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城市“六新”发展论坛成功举办 聚焦“六新”蹚新路 赋能运城书新篇
2020-01-07毛烁洪蕾
毛烁 洪蕾
2020年11月28日,由运城市人民政府主办,运城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运城市招商投资促进中心、北京赛迪出版传媒有限公司共同承办的运城市“六新”发展论坛在运城宾馆成功举办。中国科学院院士黄维,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增材制造创新中心主任卢秉恒,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高新民,运城市委书记丁小强,运城市委副书记、市长储祥好,运城市政协主席张润喜,运城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陈杰,运城市副市长崔元斌出席论坛。
在收官“十三五”、谋划“十四五”的关键时期,此次论壇召开旨在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和山西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精神,聚焦新基建、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新产品、新业态“六新”突破,学习新理念、拓展新格局,通过开展专题讲座、交流座谈、参观学习,进一步强化全市企业科技创新意识、提升产业知识体系,为运城转型发展率先蹚出一条新路提供新动能。
丁小强在致辞中表示,当前运城市已初步形成现代农业蓬勃发展、新型工业势头强劲、十大主导新兴产业茁壮成长的具有区域特色的经济发展新格局。下一步,运城市将贯彻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从做好顶层设计、构建创新生态,建好创新平台、突破关键技术,着眼产业发展、激励企业自主创新三个方面着手,大力加强科技创新,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推动运城在“六新”上不断取得新突破。
论坛专题报告环节,高新民、卢秉恒、黄维三位专家分别从“数字经济时代工业互联网创新”、“3D打印与智能制造”、“‘柔性电子+'未来产业”三个方向分享了真知灼见,为运城聚焦“六新”率先突破,聚力建设新兴产业强市“把脉”。
高新民表示,数字经济是指以互联网络为基础,由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驱动,以数据资源为核心要素,由众多平台系统构成的不断演变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及新型经济型态。在高新民看来,数字经济的重点是工业,特别是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工业互联网是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的结晶,包含网络、平台(数据)、安全三大要素,平台是核心,数据价值链是关键。统一、安全和开放的标识解析体系是工业互联网的关键之一。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有难度,但意义重大,需政府、企业、社团协同推进,关键要有好的创新生态。
卢秉恒在演讲中阐述了智能制造新三基——传感器、软件和大数据。传感器是信息采集器,是部件级;软件是工艺知识固化,使装备增值、系统优化,帮助提升效率与质量,是装备级;大数据是信息源系统级。他强调了大数据在智能制造中的使能工具作用,能应用到从底层设备、车间到整体生产线设计等的优化,是制造业智能化的重要手段。他表示,中国的3D打印技术已处于世界先进水平,3D打印正在向陶瓷材料、高性能材料、多材料及梯度结构、金属基复合材料发展,可以节约时间和成本,做到轻量化、高效率,将在中国装备制造领域占据重要席位。在他看来,增材制造产业链要发挥更大作用,就必须把科研成果应用到制造业细分领域中。中国的企业一定要把“3D打印+”的工作做好,在具体实践中,3D打印技术在不同领域会呈现不同的工艺特点,增材制造产业链上的企业应该多进行针对性的开发,多产出针对性的产品,这样才能使3D打印的市场发展更快。
当前,随着信息终端从大型主机向可穿戴设备逐渐推进,电子器件面临着柔性化的挑战。对此,黄维表示,柔性系统可大幅度减少智能硬件成本和体积,增强新能力和改善现有能力,使得智能硬件和物理世界实现前所未有的深度融合。柔性电子领域的自主创新和技术突破,必将对我国相关产业的结构优化、转型升级产生深远影响。他强调,柔性电子是智能时代的关键核心科技,是我国具有优势的研究领域,我国在一些关键方向已取得创新突破。柔性电子技术作为行业新兴领域,我们应瞄准柔性电子产业链条的两端——研发创新和品牌塑造,获取更高的附加值,努力发展“根部技术”,加快打造“中国碳谷”。
近几年,新材料研发的热度迅速升温,各地在布局产业发展规划时,几乎无一不把新材料研发生产列入其中。“新材料与装备制造企业家”圆桌会议上,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原副总经理谢力、中国重汽动力公司原信息管理室主任姜琦和与会的材料与装备制造行业的企业家们进行了经验分享。
5G超大带宽、超低时延、海量数据的特性,与工业互联网的要求高度契合,也为工业互联网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和融合创新应用提供了关键支撑。在“5G+工业互联网企业家”圆桌会议上,江苏徐工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智能制造专家黄凤伟,华为数字政府政企云首席架构师杨启辉,工信部赛迪研究院无线电管理研究所副所长彭健,中国电信运城分公司总经理韩俊蓉围绕5G如何赋能智能制造发展发表了主旨报告。
智慧城市建设是高质量发展与普惠民生的前提,5G推动了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的紧密耦合,为智慧城市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开创了智慧城市建设新时代。“5G+智慧城市”圆桌会议上,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产业发展部主任、中国智慧城市发展研究中心秘书长单志广,中国联通集团公司智慧城市首席专家冯朝明,山西省联通系统集成公司首席架构师丁汉栋,山西省大数据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电子政务模拟仿真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怀明发表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