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交媒体情境特性对自我呈现意愿的影响:自我同一性的调节作用*①

2020-01-07金一波

关键词:意愿积极性数量

金一波

( 宁波大学 体育学院,浙江 宁波,315211 )

1 引言

根据中国互联网调查数据,在中国大陆地区7.31亿的网民中,微信、QQ的使用率已达85.8%、67.8%,社交媒体业已成为网络时代人际交往的重要手段。(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7年1月22日;Strano M. M., and Wattai Queen J., “Covering your face on facebook suppression as identity management”, Journal of Media Psychology Theories Methods & Applications, Vol. 24, No. 4, 2012,pp.166-180.社交媒体自我呈现,又称线上自我呈现,是一种常见的、具体化的社交媒体使用行为,指个体将自我呈现的“舞台”从线下迁移到线上,利用社交媒体提供的信息控制和管理技术来呈现自我和影响他人。在有限的社交媒体系统内构建独特的个人形象,是使用社交媒体的主要动机。(2)Nicole C. Kramer, and Winter S., “Impression management 2.0: the relationship of self-esteem, extraversion, self-efficacy, and self-presentation within social networking sites”, Journal of Media Psychology Theories Methods and Applications,Vol. 20, No. 3;姚琦等:《心理学视角下社交网络用户个体行为分析》,《心理科学进展》2014年第10期;Mazur E. , & Kozarian L., “Self-presentation and interaction in blogs of adolescents and young emerging adults”. Journal of Adolescent Research, Vol. 20, No.1, 2010, pp. 124-144.

社交媒体自我呈现具有不同的维度,包括广度、深度、积极性、真实性、意愿等。其中前四项是对自我呈现内容的描述,反映了自我呈现静态性的一面,而意愿则是对自我呈现动机的描述,指个体有目的、有意地呈现某种信心等,反映了自我呈现动态性的一面。(3)Yang C, Brown B B., “Online self-presentation on Facebook and self development during the college transition”,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Vol. 45,No. 2,2016,pp.402-416;朱琛:《自我呈现的新涵义与影响因素——基于社交媒体用户自我呈现的文献考察》,《新疆社科论坛》2016年第1期。

线下情境中自我呈现会受到情境和个体等多方面的影响,线上自我呈现同样如此。线上自我呈现不止是呈现平台或场所的迁移,由于线上情境具有不同于线下的特点(如匿名性、即时性、多元化等,自我呈现便表现出异于线下的特点,如高度的可控性、真实性、多面性等。(4)Ellison N. B. , Vitak, J. , Gray R. , Lampe C., “Cultivating social resources on social network sites: facebook relationship maintenance behaviors and their role in social capital processes”, 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Vol.19,No.4,2014,p.16; Guadagno R. E. , Okdie B. M. , Kruse S. A. , “Dating deception: gender, online dating, and exaggerated self-presentation”,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Vol.28, No.2, 2012,pp.642-647; Toma C. L. , Hancock J. T., “Self-affirmation underlies facebook use”,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Vol.39,No 3,2013,pp.321-231; Back M. , Gosling S. D. , Vazire S. , Stopfer J. , Schmukle S. C. , Egloff B. et al, “Facebook profiles reflect actual personality, not self-idealization”, Psychol Sci, Vol.21,No.3,2010,pp.372-374.前人研究较多考察了个体因素,特别是人格特质对自我呈现的影响,而对于线上情境的考察较为匮乏。在社交媒体中,线上反馈(Online feedback)和目标观众(Customized group)是最为明显的两个情境特性:线上反馈反映了个体对于呈现结果重要性的感知,而目标观众则反映了个体对于情境公开性和适宜性的感知。

有研究表明,基于熟人关系的社交网络使得反馈和评价对个体的影响尤为重要,线上反馈对自我的发展产生很大影响。(5)Lee E. , Kim Y. J. , Ahn J., “How do people use Facebook features to manage social capital?”, Elsevier Science Publishers B. V.,2014; Walther J. B., Van Der Heide, B., Kim S.-Y., Westerman D., & Tong S. T. ,“The Role of Friends’ Appearance and Behavior on Evaluations of Individuals on Facebook: Are We Known by the Company We Keep?”,Human Communication Research, Vol.34,No.1,2008,pp.28-49.从线上反馈同线下反馈的共同属性——效价上来看,积极反馈可以提升用户的自尊,而负面评价会带来相反的效果,了解他人的反馈信息促使个体验证自己的呈现策略,以更好地进行自我观察,可以使个体达到自我整合。(6)Valkenburg P. M. , Peter J. ,Schouten A. P.,“Friend networking site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to adolescents’ well-being and social self-esteem”, Cyber Psychology & Behavior, Vol.9, No.5, 2006,pp.584-590; Davis, Katie,“Young people’s digital lives: the impact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and digital media use on adolescents’ sense of identity”,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Vol.29, No.6,2013,pp.2281-2293.从线上反馈异于线下反馈之处——数量呈现的直观性来看,线上反馈数量直观地反映了用户的吸引力大小,成为他人判断个体吸引力的重要线索,对个体的自我整合有重要的影响。(7)Gonzales A. L. , Hancock J. T. Mirror, “Mirror on My Facebook Wall: Effects of Exposure to Facebook on Self-Esteem”,Cyber Psychology, Behavior, and Social,Networking, Vol.14,No.1-2, 2010,pp.39-83.

另外,类比Goffman的戏剧隐喻论,社交媒体使用者会根据观众的类型发布不同种类的内容,目标观众成份的复杂性则会导致用户发布最大众化的内容。不同人际关系的群体对于个体形象的期望不同,因此,个体需要对自我呈现的策略和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近年来社交媒体的更新,如“分组可见”功能,也充分体现社交媒体的这一特点。(8)Rui J. and Stefanone M. A., “Strategic self-presentation online: a cross-cultural study”,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Vol.29,No.1, 2013,pp.110-118.众多研究都表明了目标观众的不同对用户行为的影响,Hsu等人发现个体与新旧好友交流时互动频率、亲密行为等方面的差别,Lin和Qiu(2012)的研究发现, 社交媒体中的情绪呈现与个体的人际管理动机正相关,并且证明了网络密度(网络中好友关系的紧密程度)对这种关系的调节作用。此外,非预期目标观众(Unintended audience)、观众反应及不适当的状态等都会导致个体产生后悔情绪,并随之引发删除行为。(9)Hsu C. W. , Wang C. C. , and Tai Y. T. ,“The closer the relationship, the more the interaction on facebook? investigating the case of taiwan users”,Cyber Psychology, Behavior, and Social Networking, Vol.14,No.7-8.2011,pp.473-476; Lin H. , Qiu L. ,“Sharing emotion on Facebook: network size, density, and individual motivation. Chi 12 Extended Abstracts on Human Factors in Computing Systems”,ACM.; Wang Y. , Komanduri S. , Leon P. G. , Norcie G. , Acquisti A. , & Cranor L. F. , “I regretted the minute I pressed share: A Qualitative Study of Regrets on Facebook. Symposium on Usable Privacy Security”,ACM.; Moore K., McElroy J. C.,“The influence of personality on Facebook usage, wall postings, and regret.”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Vol.28,No.12,2012,pp.267-274.

自我同一性(Self-identity)是指个体对过去、现在、将来“自我”及“自我发展”的主观体验,即“知觉到个人在时空上的一致性和连续感;知觉到别人认可自己的一致性和连续性”。(10)周红梅、郭永玉:《自我同一性理论与经验研究》,《心理科学进展》2006年第1期;郭金山、车文博:《自我同一性与相关概念的辨析》,《心理科学》2004年第5期。自我同一性的确立是个体的主要任务之一,对个体人格的完善和社会适应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有研究者认为,自我同一性对社交媒体的使用行为存在显著影响。(11)Pempek T. A. , Yermolayeva Y. A. , Calvert S. L. ,“College students’social networking experiences on facebook”, Journal of Applied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Vol.30,No.3,2009,pp.227-238; Valkenburg P. M. , Peter J. , “Online communication among adolescents: an integrated model of its attraction, opportunities, and risks”, Journal of Adolescent Health Official Publication of the Society for Adolescent Medicine, Vol.48,No.2,2011,pp.121-127.Pelling等人的研究发现,自我同一性可以直接预测青少年社交网站的使用意愿和使用行为。(12)Pelling E. L. , White K. M.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applied to young people’s use of social networking web sites”,Cyber Psychology & Behavior, Vol.12,No.6,2009,pp.755-759.也有学者通过内容分析和深度访谈发现,个体使用和建设个人主页的动机源于自我同一性的探索。

通过对以上文献的回顾我们发现,社交媒体自我情境特性会对社交媒体自我呈现行为产生影响,而自我同一性同时也对自我呈现行为产生影响。那么,可以推测自我同一性会调节社交媒体中的情境特性对自我呈现的影响。以往关于社交媒体自我呈现意愿的研究大多是单方面考虑情境或个体特性,较少将二者结合起来进行考察。并且,以往研究多使用问卷、量表等主观性较强的研究方式,对社交媒体实验情境的控制不够严格。有鉴于此,本研究决定通过实验研究考察社交媒体情境对自我呈现意愿的影响,同时将自我同一性作为中介因素,对来自情境和个体两方面的因素同时加以考虑。一方面,这是对前人研究的补充与扩展,为社交媒体的相关研究提供可借鉴的方法;另一方面,也丰富了本研究领域的成果,为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依据。社交媒体在人们生活中占据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明确社交媒体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也有助于为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提供科学依据,促进个体成长与发展。

2 实验1:线上反馈积极性对社交媒体自我呈现的影响:自我同一性的调节作用

2.1 实验目的与假设

探讨自我同一性是否会调节线上反馈积极性对社交媒体自我呈现的影响。假设线上反馈积极性对自我呈现的影响受到自我同一性的调节,具体表现为:(1)与较低线上反馈积极性相比,较高的线上反馈积极性将引发更高的自我呈现意愿;(2)对于低自我同一性组,高线上反馈积极性组的自我呈现意愿比低线上反馈积极性组要高,而对于高自我同一性组,两组的自我呈现意愿无显著差异。

2.2 实验方法

2.2.1 被试

通过校园招募,选取具有社交媒体自我呈现行为(更新个人状态、发布照片、查看好友动态、转帖或分享、评论、点赞、写日志等)的被试130名(其中男生60人,女生70人,平均年龄为20.59岁,标准差为1.96),所有被试签署知情同意书并给予适当报酬。

2.2.2 实验设计

采用2(线上反馈积极性:高线上反馈积极性组、低线上反馈积极性组)×2(自我同一性:高自我同一性组、低自我同一性组)两因素混合设计,线上反馈积极性为被试内变量,自我同一性为被试间变量。因变量为社交媒体自我呈现意愿,即被试就使用社交媒体自我呈现的意愿进行1—7级评定。

2.2.3 实验材料

图1 线上反馈积极性实验材料示意图

线上反馈积极性材料:个人主页一直被研究者认为是线上自我呈现的重要方式,因此本研究中线上反馈积极性的材料选自社交媒体中好友评论和留言的有关词汇。其中,一部分词汇来自开放式问卷调查中20名被试的回忆(20×4共80个词汇),一部分词汇来自随机抽取的15名大学生半年内QQ空间中好友的评论和留言(15×4共60个词汇)。通过频数统计和归类整理,合并表达同一意思的词汇,删除意思不明确、不符合美学的词汇,剩余50个词汇。同时,邀请25名心理学研究生对这50个词汇的积极程度及其在社交媒体评论留言中出现的可能性大小进行9点评定。根据评定结果,剔除评定不一致的词汇,选取积极程度差异大但可能性差异小的词汇10对确定为本实验的材料,即高积极程度(如喜欢、乐意等)和低积极程度(如鄙视、愤怒等)词汇各10个。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发现,词汇的积极程度存在显著差异,t(9)=16.71,p<0.05,词汇出现的可能性不存在显著差异,t(9)=3.83,p>0.05。参考QQ空间的模式对选定词汇进行处理,最终呈现方式为图片(如图1所示)。为避免呈现内容对实验的影响,全部图片均使用Photoshop模糊处理,只保留实验所需部分,并用框圈提示。

自我同一性量表:采用Tan等(13)Tan A. L., Kendis R. J., Porac J., & Fine J. T.,“A short measure of Eriksonian ego ident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ssessment, Vol.41,No.3,1977,pp.279-284.(1977)编制的《自我同一性简易量表》,该问卷依据Erikson所描述的自我认同的特征编写,共12个项目,每个项目的描述成对出现,其中一个陈述句表示自我认同完成(得1分),另一陈述句表示自我认同扩散(得0分),完成和扩散的题项位置随机出现,得分越高表示自我同一性水平越高。以平均数4为标准,将被试分为高自我同一性组(n高=60)和低自我同一性组(n低=60),剔除10名被试。

2.2.4 实验程序

(1)被试筛选:实验开始前,通过自我同一性量表筛选高低自我同一性组被试(n高=60,n低=60)。

(2)指导语呈现:E-prime程序首先呈现指导语,要求被试想象自己使用社交媒体进行自我呈现时(如查看好友评论)的场景,并忽略其他干扰因素。(14)Guadagno R. E., Okdie B. M., Kruse S. A. ,“Dating deception: Gender, online dating, and exaggerated self-presentation”.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Vol,28,No.2,2012,pp.642-647; 李信、陈毅文:《口碑追加形式对购买意向的影响:口碑方向的调节作用》,《心理学报》2016年第6期。为了让被试更好地理解实验操作,被试先进入练习阶段,明白之后开始正式实验,练习阶段同正式实验操作完全相同。

(3)材料呈现:随机呈现不同积极性的线上反馈图片,每张图片仅在好友评论的内容上有所变化,其他部分完全一致。

(4)意愿评定:浏览完毕后要求被试不必考虑当时呈现的具体内容,仅根据好友的评论反馈及自己的想法对以下问题进行评定:“下次呈现类似动态、说说、照片的意愿”,评分为1—7级(1表示非常不愿意,7表示非常愿意)。(15)Gonzales A. L., & Hancock J. T. , “Identity shift in computer-mediated environments. ”Media Psychology, Vol,11,No.2,2008,pp.167-185.每个情境评定结束后程序将自动进入下一个页面。

(5)实验操纵有效性检验:为了检验被试是否进入了实验情境,实验结束后要求被试回答以下问题:“本实验多大程度上能让你设身处地地回想起自己使用微信朋友圈或QQ空间的情形”(7点计分,1表示完全不能,7表示完全能)。为了验证实验材料的有效性,检验被试对于线上好友评论可能性和差异性的感知,要求被试回答以下问题:“你觉得评论中所显示的词语(或词语传达的意思)在现实中出现的可能性有多大”(7点计分,1表示非常小,7表示非常大)、“你能否体会到不同评价词汇的积极程度差异”(7点计分,1表示完全不能,7表示完全能)。

(6)实验结束后,赠予被试礼品以表示感谢。

2.3 结果

2.3.1 实验操纵有效性检验

实验过程中有6名被试未能完成任务,剩余有效数据114份。

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被试进入实验情境的评分显著高于中间值4,t(113)=-13.15,p<0.01,表明实验情境的操作有效,被试能够有效进入实验情境;同时,词汇可能性感知评分显著高于4,t(113)=-7.57,p<0.01,差异性感知评分也显著高于4,t(113)=-7.28,p<0.01,表明对线上反馈积极性的操纵有效。

2.3.2 线上反馈积极性对社交媒体自我呈现意愿的影响:自我同一性的调节作用

图2 自我同一性与线上反馈积极性的交互作用对社交媒体自我呈现意愿的影响

2.4 讨论

实验1结果发现,线上反馈积极性主效应显著,高线上反馈积极性组的自我呈现意愿显著高于低线上反馈积极性组。这与前人研究结果保持一致。社交媒体中的积极反馈可以提升用户的自尊,而消极反馈则会给个体带来相反的效果,反馈的积极性高的情况下个体更乐意呈现类似的动态,以获得社会认同,增强幸福感,从而使个体体验到更多的积极情绪。(16)Kim J., Lee, J. E. R., “The Facebook paths to happiness: Effects of the number of Facebook friends and self-presentation on subjective well-being”, Cyber Psychology, behavior, and social networking, Vol.14,No.6,2011,pp.359-364.Zhu指出,如果用户的自我呈现得到积极性较低的反馈,用户在下次呈现时会有选择地避开类似信息的呈现,以免带来消极情绪和不良反应。Miura(17)Miura A., Yamashita K.,“Psychological and social influences on blog writing: An online survey of blog authors in Japan”, 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Vol.12,No.4,2007,pp.1452-1471.等人也发现,消极反馈(如批评、抱怨等)对独立意识较强的西方文化个体的负面影响不显著,但相互依存的自我意识的亚洲文化个体可能会更多受到消极反馈的影响。这表明被试发布的动态得到积极反馈后,能够增加自身的积极情绪和幸福感,从而更倾向于进行自我呈现。

3 实验2:线上反馈数量对社交媒体自我呈现的影响:自我同一性的调节作用

3.1 实验目的与假设

探讨自我同一性是否会调节线上反馈数量对社交媒体自我呈现的影响。假设线上反馈数量对自我呈现的影响受到自我同一性的调节,具体表现为:(1)与较低线上反馈数量相比,较高的线上反馈数量将引发更高的自我呈现意愿;(2)对于低自我同一性组,高线上反馈数量组的自我呈现意愿比低线上反馈数量组要高,而对于高自我同一性组,两组的自我呈现意愿无显著差异。

3.2 实验方法

3.2.1 被试

通过校园招募,选取具有社交媒体自我呈现行为的被试,筛选出符合条件的102名被试(其中男生34人,女生68人,平均年龄为20.55岁,标准差为1.99),所有被试签署知情同意书并给予适当报酬。

3.2.2 实验设计

采用2(线上反馈数量:高、低)×2(自我同一性:高自我同一性组、低自我同一性组)两因素混合设计,线上反馈数量为被试内变量,自我同一性为被试间变量,因变量为社交媒体自我呈现意愿。

3.2.3 实验材料

线上反馈数量材料:均来自于社交媒体的好友评论和点赞数量(如图3所示)。点赞和评论的数量来源于随机选取的20名大学生近半年的微信朋友圈、QQ空间中点赞和评论的具体数量(共40张)。经频数统计和归类整理,余留图片34张。邀请25名心理学研究生对这34张图片中的反馈数量及其在社交媒体中出现的可能性大小进行9点评定。根据评定结果,剔除评定不一致的情况,选取反馈数量差异大但可能性差异小的情况共20张,即高、低线上反馈数量图片各10张,如点赞28评论30。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发现,反馈数量上存在显著差异,t(19)=2.19,p<0.05,但反馈数量的可能性不存在显著差异,t(19)=1.99,p>0.05,最终确定为本研究的实验材料。其他实验材料:同实验1。

图3 线上反馈数量实验材料示意图

3.2.4 实验程序

(1)被试筛选:实验开始前,通过自我同一性量表筛选高低自我同一性组被试(同实验1,剔除10名被试,n高=45,n低=45)。(2)指导语呈现:E-prime程序首先呈现指导语,要求被试想象自己使用社交媒体进行自我呈现时(如查看好友评论和点赞的数量)的场景,并忽略其他干扰因素。为了让被试更好地理解实验操作,先进入实验的练习阶段,明白之后进入正式实验部分,练习阶段同正式实验操作完全相同。(3)材料呈现:随机呈现两种线上反馈数量图片,每张图片的无关部分使用Photoshop进行模糊处理,被试仅需注意到好友反馈的数量部分(圈框标记处)。(4)意愿评定:浏览完毕后要求被试不必考虑当时呈现的具体内容,仅根据好友的反馈数量及自己的想法对以下问题进行评定:“下次呈现类似动态、说说、照片的意愿”,评分为 1—7级(1表示非常不愿意,7表示非常愿意)。每个情境评定结束后程序将自动进入下一个页面。(5)为了检验被试是否进入了实验情境,实验结束后要求被试回答以下问题:“本实验多大程度上能让你设身处地地回想起自己使用微信朋友圈或QQ空间的情形”(7点计分,1表示完全不能,7表示完全能)。为了验证实验材料的有效性,检验被试对于线上反馈数量可能性和差异性的感知,要求被试回答以下问题:“你觉得评论和点赞的数量在现实中出现的可能性有多大”(7点计分,1表示非常小,7表示非常大)、“你能否体会到不同图片中评论和点赞数量的差异”(7点计分,1表示完全不能,7表示完全能)。(6)实验结束后,赠予被试礼品以表示感谢。

3.3 结果

3.3.1 操纵检验

实验过程中有5名被试未能进入实验情境,剩余85份有效数据。

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发现,被试进入实验情境的评分显著高于中间值4,t(84)=-11.51,p<0.01,表明实验情境的操作有效;同时,反馈数量的可能性感知显著高于4,t(84)=-7.57,p<0.01,差异性感知评分也显著高于4,t(84)=-6.06,p<0.01,表明对线上反馈数量的操纵有效。

3.3.2 线上反馈数量对社交媒体自我呈现意愿的影响:自我同一性的调节作用

图4 自我同一性与线上反馈数量的交互作用对社交媒体自我呈现意愿的影响

3.4 讨论

实验2结果发现,线上反馈数量主效应显著,线上反馈数量高组的自我呈现意愿显著高于线上反馈低组。这可能是因为点赞和评论表达了支持和喜欢,代表了好友对用户的线上虚拟认可(Virtual endorsement),与线下社交相类似,无应答的状态更新可能会被个体认为社交排斥。(18)Shu-Yueh Lee, Sara Steffes Hansen, Jin Kyun Lee, “What makes us click ‘like’ on Facebook? Examining psychological, technological, and motivational factors on virtual endorsement”,Computer Communications, Vol.73,2016,pp.332-341.反馈数量反映了好友对用户的关注,社交媒体作为用户维系社交关系的手段,在客观上会为用户提供与他人的必要连接,获得更多的好友反馈能为个体带来更多的社会支持和情感陪伴,而随着社交媒体成为社交的重要手段,也将成为个体获得社会支持的重要来源,因而获得好友反馈的数量多少成为影响个体自我呈现意愿的重要参照。

4 实验3:非预期目标观众情境下自我同一性对社交媒体自我呈现意愿的影响

4.1 实验目的与假设

实验3旨在探讨在非预期目标观众情境下,不同自我同一性水平被试的自我呈现行为的差异,通过测量被试的后悔情绪和删除意愿来考察被试的自我呈现行为。

4.2 实验方法

4.2.1 被试

通过校园招募,选取具有社交媒体自我呈现行为的被试,筛选出符合条件的被试125名(男生45人,女生80人,平均年龄为20.51岁, 标准差为2.24 ),所有被试签署知情同意书并给予适当报酬。

4.2.2 实验设计

采用单因素被试间实验设计,自变量为自我同一性水平(高/低),因变量为非目标观众情境下被试的后悔情绪和删除意愿。因变量的测定采用个体的主观评定,即请被试就情境故事发生后对自身的后悔情绪和删除意愿进行1—7级评定。

4.2.3 实验材料

非预期目标观众情境材料:在前期的深度访谈和开放式问卷调查中,研究者请被试回忆自己使用分组功能时的意外情境,并归类整理出频数较高的12个情境进行改编。邀请25名心理学研究生对情境故事的真实性和在社交媒体中出现的可能性大小进行9点评定。根据评定结果,剔除评定不一致的情境故事,选取真实性(M=6.98,SD=1.01)和可能性均较高的情境故事共8个(M=6.94,SD=1.67),确定为本研究的实验材料,如小明母亲(是小明的微信好友)不经意间看到小明微信朋友圈的“相册”,发现了很多自己平时看不到的动态内容,将选定的情境故事通过图片形式呈现。其他材料:同实验1。

4.2.4 实验程序

(1)被试筛选:实验开始前,通过自我同一性量表筛选高低自我同一性组被试(n高=55,n低=55)。(2)指导语呈现:E-prime程序首先呈现指导语,要求被试想象社交媒体的使用情境(如发表朋友圈、动态时使用的分组功能或设置朋友圈权限),并忽略其他干扰因素。为了让被试更好地理解实验操作,先进入实验的练习阶段,明白之后开始正式实验,练习阶段同正式实验操作完全相同。(3)材料呈现:随机呈现8个情境故事图片,每张图片仅在故事材料内容有所变化,其他部分完全一致。(4)情绪和意愿评定:浏览完毕后,要求被试不必考虑当时呈现的具体内容,仅根据故事情境和自己的想法对后悔情绪(“设想该情境发生在您身上时,您的后悔情绪程度”)和删除意愿(“设想该情境发生在您身上时,您删除此类动态的意愿程度”)进行1—7级评定。每个情境评定结束后自动进入下一个页面。(5)实验操纵有效性检验:为了检验被试是否进入实验情境,实验结束后要求被试回答以下问题:“故事主人公遇到的场景,您是否能切身体会”(7点计分,1表示完全不能,7表示完全能)。为了验证实验材料的有效性,要求被试回答以下问题:“故事主人公遇到的场景,您觉得在现实中发生可能性有多大”(7点计分,1表示非常小,7表示非常大)。(6)实验结束后,赠予被试礼品以表示感谢。

4.3 结果

4.3.1 实验操纵有效性检验

实验过程中有3名被试未能进入实验情境,剩余107份有效数据,正确率达97.27%。

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发现,被试进入实验情境的评分显著高于中间值4,t(84)=-8.53,p<0.05,表明实验情境的操作有效,被试能够有效进入实验情境;同时,非预期目标观众情境的可能性感知评分也显著高于4,t(84)=-6.24,p<0.01,表明对非预期目标观众情境的操纵是有效的。

4.3.2 非预期目标观众情境下自我同一性对后悔情绪和删除意愿的影响

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发现,对于非预期目标观众情境下的后悔情绪,不同自我同一性水平组差异显著,t(106)=3.61,p<0.001,低自我同一性水平组的后悔情绪(M=24.50,SD=4.75)显著高于高自我同一性水平组(M=21.38,SD=4.23);对于非预期目标观众情境下的删除意愿,不同自我同一性水平组差异显著,t(106)=2.78,p<0.001,低自我同一性水平组的删除意愿(M=24.34,SD=4.30)显著高于高自我同一性水平组(M=20.25,SD=4.76)。

4.4 讨论

实验3结果表明,在非预期目标观众情境下,个体的后悔情绪和删除意愿会显著提升。线上状态发布不仅仅是自我呈现,更要避免后悔、减轻负面影响,类似删除之类的事后反应(Reactive measures)是用户常有的社交行为,个体的后悔情绪随着事后结果的严重程度显著上升。社交媒体的公开性常常指个体的自我呈现对于特定部分的人群是开放的,面对特定的群体用户往往会呈现出特定的自我方面,当非预期的呈现对象出现时,往往会使个体产生形象焦虑,继而引发后悔情绪和删除行为。

非预期目标观众情境下,低自我同一性水平组的后悔情绪和删除意愿均显著高于高自我同一性水平组,表明自我同一性水平高的个体在面临非预期目标观众情境时受到的影响较小。

5 总讨论

5.1 线上反馈积极性、线上反馈数量、目标观众对线上自我呈现意愿的影响

线上反馈和目标观众对个体的自我呈现意愿均存在显著影响。由于社交媒体的自我呈现是个体获得社会认同的重要方式,是个体对于特定社会群体的归属感的重要来源,研究表明,与好友在社交媒体中的互动同样会增强个体和特定群体的归属联系,增加社会认同。(19)陈浩等:《社交网络中的自我呈现及其影响因素》,《心理学探新》2013年第6期; Zhao S., Grasmuck S., & Martin J., “Identity construction on Facebook: Digital empowerment in anchored relationships.”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Vol.24,No.5,2008,pp.1816-1836.因此,线上反馈和目标观众对个体的自我呈现有显著影响,反映了自我呈现的人际功能。随着非匿名性的社交媒体环境建立,更使人们关注现实生活中“强联系”的好友对自我呈现展示的自我形象的看法和评价。

5.2 自我同一性的调节作用

以往研究已经发现,自我同一性水平和个体的社交媒体使用行为直接相关(Pelling, 2009)。同一性状态从程度上反应了个体对于自我的认识和整合水平,不同类型的同一性水平与个体的社交媒体自我呈现行为存在关联。

本研究发现:第一,相较于自我同一性水平高组,自我同一性水平低组的自我呈现意愿更受线上反馈积极性的影响。自我同一性水平高组被试的自我呈现意愿较少受到线上反馈积极性的影响。第二,当线上反馈数量低时,自我同一性水平低组的自我呈现意愿显著低于自我同一性水平高组;而当线上反馈数量高时,两组没有显著差异。两组被试均受到线上反馈数量的影响。

自我同一性水平高的被试,他们自我认同完成情况较好,“心理上更多自主性倾向,行为上更多自我肯定”,有较高的自主性,同时较少依赖他人,善于用自我内在的标准去判断自我;他们自我定位清晰、人生目标明确,行为计划性强,专注于现阶段的学习和自我发展任务。(20)张国华等:《青少年的自我认同与“网络成瘾”的关系》,《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8年第1期。因此,在社交媒体中的自我呈现行为上,他们相较于自我同一性水平低的被试,其呈现意愿较少受到线上反馈、目标观众的影响,更注重自我的完整表达。相反,自我同一性水平低的个体,处于自我认同扩散状态,自尊和自主性水平较低,对自己的人生并没有作出“重要的决定”,尚未对自己的生活做出规划,行为的目的性较低,而且较多依赖他人,以人际为导向,对于自我认识不完整,自我接纳程度低,因而在社交媒体的自我呈现中,更多受到线上反馈和目标观众的影响。

根据Erikson提出的自我同一性的标准:自我的独特性和连续性,高自我同一性的个体自我感知是具有整合感、内在的一致性和连续感,他们对于自己有清晰的认知,对于自我的发展有着稳固和连贯的认知,对于不同方面的自我有着清晰的认识和接纳,所以在社交媒体自我呈现时,较少受到线上反馈、目标观众的影响。而自我同一性水平低的个体在回答“我是谁”的问题时,常体验到混乱和焦虑,缺乏整合感,他们对于自我的认知是不完善的,难以接纳某些方面的自我,因此,在线上自我呈现时常常关注好友及其反馈,希望能精准无误地呈现出他人接受的自我方面。

虽然从均值来看,自我同一性高组被试的自我呈现意愿都较少受到社交媒体情境特性的影响,但是我们也发现了预期不一致的结果:自我同一性水平高低两组被试在线上反馈数量高的情况下差异不显著,表明线上反馈对于自我同一性水平高组被试亦存在影响,只是影响力度小于自我同一性水平低组被试,他们更关注反馈的数量而不是内容。从自我同一性的适应性角度而言(周红梅, 郭永玉, 2006; Huang, 2006),自我同一性也是个体对社会环境做出的适应性反应,同样需要对社会环境做出回应。(21)Huang Y. R. , “Identity and intimacy crise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to internet dependence among college students”, Cyber Psychology & Behavior, Vol.9,No.5,2006,pp.571-576.就自我呈现的人际功能而言,社交媒体的自我呈现对于高低自我同一性被试而言都是社交的过程,人际是同一性建立的背景性因素,随着基于熟人的社交网络关系的建立,线上社交和线下社交紧密结合,线上反馈尤其是重要他人给予的反馈对个体构建具有关键作用。从社交媒体自我呈现动机而言,线上的自我呈现能为用户带来亲密感,使自我和他人的关系更加紧密,寻求亲密关系的动机导致所有自我同一性水平高度的个体都关注着好友的线上反馈。因此,不同自我认同状态的个体都会关注好友对自己线上行为的反馈。

当非预期目标观众出现时,高低组被试的后悔情绪和删除意愿出现了显著的差异,自我同一性水平低的个体在面对非预期目标观众时,后悔情绪和删除意愿都显著高于高组被试,说明目标观众对自我同一性水平低的个体影响更为显著。这也反映了两组被试在自我认知的连贯性、对自我不同方面的接纳性上的区别。自我同一性的发展促进个体对自我不同方面的整合,自我同一性水平高的个体能很好地将不同的自我整合到一起,并能接纳自我的不同方面,因而能展示给不同类型的目标观众。在我们实验完成后的调查中发现,自我同一性水平高的被试几乎不使用微信朋友圈和QQ空间的标签分组功能,分组和标签的数量仅有1—2组,而自我同一性水平较低的被试分组多达5-6组。

6 结论

本研究考察了社交媒体情境特性对社交媒体自我呈现的影响。从研究结果可得出如下结论:(1)线上反馈积极性越高,个体的自我呈现意愿越强。自我同一性调节了线上反馈积极性对自我呈现意愿的影响,与高自我同一性组相比,低自我同一性组的自我呈现意愿更容易受到线上反馈积极性的影响。(2)线上反馈数量越多,个体的自我呈现意愿越强。自我同一性调节了线上反馈数量对自我呈现意愿的影响,与高自我同一性组相比,低自我同一性组的自我呈现意愿更容易受到线上反馈数量的影响。(3)在非预期目标观众情境下,个体的后悔情绪和删除意愿会显著提升,并且自我同一性水平高的个体在面临非预期目标观众情境时受到的影响较小。

猜你喜欢

意愿积极性数量
健全机制增强农产品合格证开证意愿
玉米市场主体售粮积极性提高
合作学习中如何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统一数量再比较
充分尊重农民意愿 支持基层创新创造
头发的数量
我国博物馆数量达4510家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如何发挥学生的积极性
An Analysis on Deep—structure Language Problems in Chinese
人的积极性与扩大内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