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镇诗词传久远
2020-01-07龚军辉
龚军辉
长沙县的 梨街道原名 梨镇,旧称朗梨市,朗指声音响亮、热闹;梨则为开白花的落叶乔木,果可食,又可药用,有润肺、清痰、降火等功用,唐玄宗将训练歌舞艺人之地称为梨园,故朗梨市是指有戏曲欣赏的热闹非凡的地方。因传说古时,此地有若干硕大无比的 树、梨树伸入浏阳河中,相映成趣,浓荫匝地,艄公渡客多来树下休息,久而久之成为商贾云集之地, 梨由此而得名。
梨处在浏阳河九道湾中弧度最大、弯形最美的第七道湾东岸,境内分布有双桥港、梨江港、花园港及榨山港四条水系。以梨江港和梨江垸、花园港和花园垸为代表的河流、湿地,形成长沙近郊难得一见的江南自然湿地景观。据了解,《浏阳河》这首经典民歌的创作也与 梨息息相关。1950年湖南省湘江文工团土改工作队来到长沙市东郊浏阳河畔的 梨区域内,一边帮农民土改分田,一边创作反映农民新生活的文艺作品,《浏阳河》也由此诞生。
梨人们更重视精神生活。现在 梨吟誦和创作诗词也蔚然成风。像“凡事莫当前,看戏何如听戏好;为人需顾后,上台终有下台时”,这种朗朗上口的楹联更是被百姓们传诵。2012年5月, 梨获评省级“诗词之乡”。
梨风景优美,在清代以前,最著名者,有梨江八景,又称临湘山八景。
第一景:狮岭仙踪。狮岭即现在的临湘山,是陶公庙所在地的一个小山阜(见右图)。
第二景:鹅湖夕照。鹅湖指河西的黎家托,距陶公庙四里。
第三景:梨江双渡。梨江指浏阳河流经 梨的这一段,昔分上下两渡。
第四景:茆港孤舟。景地就在现在的鸦林桥。
第五景:撑云石笋。石笋原位于 梨镇人民政府西侧下岭处。
第六景:夹岸桃花。其景在今日的新街尾的花园港。
第七景:东冈晚眺。原土地岭圆通寺与白衣庵之间,有一准提庵。
第八景:古寺疏钟。此景在今梨江学校。这里原名圆通古寺,传为唐代尉迟恭所建。
(摘自《点墨长沙》岳麓书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