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小三线遗产的保护与利用研究
2020-01-07张亮张可凡
张亮,张可凡
(1.安徽建筑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2.安徽建筑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0 引言
“小三线建设”是我国在20 世纪60 年代至80年代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做出的一项战略决策,以“备战、备荒、为人民”为主导思想,企业选址集中分布在我国中、东部省份的内陆山区,因区别于西南和边疆省份的“大三线”建设而称之为“小三线”建设。安徽省与上海距离相近,是上海备战和转移的重点地区,自1965 年开始,上海先后在安徽的黄山、宣城、池州等地投资6 亿多元,迁建企事业单位80 家,形成了一个以军工生产为主的全国最大的小三线综合性后方工业基地。20 世纪80 年代,由于国际环境变化、国家政策调整和“小三线”企业自身原因,上海将皖南小三线企事业单位整体移交给安徽地方管理,至1988 年调整结束。这些小三线交归地方后,一部分企业进行改制,重新焕发生机,但更多的企业却由于种种原因濒临破产,多沉寂于皖南深山之中,成为离我们最近的文化遗产。
1 皖南小三线建设的特点
1.1 皖南小三线是上海的“飞地”
皖南小三线在全国三线建设中存在一定的独特性,与其他地方的小三线建设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如广东小三线、山东小三线、湖南小三线大都是由本省自建的小三线,安徽在大别山区也有安徽自建的小三线。而皖南的小三线则是由上海包建、异地生产、独立于当地生产和生活系统,与安徽的关系并不紧密,“企业都有自己的商店、菜场、中小学校、幼儿园、医院、供水和供电系统,甚至治安管理部门(保卫科及公检法)也独立于当地”[1],虽在安徽生产生活,但管辖权却在上海,产品的计划、生产、销售以及职工的生活等均纳入上海当地的计划之中。
与上海支援江西的小三线相比,皖南小三线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根据小三线相关计划,上海原计划支援江西小三线60 余家,实际完成20 家企业,这些企业建成后即划属江西省国防工业办公室领导。“1970 年7 月,江西省基本建设第二指挥部正式宣布工作结束,撤销建制。”[2]而皖南小三线建成后则继续由上海进行管理,为加强对上海小三线的指导和管理,上海先后成立了“上海市后方领导小组”、“中共上海后方基地委员会”、“上海市后方基地管理局”等机构(图1)。根据1973 年《关于上海后方基地所属单位组织领导关系问题的通知》,“后方基地党委对小三线所属单位的革命和生产建设实行统一领导;小三线生产、计划和物资供应渠道,仍由上海有关工业局归口管理;年度生产、财务计划;以有关工业局为主编制,与后方基地共同商定下达;后方基地建立机电、电子、化工、轻工四个工业公司,分别管理有关基层工厂,贵池钢厂等作为后方基地直属厂。”[3]
图1 皖南小三线管理机构变迁情况(1966-1991)
1.2 皖南小三线建设具有“门类全”、“人员多”、“规模大”、“效益好”等特征
从门类和企业数目看,自1965 年至1988 年,在皖南的宣城、徽州、池州地区共计创办了80 余家企事业单位,涉及了机电、仪表、化工、轻工、交通、物资等领域;上海在皖南的小三线数目占全国小三线数目约1/3,全国现有小三线企业统计数目约为258 家。[4]从地域、人员、投资量看,“整个小三线东西相距263 km,南北相距135 km,计有工厂54 个,配套的企事业单位有通讯站、医院、中小学等,共投资75 200 万元”[5],涉及迁移的人口多达80 000 余人,其中职工54 000 多人,职工家属17 000 余人。从企业效益看,小三线企业建设的初衷主要的出于军事考虑和国家目的,企业效益建设并未纳入考虑范畴,但即使这样,小三线建设在军转民后仍然发挥了重要的经济效益,“到1987 年,(上海驻皖南小三线)累计创造工业总产值54 亿元,上交税利6.8亿元,约占收回投资的106%”[6],总体是盈利的,这在小三线企业中是难能可贵的。
1.3 特殊政治军事行为与一般经济行为相结合
小三线建设起于政治行为,是进行政治动员的异地生产;它是基于对战争预判的结果,其在24 年的时间里长达14 年的时间是纯军品工业生产(1965 至1978 年),其产品为40 火箭筒、火箭弹、57高炮、57 榴弹,因此无论是从背景、时间、产品、历史作用等角度,皖南小三线建设的主体部分是政治军事行为,为我国的军事工业和国防建设做出了贡献,这也是其作为历史评价中的主体部分。同时,皖南小三线建设客观上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一般的经济行为”。这可以从两个维度去理解:一是在军品生产阶段,为配合军事生产,加强了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如道路、供电、供水、港口等),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基础条件。二是在军转民以后对当地工业化的影响,特别是工业文明的引入对封闭的皖南起了示范作用,这些企业在移交安徽后部分企业成为当地的骨干企业,甚至现在仍在发挥作用。如安徽东至香隅化工区即是在小三线企业的基础上形成的,2006 年2 月,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在东至县西南香隅镇设立化工园,它既是省级开发区,也是安徽省的专业化工园区,主导产业为精细化工。又如安徽海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在安徽宁国水泥厂的基础上,在兼并上海胜利水泥厂后发展成为亚洲最大的水泥生产企业,名列安徽百强企业之列,而安徽宁国水泥厂的前身是小三线建设时期为解决企业基建需要建立起来的军工企业——上海胜利水泥厂。
当然,对小三线经济价值不宜评价过高。由于选址的局限,小三线企业在经济上无论是调整时期,还是移交给安徽后,都存在较多问题。同时,由于军工企业的性质,决定了其对当地经济影响的程度是相对有限的。
2 皖南小三线工业遗产的价值
皖南小三线遗产广泛分布在皖南的山区,数量多、类型全(见表1),分布集中。以东至、宁国、绩溪、旌德、贵池等地较为集中。这些工业遗产是这段历史的特殊见证,具有较强的历史、社会、科技、美学等多重价值。
2.1 历史价值
小三线遗产是工业活动的见证,是这段历史的实物记载,具有时代的烙印,是20 世纪60 年国家政策和时代背景的实物见证。“保护工业遗产的动机在于这些历史证据的普遍价值,而不仅仅是那些独特遗址的唯一性”。[7]三线建设是我国工业化进程中一个特殊的阶段,小三线建设更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作为这个特殊阶段最直接的见证者,记录着大量的历史信息和时代记忆。20 世纪80 年代小三线企业经历了调整、改造、搬迁、荒弃的阵痛,大部分企业的厂房、机器处于废弃、闲置状态。作为离我们最近的文物遗产,她是存储这一重要历史事件的重要物质载体,“对于那一时期的中国经济、社会、国防和文化建设具有标志性重要意义。”[1]
表1 皖南小三线遗产构成
2.2 情感价值
小三线遗产是皖、沪之间交往的情感媒介。工业遗产大多曾为普通民众工作生活过的场所,留下了当时工作生活的记忆,是从“小人物”角度去理解历史文化内涵。这种大量聚集的可识别性的工业遗址容易勾起当事人的社会记忆和情感回忆。近年来,很多在皖南小三线工作过的上海人曾集体或个人故地重游,这片故土、工业遗址甚至机器承载了他们数十年奋斗精神和青春记忆。历史上徽商对上海的开发起到不容忽视的作用,60 年代皖南的小三线建设是上海对安徽的现代化“播种”,也为皖南培养了相当数量的技术人才,对皖南的工业发展与产业水平的提高起到了一定作用。这些小三线遗产是现代上海与安徽交往的见证。“重温其历史,可以增强安徽和上海的相互理解,以达到增进友谊、密切联系、扩大协作 、共求发展的目的。”[8]
2.3 科技价值
工业建筑往往是先进生产力的体现,在西方工业建筑文物被称为“技术型建筑”,反映了当时先进的科技水平。“工业遗产有别于其他文化遗产(包括物质和非物质的)的关键特质就在于工业的核心——技术。”[9]皖南小三线作为军工企业在我国科技史上,特别是军事工业科技史上具有重要作用。“包括钢材、水泥、汽车、家用电器、轻工机械、煤矿机械等13 大类24 种民品分别获国务院、委、办级嘉奖,有不少产品属于国内首创和独家生产”[3],一些技术和工艺甚至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2.4 美学与生态价值
皖南山区多为山多地少的地貌特点,“八山半水半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这种多山的环境使得皖南风光秀美,生态环境极佳,素有“中国最美乡村”之誉。小三线企业遵循了“靠山”、“分散”、“隐蔽”的选址原则,这些工业遗址大多位于深山之中,辽阔的绿野与起伏绵延的山脉加之小桥流水、蓝天、白云的自然文化景观,营造宁静、优美、变幻的优美画卷。从遗址本身看,皖南的小三线的遗址是特殊生产过程遗留下来的文化景观,具有一定的稀缺性、时代性、代表性,其整体建筑风格延续了60、70 年代苏式建筑的一些特征,与传统皖南“粉墙黛瓦”的徽州民居形成明显差异,很多厂区集中成片、规划有序,风格独特,散发着工业文明的时代气息,“与其他民用建筑相比,最能反映建筑结构的大、真、强的美学特征。”[10]
3 皖南小三线工业遗产的保护
小三线遗产是离我们最近的工业文明遗产,甚至是仍在被使用的工业建筑。公众、政府在保护这类文化遗产时缺乏一定的保护意识,未意识到小三线遗产在历史、社会、科技、情感等方面的价值。目前,皖南小三线遗产很少被列入文物保护单位,且被列为文保单位的级别普遍不高,仅见宁国市杨狮小三线工厂旧址列入了宁国市第四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县级,2017 年)。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仅有东至金星厂值班用房和金星厂后勤服务区纳入了普查范围(2011 年),而这与皖南小三线遗址现存数量相比可谓杯水车薪。
小三线遗产的保护首先要提升公众、政府的保护意识,应积极利用各种文化传播途径,在全社会培育和营造工业遗产保护的氛围。在文物保护单位的申请时逐步将小三线遗产纳入保护范围,同时由于小三线遗产具有共同的历史价值,在单个遗产申请文物保护单位的同时,可以将皖南小三线遗产作为整体统一申报更高级别的文物保护单位,这不仅可以提升小三线遗产的整体价值和品牌价值,而且可以通过小三线遗产的整合,提升文化遗产的多样性,弥补单个文物遗产的不足。在保护的小三线遗产方面,应尽可能征求当地民众的意见,积极磋商,吸收当地民众参与到文化遗产的保护中来,充分发挥当地民众的积极性。
其次,完善小三线遗产的普查与登记。目前对皖南小三线企业的历史已有一定的学术成果,对其形成时间、空间分布、历史地位和相关研究相对深入,但对皖南小三线遗产的研究稍显薄弱,特别对工业遗产的保存现状缺少系统整理,需要对散落皖南山区的小三线遗产进行普查、登记与建档。普查的内容包括原有小三线企业历史状况、现存工业遗址的位置、数量、整体风貌、单体建筑保存状况及利用情况等。
第三,文化遗产保护的核心在于其“原真性”的保护。皖南的小三线遗产由于移交地方时间已久,原有机器设备已经不复存在,因此维护好小三线遗产的遗产环境和建筑本体作为保护重点,在对小三线遗产的保护中应尊重其历史价值,维护好其历史风貌,维护其场所精神;保护遗产结构,小三线大多为砖石结构,建筑的结构总体保存较好,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建筑立面的破坏,修缮工作先对其立面进行了清洗、维护,使建筑物展现出原有的肌理;对于屋顶的维护是修复的工作重点,防止雨水冲刷造成建筑物的进一步损坏;修复时要采用相同的材料和技术进行,最大程度上尊重和保护工业建筑的原真价值。
第四,发挥政府在工业遗产保护中的主体作用,加速保护体系的构建。皖南小三线遗产分布在皖南的3 市7 县,地域分布较为分散,权属关系不清,需要成立跨区域的研究机构和保护机构。皖南各级政府是遗产保护与利用的主体,扮演着区域合作的倡导者、推动者与利益协调者角色,因此应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制定专项保护法规,完善协调机制,建立起跨地区、跨部门的保护管理机构和研究机构;在编制皖南小三线遗产保护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制定单个小三线遗产的详细保护规划,既统一又分散,明确保护管理措施和要求,为小三线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规划方案;同时应充分考虑当地经济发展政策,将皖南小三线遗产纳入徽州文化生态保护体系之中,不仅强调遗产保护的文化意义,也要注重其经济、旅游及生态价值的综合发挥。
4 皖南小三线遗产的利用
合理的利用有利于建筑遗产的保护。皖南小三线遗产的利用起步较迟,成粗放式开发阶段:或将原有厂房建筑作为生产加工厂所,或将原有住宅用作居民住宅使用,而更多小三线遗产则为自生自灭状态。为促进工业遗产保护利用,传承工业文化,规范工业遗产保护利用机制,2018 年国家工业信息部公布了《国家工业遗产管理暂行办法》,对工业遗产的保护、利用、管理做了明确规定,提倡通过将工业遗址作为“工业文艺作品创作、展览、科普和爱国主义教育等活动的场所”,以此“弘扬工匠精神、劳模精神和企业家精神,促进工业文化繁荣发展。”[11]
4.1 利用中坚持原真性
原真价值是其利用基础,文化遗产保护的核心在于其价值的保护。“缺乏历史、科技和美学等本征价值,便不能成为工业遗产。”[12]皖南的小三线遗产由于移交地方时间已久,原有机器设备已经不复存在,因此维护好三线遗产的“固定构筑物、建筑综合体和复合体以及工业景观”等应作为保护重点,“那些最重要的遗址应当被充分地保存”[7],维护其历史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在小三线遗产实地调研中,原有厂房已被大面积拆除,非常可惜。现存的一些厂房建筑也被改造成其他用途,对其历史风貌、建筑结构有一定破坏。在保护建筑物本身的同时,也要维护好其历史风貌,维护其“场所精神”。在某种意义上,“场所”作为一个人记忆的物化空间,可以增强人们对这个地方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在那里,人们可以再次感受到曾经的工业历史和工业文明,可以寄托自己的情感等等”[13]。
皖南小三线遗产曾在修复中出现破坏了建筑物本身的历史信息的行为,形成了“修复”中的二次破坏。如旌德旌旗厂对原有的建筑厂房、宿舍、办公楼采用徽派建筑的方式进行修复,违背了建筑物原有的历史风貌和装饰特征。皖南小三线作为上海的飞地,在建筑风格较少受到徽州地域本身建筑风格的影响,更多的体现外来的建筑文化。如果按照徽派建筑的方式对其进行修复,抹杀小三线遗产建筑所承载的历史信息,改变了建筑物现状和形态。因此,在建筑物的修复上要遵循“从旧”原则,若加固其结构能达到保护的目的,则不做大范围的修缮;也不必恢复建筑物最初的面貌,最大程度保存建筑物历史痕迹,在精神延续上实现对“从旧”的尊重。
4.2 小三线群体遗产的利用形式
小三线群体遗产的利用方式根据遗产尺寸可从两个层面进行利用:
一是后工业景观公园或文化创意产业园。对于生态环境良好、成片保存的小三线工业遗产厂区可以进行整体保护,可以发展为后工业景观公园,将工业遗产个体作为整个遗产景区的主导景观元素,保留着那个时代浓厚的工业气息,按照历史原貌进行修复,以传承工业历史文化为目标。同时由于厂区环境、建筑设施承载着工业历史文化因素,可以唤起人们的历史记忆和怀旧情绪,寄托人们的历史情感,可以为设置文化创意产业园,供文化创意产业使用,形成影视、摄影基地。调研中,皖南小三线遗产中,旌德旌旗厂整体保存状况较好,又与旌歙古道相邻,具有开发的优势。绩溪的光明机械厂也是利用小三线旧址开展观光旅游,不足之处在于将原有厂房大部拆除,少了历史感。
二是构建“皖南小三线之旅”的文化线路。皖南小三线遗产由于靠山、分散、隐蔽的原则,未能形成工业城镇层级。但从区域的角度,皖南小三线又在一定程度体现了相对集中的原则,特别是皖南这一大的区域分布了80 余个企事业单位,按照文化遗产的类型,从遗产廊道的角度将这些具有相似性的遗产进行串联,形成遗产廊道。遗产廊道的理念不仅强调遗产保护的文化意义,更加注重其经济、旅游及生态价值。我们可以以“小三线遗产”为线索串联起一个工业遗产史迹网,通过交通线路,将小三线遗产与区域内名城、古镇、生态环境整合,形成皖南小三线之旅。具体的路线包括东至——贵池——宁国——绩溪——旌德——歙县等,这些厂区既有在城镇区域的,又有在深山之中的,不仅具有人文科考和历史保护价值,同时还具有观赏、游憩等生态旅游价值,适宜设计相关线路开展自驾游、工业遗产游,对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5 结论
小三线建设对中国军事工业、对当地经济发展起到了直接或间接的作用,向山区传播了工业文明。遗留下来的小三线遗产是特定历史时期我国现代工业发展的见证,特别是中国军事工业发展的见证,展现了不同时期中国工业发展的历史轨迹及特征,具有历史、科技、情感等多种社会价值,寄托了一代人甚至数代人情感诉求。当前,皖南小三线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多停留在零散、粗放的阶段,在全社会尚未形成工业遗产的保护氛围,遗产的整体风貌遭受损坏,而且这种破坏仍在持续。皖南小三线遗产保护在做好遗产的调研基础上,运用场所精神的保护理念,完善价值分析和评价,保护好工业遗产的原真性,增强工业遗产场所的归属感及认同感。在合理利用上,应基于工业遗产的不同尺度,采用博物馆模式、创意产业园、工业遗产旅游等方式,这样既可以实现对小三线遗产的保护,同时又可以发挥其社会经济生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