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模式下的林业栽培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探究
2020-01-07杜咏梅
杜咏梅
(朔州市平鲁区中心苗圃 山西朔州 036800)
0 引言
在城市化加速建设的当今时代,林业资源是城市建设的重要部分,是改善居民生活环境的主要方式。目前,林业栽培技术已经得到了较大的提升,在生产量上有了较大的提升,但仍旧存在许多不足的地方。受气候、地形等因素的影响,林业资源的养护工作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导致部分资源受病虫害的影响较大。本文主要结合林业资源的发展现状,阐述林业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措施两方面的内容。
1 生态模式下的现代化林业栽培技术
1.1 林牧、林禽复合型的栽培技术
林业资源不仅受土壤因素的影响较大,栽培的地形特点、气候特点都有较大的影响,为了保证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可依据当地的自然条件选择林牧复合型的栽培方式,并依据当地的气候条件选择林业资源的种类。为了促进林木快速增长,需要合理控制林木的种植间距和密度[1]。在选址上要考虑林木和牧草的特点,保证两者相辅相成,共同生长。大部分的林木都需要充分的光照作为生长的主要资源,对此,在林木的种植间距上需要进行科学的考量。为了保证林木在整个生长周期能汲取到所需的营养,需要有序开展灌溉工作、施肥工作,在林木的幼苗时期,科学养护,提高林木的成活率和生长率。
传统的林木栽培中,主要重视林木的施肥工作,在进行浇水环节时,没有按照科学的方式开展工作。要保证林木良好的生长状态,要重视浇水的时间顺序,种植后第一次浇水的目的是要防治林木的病虫害问题,需要在浇水过程中进行林木涂白作业。间隔半个月,进行第二次浇水作业,并且保证夏季温度上升前,进行第三次浇水。当然,在整个栽培过程中,为了让林木的营养能满足生产需求,需要定期清理杂草,减少肥料的流失。林牧复合型栽培技术中,强调牧草的种植,提高土壤的利用率,为了保证两者的和谐发展,需要控制好牧草与林木间的种植间距,保证营养的充足。
林木种植的占地面积都较为宽广,为了提高土壤的使用率,大都采用复合型的栽培方式,林禽复合型就是其中一种。这种栽培技术主要是在林业种植基地养殖家禽,家禽在生长活动中,会以杂草、害虫为食,有效减少林业遭受虫害危机的概率,除此之外,家禽在活动过程中产生的粪便能作为天然的有机肥,给林木提供良好的肥料资源。在整个栽培过程中,只要把控好浇水的时间和分量,就能很好的完成林业资源的栽培工作。
1.2 果蔬复合型栽培技术
果蔬是人类生活离不开的重要农产品,随着科技的进步,其种植的技术已经越来越完善,甚至能达到无土栽培的境界[2]。当然,果蔬作为农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大量的生产,以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对此,仅依靠科技的支持还远远不够,需要依据土壤的基本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果蔬的栽培工作。不同的蔬菜水果对土壤的湿度、空气的温度有不同的要求,也就是说,大棚栽培的方式不是适合所有品种的果蔬的。在催芽阶段,要把控好温度和土壤湿度,并做好防虫害的工作。在选择杀虫剂时,要选择符合果树生产特点的药剂,保证蔓藤中的细菌和害虫能得到较好的控制,不能因药剂的选择不当,给果树造成不可逆的伤害。蔬菜的栽培需要有良好的土壤条件,在整个栽培过程中的技术与其它林木的栽培技术相似,控制好水肥的使用量,就能有效防止病虫害的破坏。蔬菜的栽培有较强的季节性,在气候、土壤等因素无法满足蔬菜生长的情况下,不能进行盲目的栽培工作,以免造成严重的损失。
2 林业病虫害的具体防治措施
病虫害是林业资源面临的最大难题,是复发率高、难以根治的林木危害。为了减少病虫害对林木的影响,需要做好林木的防疫检查工作。重点检查林木发病率高的部分,对于已经出现严重病情的林木,需要及时进行清理和合理。为了保证工作的全面性,不仅要做好苗木的繁育工作[3],还需要定期进行巡查。林业栽培部门需要定期开展培训工作,提高工作人员的病虫害防治意识和相应的技术能力。了解各种病虫害的表现特征,掌握林木发生病虫害的规律,及时进行预防和防治工作。
预防只是病虫害防治的一部分,当已经发生病虫害现象时,需要依靠具体的治理措施,保证林木资源的健康生长。目前,使用最广泛最有效的是化学防治技术,利用化学试剂本身的功能,达到杀虫的效果。这是一种不耗费人力的科学技术,但由于试剂本身具有的破坏性,若使用不当,不仅会对林木造成一定的破坏,也会破坏林木种植周边的水资源和空气资源,给人类生活造成危害。和化学防治不同的是生物防治技术。这种技术更加环保和健康,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二次破坏,不仅杀虫效果良好,也能减少林木病虫害的复发率。
微生物防治是生物防治技术的一部分,利用微生物与害虫相克的关系,在病害虫盛行期间进行防治。这种技术对设备和技术的要求很高,能防治的病虫害有一定的限制,是推广较少的技术[4];另一种实施便捷,见效快的生物防治方式是天敌治虫。通过病虫害天敌的应用,不仅能减少林木资源的病虫害,还能保持生态的平衡;害虫的另一对手是鸟类,部分鸟类以食用林木上栖息的害虫为生,例如啄木鸟、山雀,在林木种植区域繁殖这类有益的鸟类,减少病虫害的威胁,也是现阶段林木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方式之一。
除了以上几点,还有一种能实现环境保护的防治技术:营林防治技术。这种方式主要是在林木的育苗和生长阶段进行针对性的防治工作,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在林木栽培范围广、地理位置偏远的山区使用较为广泛。其主要通过育苗阶段的土壤把控,减少土壤滋生细菌的可能性。除此之外,还需要定期进行翻土工作,保证土壤蓬松度的同时,让土壤内部接受到阳光的照耀,形成自然杀菌的作用,减少虫卵的繁殖。在进行林木栽培工作时,要减少病虫害的危机,在肥料的选择上,也有一定的讲究,使用有机肥定期浇灌土壤,保证土壤结构的合理性,创造良好的幼苗生长环境。定期清理腐叶,从源头减少病虫害的现象[5]。
3 结束语
总之,林业资源作为重要的自然资源,不仅需要社会大众的共同努力,给林木的生长创造更好的环境,还需要完善林业栽培管理方面的制度,保证相关工作人员在执行工作任务时,有据可依。其次,提高林业栽培技术,是保证绿色生态环境持续发展的重要渠道。最后,只有通过化学、生物等各种科学技术手段,保护林业资源不受病虫害的破坏,提高林业存活率,降低林业管理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