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听书:阅读方式“变形记”

2020-01-07何映宇

决策探索 2020年1期
关键词:罗辑变形记喜马拉雅

何映宇

时间,就是金钱。

在一个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时代,整块整块可以用来读书的时间越来越少。时间都碎片化了,那么你还要不要充电?这些碎片化的时间又如何利用?

一边吸尘、扫地、煮饭、烧菜,一边就可以利用这些琐碎的时间听书,这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听书,可不是听说书,我们小时候都听过刘兰芳、单田芳的评书,那是一种曲艺形式,而现在流行的听书,则是一种知识阅读方式的变形,从原来的用眼睛看,变成了用耳朵听。

听书是一种低门槛的学习方式,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移动智能终端的快速广泛普及,手机成为人们每天获取最新资讯和各方面知识的必备工具。在得到、蜻蜓、喜马拉雅等各种APP上听书,已经成为了很多白领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尼尔森网联发布的报告显示,当前中国网络收听规模已达6.61亿,网络音频内容接触率达47.55%,八成以上网民将收听网络音频作为主要的休闲娱乐方式。

听书,渐渐成为了一种全民阅读新方式。

用声音分享人类智慧

知识付费是一个新兴概念,代表着越来越多的人,愿意为了获得知识而买单。在知识付费的各种样式中,听书占有重要的比例。“罗辑思维”能迅速成为知识付费中的代表,主要就是靠创始人和主讲人罗振宇的一张利嘴,其第一个产品是2012年创立的“罗辑思维”微信订阅号,内容为每天推送一条60秒语音。同时,每周制作一则40~50分钟的知识脱口秀视频在优酷、YouTube首播。罗振宇不断探索知识型内容的变现方式:脱口秀节目、新媒体广告、会员、电商、付费订阅……2016年开始,罗振宇倾尽全力打造“得到”APP,搭建知识付费平台,连接用户与各行业的专业人士,一举成为知识付费行业的明星产品。事实证明,罗振宇的决断是正确的,几年来,“罗辑思维”用户不断增长,订阅号的粉丝数已突破1000万。2019年10月15日晚间,“罗辑思维”的科创板IPO计划浮出水面。“罗辑思维”登陆科创板后,保守估值将超过300亿元。以此计算,罗振宇身家或将超过91亿元。

“听小说”“听有声书”……用眼睛看,变成了用耳朵听。

罗振宇的成功秘诀是什么?说穿了,就是大家没时间读书,要正儿八经读完一本书,少则几天,多则一个星期个把月,而订阅了“罗辑思维”之后呢,几分钟就能听完一本书。吸收知识的形态从原来的十年寒窗苦读,变成了“罗胖读书,讲给你听”。让罗振宇在知识中寻找独立的见识,你可以空出时间来做别的事,然后在把玩知识中寻找思维的乐趣。所以“罗辑思维”的口号是:“死磕自己,愉悦大家。”

当然,这个前提是罗振宇真的能够读懂这本书,而且他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讲清楚,而听者呢,也能够在这么短的介绍中真正领会这本书的精髓。实际上最好的方式是你真的读过这本书,再来听这样的音频才有真正的领悟,否则他讲的是否正确你是完全无法判断的。而且经过别人咀嚼再投喂的知识,自然而然带了咀嚼者的个人属性。哪怕是这个领域专家、时代先锋,他的理解也毕竟是主观化片面的。

这是它的弊端,而它的优势就是短平快。一招鲜吃遍天,就这“短平快”,让罗振宇火上了天。

还有蜻蜓和喜马拉雅。国内首家在线音频平台蜻蜓FM成立于2011年,聚合超过1200万小时的有声内容,平台有声书数量过万本。在“文化必听”板块,平台上线了《马未都文化大观》《蒋勋人文经典合集》、蒋方舟《一生之书》等由文化名人主讲的音频节目。

喜马拉雅FM则是上海证大喜马拉雅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创建的在线音频分享平台。喜马拉雅组建于2012年8月,首创了PUGC生态模式,旗下移动客户端“喜马拉雅”APP于2013年3月上线,原计划首年实现1000万的用户规模,但实际上仅半年即达成千万用户目标。2014年5月初,喜马拉雅激活用户突破5000万大关。喜马拉雅吸引了一大批优秀的有声内容创业者加盟,包括马东、吴晓波、高晓松、蔡康永、李开复、陈志武、郭德纲、冯仑等,他们共同创造了覆盖财经、音乐、新闻、 商业、小说、汽车等328类1亿条有声内容。不仅如此,新浪、福布斯等200家媒体和杜蕾斯、欧莱雅、肯德基、蚂蚁金服等2000家品牌均已入驻喜马拉雅,纷纷开设机构电台,向超过4亿的喜马拉雅用户传播他们的声音。喜马拉雅还共享阅文集团所有版权,它与爱奇艺文学、中国出版集团、中信出版集团、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果麦等中国大部分知名线上线下机构达成合作。据艾媒数据报告,喜马拉雅占据了市场上70%畅销书有声版权。

你在这里可以听《红楼梦》《甄嬛传》这样的小说,也可以听《经济学人》《疯狂英语900句》《新概念英语全集》来充电,这样一个平台,可以让忙碌的你挤出时间来获取更多的知识。

每天从清晨开始,数百万的用户通过喜马拉雅APP、网站收听各种各样的音频节目。上下班路上、散步健身或是临睡前,都是音频得以最佳伴随的碎片时间和应用场景。在苹果App Store里,喜马拉雅的用户评论说:“早晨,喜马拉雅叫我起床真爽!”“洗漱的时候,习惯把手机放在边上听新闻”“上下班路上,听好玩的段子不无聊了”“夜深了,有主播甜美的声音伴我入眠”。

喜马拉雅不是最早的进场者,但是已经成为市场占有率最高、提升最快的平台。喜马拉雅希望做的是什么?是“优秀声音的淘宝”。他们把“用声音分享人类智慧”提炼成公司的使命。这已经成为整个公司的主轴,他们希望走的路线是跟当年视频网站完全不一样的路线。

他们在2016年6月跟米未开启了知识付费,并调整成内容付费。2016年之后,“人格化、干货足、娱乐化”成了核心标准,知识消费的专业化和深度垂直化趋势明显。喜马拉雅联合创始人余建军说:“每一个领域最懂的人讲这个领域的东西,正在变成一种常态化,未来知识网红会大行其道。”

内容的生产离不开平台的支持。喜马拉雅FM采取了类似于苹果应用商城的模式,付费内容制作方即为内容提供者,平台提供从节目包装、资金扶持到培训服務等一系列孵化条件,以帮助更多“知识网红”挖掘优质内容,产生的收益则由双方共享。余建军说:“内容生产的实际过程中,喜马拉雅FM重度参与了整个课程的受众定位、课程内容的规划、课程体系的设计、课程定价,乃至后期的市场推广等方面,能够采取人工、程序、大数据三方数据综合来进行课程优化和精准推广。平台和内容生产者通力合作成为知识付费的标准操作模式,更加专业垂直、转化率更高的‘知识网红时代即将到来。”

猜你喜欢

罗辑变形记喜马拉雅
变形记
甜甜圈变形记
美女冒险家:“翼装”飞越喜马拉雅
变形记
给喜马拉雅找找茬
《罗辑思维》节目中罗振宇的主持艺术
“去”字变形记
自媒体视频脱口秀的知识分享特质——以《罗辑思维》与《晓松奇谈》为例
自媒体时代,媒体人的新探索:以《晓松奇谈》和《罗辑思维》为例
风过喜马拉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