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农业气象服务 推动特色农业发展
2020-01-07福建省宁德市气象局颜如德林巧灵
福建省宁德市气象局 颜如德 林巧灵
全球气候变暖造成灾害性天气频发,其出现的次数和强度屡破历史极值,不仅影响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尤其影响农业的健康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随着国家对农业发展政策的调整,我国的农业产业机构也在发生着变化,开始向着效益型的方向发展,同时也开始向着现代化的方向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如台风、暴雨、干旱频发的福建沿海地区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探索智能化精细化的气象服务,为各行各业增强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奠定基础,特别是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保驾护航。
1 农业气象服务在创新上下功夫
1.1 建立特色农业观测网络
在国家农业气象服务站和地方气象观测站进行特色农业气象观测,不断优化和完善区域网布局,应该做到以下几方面内容:第一,结合地区农业的发展建设区域站;第二,结合林业的实际发展情况建设区域站;第三,依据灾害性天气的具体情况建设天气监测区域站;第四,依据地区地形发展的实际特点建设气象服务站。
1.2 建立特色农业气象服务指标库
借鉴地区发展的经验建立和完善特色农作物的种植,同时完善农作物特色气象服务体系,制定作物不同发育期的服务产品,同时展开产前、产中和产后的精细化气象服务。
1.3 建立特色农业气象科技示范园
在一些地区应该建立和布设气象观测仪器,同时在有条件的地区建立气象科技示范园等,再结合农业的发展进行地方农业结构的调整。
比如在福建蕉城的赤溪和天湖反季节蔬菜大棚内安装农气宝,将温度、湿度等气象要素连接手机,管理人员可以随时监测到大棚内的气象要素变化,及时采取措施,如中午温度过高不利蔬菜生长,便敞开大棚,夜间温度降低则关上大棚,实现远距离遥控体现气象的服务无处不在。
1.4 开展特色农业精细化服务
重视特色农业气候适宜性区划,为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奠定基础。开展农用天气预报,对农产品生产进行精细化服务,如百香果花期晚霜冻、夏季高温日灼服务、连续降水天气服务、收获期的冰雹服务,还应该加强湿度监测预报等气象服务。重视和气象服务中心的合作,同时依靠科技示范园区进行精细化的气象监测预警预报服务,为气象工作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奠定基础,更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增添助力。
1.5 推进农业气象服务社会化
现阶段,一些地区的新型经营主体在不断的扩大,这对气象服务的需求也在不断的提升。而针对不同的需求,应该加强和农业单位之间的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和资源的共享。此外,结合农业技术推广站、农业技术专家和电商技术人员进行气象信息的不断挖掘,不断提高气象信息的覆盖面。通过乡镇(社区)气象信息服务平台、气象电子显示屏、气象预警大喇叭、气象信息公告栏、手机短信、本地报纸等的作用实现对气象信息的及时传递,为农民提供准确的气象信息和服务。还应该加强和农业技术部门的合作,重视对人才的培养,重视各个部门之间的合作,共同进行气象服务产品的制作和使用,为提升特色农业气象服务奠定基础。
2 农业气象服务的定位和措施
气象部门应该通过政府主导的作用实施人工影响天气进行增雨和防雹等,不断强化对灾害性天气的预警和预报能力,为农村气象防灾减灾服务奠定基础。
2.1 建立政府主导的气象防灾减灾长效机制
在农业气象服务发展的过程中重视政府的主导作用,在政府的主导下建立气象灾害防灾减灾的长效机制,将气象防灾减灾纳入到政府的相关工作责任中,尤其重视在人工影响天气、气象灾害信息发布、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和气象信息的建设方面加大投入。
2.2 推进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指挥能力建设
在气象防灾减灾的过程中,人工影响天气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尤其受到百姓的重视。在进行人工影响天气的过程中,重视增雨和防雹措施的实施,采取科学的手段和措施不断加强人工影响天气的能力建设。例如,进行高效信息化的建设,重视标准化作业和指挥系统的建设等。
3 农业气象服务尚存的一些不足及建议
因为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气象服务在为农民和农业提供服务的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和差距。举例而言,在人工影响天气防雹的过程中,因为空域指令不能及时对现象进行描述造成气象服务出现问题。在农业发展过程中的精细化服务还有提升的空间,一些气象灾害在发生之前对其影响力认识不足,因而在实际预防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为此,在之后的气象服务应该结合地区发展的实际情况应用科学技术,重视创新的力量和重视智慧气象的发展。在农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继续探索气象服务的新措施,为增强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奠定基础,为实现农民的增产和增收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