真实,又是那么生动,那么形象,只觉一股活泼泼的生活气息从诗中溢出,向人扑来。”

5.群文共读,深度感知

(1)《文氏外孙入村收麦》与《插秧歌》都是在写劳动,而且都是在表现五月的乡村抢收抢种的场景。两首诗歌在内容、情感、表达上有哪些异同?请对比分析。

【提示】需先利用ppt展示苏辙《文氏外孙入村收麦》,引导学生大体读通文本,再组织探究。可采用表格的方式进行对比分析。附表如下:

【参考答案】相同点:均以劳动为主题(内容),通过典型细节(表达)渲染劳动的紧张与繁重(情感),体现劳动的艰辛(内容)。不同点:《文氏外孙入村收麦》中,苏辙为当事人,故侧重于写内心的情感体验(内容),先焦急,再欣慰与感激(情感),主要采用对比手法(表达);《插秧歌》中,杨万里为旁观者,故侧重于写所见(内容),将情感藏匿在文字背后(情感),主要采用白描和细节描写手法(表达)。

(2)教材最初选用的是苏辙的《文氏外孙入村收麦》,后来替换为杨万里的《插秧歌》,你觉得编者作此替换的原因有哪些?

【提示】其一,《文氏外孙入村收麦》的写作重心并未落在“劳动”本身,与单元學习任务有一定程度的偏离;其二,《文氏外孙入村收麦》的思想情感较为复杂,阅读难度较大;其三,《插秧歌》的语言清新自然,口语化,细节典型,有利于引导学生学习写作。

[作者通联:江苏仪征中学]

猜你喜欢

文氏入村秧歌
金湖秧歌的传承和发展
富平村里唱秧歌
刘善良
昌黎地秧歌
文氏桥式振荡器电路探析
中国新疆特色电商“出国入村”两不误
把咱的秧歌扭起来
狼与羊
文氏电桥正弦波振荡电路
不同程度不同水平的复合性Ⅱ度房室阻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