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决战决胜2020

2020-01-07郭林涛

决策探索 2020年1期
关键词:冲刺小康社会关键

郭林涛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党提出来的到2020年必须实现的奋斗目标,也是近三十年来全国各族人民孜孜不变的追求和奋斗方向。时光荏苒,转眼2020已倏然而来。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要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为“十四五”发展和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打好基础,就必须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完成剩余5%贫困人口脱贫任务,历史性解决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书写和创造人类反贫困史上的中国奇迹就在眼前,面临决战。

无论是2019年12月10日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或是12月21日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或者此后召开的各级两会无不在强调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并强调“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是2020年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意味着2020年GDP比2010年翻番目标仍要确保完成。由此看来,2020是我们第一个百年的交卷年,是第二个百年的开启年,必将会如1949、1978、2008等重要时间节点一样,承上启下,十分关键,意义重大。

目前三大攻坚战已取得关键进展,金融风险得到有效防控、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精准脱贫成效显著。但可以预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2020年,“脱贫攻坚”的重要性必定会进一步提升。总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是一个“数字游戏”,关键要“得到人民认可”,这意味着在保持一定经济增速的同时,均衡发展、缩小贫富差距更加重要。譬如人口第一大省、农业第一大省河南,近年来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三大攻坚战都已取得重大突破,尤其是减贫工作。2019年,河南已实现68.7万人脱贫、1169个贫困村退出,占年度计划的105.7%、116.9%,最后一批14个贫困县已完成市级初审,有望如期摘帽。目前,河南全省上下各方力量都在聚集,决战决胜迈进全面小康众志成城,一往无前。而就全国而言,2019年脱贫攻坚战战果一样丰硕:预计全年减贫1000万人以上、约340个贫困县脱贫摘帽,“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的贫困发生率由8.2%下降到2%。可以说决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取得预期目标,2020年是最后冲刺的一年,能否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关键在党,关键在广大党员干部,关键在广大人民群众。只要全国人民群众在党的正确领导下,践行幸福是奋斗出来的理念,形成全社会共同冲刺的大局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

一是紧扣全面小康“三农”领域8项补短板任务。要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必须下大力气解决冲刺阶段的短板和弱项。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指标,逐一分析,查找弱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突出的短板在“三农”,那就紧盯“三农”工作会议列出的8项短板加快补上:即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高农村供水保障水平,扎实搞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加强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加强农村社会保障,改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治理农村生态环境突出问题。

二是坚持一个都不掉队原则,解决脱贫攻坚、低保等“最后一公里”民生事项问题。预计到2019年年底,全国90%以上的贫困县摘帽,95%左右的贫困人口将实现脱贫,这既是對过去几十年脱贫攻坚战果的肯定和宣示,更是对走好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的重要安排。当前最重要的就是要坚持一个都不掉队原则,啃掉5%这个“硬骨头”。如何“啃”?如何“兜底”?难度很大。这5%大多还处在“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要挂牌督战,精锐出战,因户施策,因人施策,进行点对点、面对面帮扶,首先要全面解决这部分人“两不愁三保障”基本问题,其次还要把这部分人最关心、最期盼改善的生产生活问题作为补短板的优先事项以趟深水的决心和勇气抓紧加快解决。因为这5%尽管基数不大,却关系我们的脱贫质量和全面小康成色。

三是坚定不移继续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没有终点,只有起点。我们要把群众,特别是广大农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作为衡量补短板工作好坏的最高准绳,形成全力冲刺的态势。一要在农村继续全面深化改革,破解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与挑战,这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二要在农村继续创造就业,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之一。三要以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主攻方向,以村党组织为核心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以移风易俗为重点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以农村综合服务站为依托加强服务载体建设,以数字乡村建设为试点,探索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全力打造一批硬件完善、制度规范、特点鲜明、成片连线的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示范区,促村容村貌、农民生活、乡风文明达到新高度。

四是坚定不移继续深入实施依法治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整体规划中,法治占据着突出地位,法治既是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保障。“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必须夯实基层。长治久安,关键在基层,安全稳定,重心在基层,必须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现在和将来都会面临各种问题,需要我们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去解决,健全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做到依法行政,确保“法治小康”,进而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法治化,助力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群众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小康社会。

2020年,中国将全面迈入小康社会,值得期待!

猜你喜欢

冲刺小康社会关键
硝酸甘油,用对是关键
冲刺
高考考好是关键
《 2020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冲刺
凝聚三秦巾帼力量 决胜全面小康社会
为小康社会提供健康保障
大同梦想与小康社会
向着自贸区冲刺
生意无大小,关键是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