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混凝土结构平法识图课程中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应用

2020-01-07刘园园

湖北农机化 2020年7期
关键词:专业课程导向钢筋

刘园园

(山东协和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7)

1 建筑专业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高校扩招的落实与实施,绝大多数学生都圆了自己的“大学梦”。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建筑专业逐步发展成为普通高校的热门专业,同时也为社会输送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建筑专业实用型人才。但是就目前而言,建筑专业学生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中仍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制约了学生对专业课程的掌握程度,亟需得到改革。主要有以下几点:

1.1 学习动机不明确

现在很多学生对专业课程提不起兴趣,归根结底是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很多学生并非是自身爱好选择的建筑专业,可能是出于其他因素才选择的建筑专业,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明确的学习动机,学习效果自然难以达到预期。

1.2 学习兴趣不高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部分学生基础知识相对薄弱,对新课程的接受能力较弱,加上传统教育重理论轻实践,导致学生对现有课堂形式难以提起兴趣,严重者产生厌学情绪。除此之外,由于大学环境相对宽松,对学生的约束性不强,很多学生对专业课程缺乏兴趣却痴迷课外读物或者电子游戏。

1.3 知识积累能力较弱

在实际教学中发现,有部分学生掌握不到学习方法,在学习中不善于总结领会,课前没有预习,课后对于学习的内容也没有进一步的领会,导致知识难以达到有效累积。

面对以上问题,如何确立学生的学习目标,提升学生学习兴趣,进而优化学生的知识积累能力是我们在专业教学中必须要面对的问题,本文以混凝土结构平法识图课程教学为例,以行动导向教学法为出发点,探讨对学生在建筑专业课程教学中学习能力的变化,并对其教学效果进行分析。

2 导向教学法在混凝土结构平法识图课程的应用

作为一门专业性强的课程,混凝土结构平法识图课程对于建筑专业学生来讲是十分重要的。在以往的传统教学中,该课程教学主要是以理论教学为主,对柱、剪力墙、梁等各种构件的平法识图规则和节点标准配筋构造进行理论指导,很多学生即使掌握了相应的理论知识,在后续的实践过程中也难以将其合理运用起来,很容易造成在作业过程中“纸上谈兵”现象的发生。通过阶段性的实施行动导向教学法,对原有的理论教学进行策略性改革,着重从实际出发,以工作任务的角度对学生进行指导,采用理论加实践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及时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两者相互融合,既提升了学生学习兴趣,也优化了学生的学习方法,教学效果得到很大提升。

例如,在钢筋混凝土梁钢筋绑扎对学生进行教学过程中,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进行设计,效果得到明显提升。首先,在固定学时的情况下对学生进行情景化描述,将整个阶段分为8个部分:第一,工作情景描述。严格按照标准建筑施工程序对学生完成梁的钢筋绑扎进行实施,并进行监督指导。第二,制定学习任务。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做好引导作用,可对学生采用分组的模式,结合施工图纸对节点钢筋构造及钢筋下料计算等理论知识进行学习。第三,制定学习目标。要求学生能熟练正确地认识施工图纸,在此基础上梁中钢筋类型及作用熟练掌握,并计算梁中钢筋的下料长度。第四,明确学习内容。该阶段主要是对学习目标进行实践化学习。第五,提供符合学习条件的教学环境。如多媒体教室、建筑图集、混凝土钢筋等教学材料。第六,制定教学方法。以小组的模式进行行动导向教学法教学。第七,教师完善教学流程,确保教学实施到位。第八,科学合理的评价模式,采用学生互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等多种模式相结合的方法,及时掌握学生学习进度。

3 结束语

通过将行动导向教学法应用于混凝土结构平法识图课程中,教学效果得到极大改善,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明显提升,可见行动导向教学法教学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是比较成功的,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一些问题需要去解决。

首先,在教学环境上,由于采用小组模式,教师在进行指导时是针对小组提出的问题,不能完全兼顾到每个学生,个别学生容易出现依赖现象。其次,在教学内容上,部分教师缺乏实际工作经验,不能完全代入到模拟环境中去,这需要对教师队伍进行进一步培训,促进双师型队伍建设。第三,在实际实施过程中,部分学生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这就需要教师发挥指导作用,帮助学生培养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

猜你喜欢

专业课程导向钢筋
以生活实践为导向的初中写作教学初探
汽车类专业课程混合式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
钢筋混凝土构件裂缝控制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CFRP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研究进展与应用
“偏向”不是好导向
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我把一吨废钢筋搬成了三吨
基于需求导向的航天青年成长建议与实践
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以汇编语言与接口技术课程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