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保护与传承视角下景德镇陶瓷文化与翻译探究
2020-01-07胡璇
胡 璇
(景德镇陶瓷大学,景德镇,333000)
1 景德镇陶瓷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陶瓷是中国的象征,中国陶瓷史是中华传统文化史的一颗瑰宝。景德镇陶瓷承载着中国千年陶瓷发展历史,所以她很古老;景德镇陶瓷在新时代的创新步伐又刚刚开始,所以她又很年轻。
景德镇市域春秋时属楚东境,秦为九江郡番县辖地,汉属豫章郡鄱阳县。东晋时称新平镇。唐武德四年(公元六百二十一年)置新平县。镇为县属,因地处昌江之南,所以改称昌南镇。在宋景德年间(公元一千零四年),昌南镇盛产青白瓷,质地优良、光致茂美,后来宋真宗用皇帝的年号把昌南镇改名为现在的景德镇。
陈志岁在诗《景德镇》里写道:“莫笑挖山双手粗,工成土器动王都。历朝海外有人到,高岭崎岖为坦途。”景德镇陶瓷, 因“明如镜、白如玉、声如磬、薄如纸”蜚声海内外。其中色釉、青花、粉彩、玲珑共称为景德镇瓷器中四大传统名瓷,其雕塑瓷堪称精美的工艺品,其薄胎瓷不愧世间珍品。明永乐三年(公元一千四百零五年)开始,郑和曾七次下西洋,携带着很多瓷器特别是景德镇瓷器远涉重洋,提升中国陶瓷在海外的声誉,打开了景德镇陶瓷的国际贸易市场。早在汉朝景德镇就开始烧制陶器,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东晋时期已开始烧制瓷器,距今有一千六百多年。景德镇陶瓷工艺吸收各地陶瓷技艺的精华,逐步形成具有风格独特的制瓷工艺。在元代设立了浮梁瓷局掌管御瓷烧制,当时烧制的霁蓝釉、青花、金彩、釉里红、铜红釉等特别是青花瓷名扬天下。到了明朝,曾在镇珠山建造御窑,当时的陶瓷呈现出民窑和官窑争相繁荣的景象。像官窑中的宣德青花、矾红彩、祭红、甜白釉、成化斗彩等这些都名噪一时,民窑之中的珐华彩、素三彩、自由的青花等也是家喻户晓。清代时期,当时的制瓷工艺已经达到了巅峰,雍正的墨彩、粉彩,康熙珐琅、三彩以及乾隆古铜、彩玲珑彩等瓷器工艺巧夺天工。民国时期的王琦、刘雨岑、王大凡、毕伯涛、汪野亭、何许人、程意亭、邓碧珊这八位有名的“珠山八友”,把诗、书、印、画融入到粉彩陶瓷之中,加以改良便出现了落地新粉彩而名噪一时。
新中国成立,由于现代化技术的提高,给古老的陶瓷手工业的生产带来很大冲击,迫使传统的景德镇陶瓷要顺应当今科技现代化的发展,给景德镇陶瓷注入新鲜血液,让古老的景瓷之花重新绽放。
2 现代陶瓷英语简介
中国是陶瓷的发源地,是陶瓷文化的摇篮,有着“瓷器之园”之美誉。在陶瓷文化发展过程中涌现出许许多多的名窑厂,其中“瓷都”景德镇是中国陶瓷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并以独特风格、精湛的技艺蛰声海内外。二零零一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成为WTO的第143个成员。在加入之后陶瓷快速走出国门、迈向世界,是景德镇陶瓷文化迎合新时代发展必然趋势。此时陶瓷英语就成为我们对外大力宣传景德镇陶瓷文化的非常有效的沟通工具。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稳步深入和国力逐步提升,在国际上威望的不断提高,让景德镇与国际友人之间的好往来也是与日俱增。英语是国际上通用的语言,把陶瓷文化和英语相结合,是景德镇陶瓷文化走国际化道路的有效途径,同时为英语作这门国际语言丰富了其多样性。
伴随着制陶业的蓬勃发展产生了陶瓷英语这个分支。陶瓷英语即是对陶瓷文化的翻译,更是对陶瓷独特的风格、所蕴含的文化底蕴等的体现,在翻译的时候,首先要了解陶瓷基础文化,其次要掌握和陶瓷有关的专业词汇,以确保其翻译的专业性和表达的准确性,从而尽可能使翻译达到雅、达、信,同时在语言的用法上更加标准。陶瓷文化的翻译,还要充分了解实际情况,还要有足够的俗语和专业词汇,让陶瓷文化的翻译更专业、更准确。例如:在景德镇的四大名瓷之中青花瓷居其首位,有典雅清新的风格,其中与其相关的陶瓷英语词汇有: applique(贴花);blue and white porcelain(青花瓷); figuration(图案装饰法); hand painting(手绘);calico printing(印花);blue and white with willow pattern(青花梧桐);blue and white with over-glaze colors(青花平彩); under glaze blue with copper red colors(青花釉里红)等;青花玲珑瓷是在同一器物之上,绘有青花同时又有透明碧绿的玲珑,二者相衬相辉,对要掌握的陶瓷英语词汇有:blue and white rice pattern(青花玲珑);water spot pattern(水点形); water design(浪花形);peach-bloom pattern(桃花形); leaf pattern(花瓣形);rhombus(菱形); pierced decoration(玲珑装饰)lace bowl(玲珑碗)等;粉彩线条秀丽纤细,做工精美细腻,形象逼真生动,极富立体感,曾誉为 “东方艺术的明珠”。
另外,陶瓷英语在翻译和应用中还有一些自身的特征,针对不同的翻译对象,选择一些相关的陶瓷专业知识来进行准确表达,这些专业知识涵盖陶瓷制作工艺、陶瓷发展历史,同时还要了解本地有哪些陶瓷精品以及陶瓷种类等等,以提高翻译表达的专业性和准确性,同时还能融入更多民风民俗的内容。
3 景德镇陶瓷文化翻译刻不容缓
景德镇陶瓷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关乎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与国际社会的和谐与创建,陶瓷文化的翻译与输出能有效的保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增进景德镇陶瓷文化艺术与国际间的交流,并且还能够让更多的国外学者以及游客关注景德镇和景德镇的陶瓷,促进景德镇旅游业的利用与开发,从而实现景德镇陶瓷的人文价值、艺术价值以及经济价值。因此,景德镇陶瓷文化的翻译与输出迫在眉睫。
由于景德镇的陶瓷有着“传承性、独特性、流变性”等诸多特征,师徒传承制的方式沿袭了上千年,这种方式存在着很多弊端,由于科技的发展,现在这种传统工艺正面临后继无人的威胁。尽管有的古窑遗址和博览会等还有传统制瓷工艺的表演,但这是脱离了生产的手艺表演,就像无根木难得长久,加上一些陶瓷小作坊的粗劣制作以次充好,导致景德镇千年陶瓷工艺在社会上以及在国际上的地位日渐滑坡,所以为了保护和传承景德镇陶瓷文化,以崭新的面貌吸引更多社会和国际友人的关注度,景德镇陶瓷文化的翻译与输出势在必行!
另外景德镇陶瓷文化的翻译与输出,同时又是国际陶瓷文化交流与融合的客观需求,同时景德镇陶瓷文化有着地域性和民族性的特征。景德镇陶瓷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道远而任重,仅仅依靠相关学者与政府还远远不够,应该要取得世界遗产组织机构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帮助和支持,因此这就要求我们有专业的、多元化的、多模态的景德镇陶瓷文化的翻译与输出,进而吸收更多的国际化资源来了解景德镇陶瓷文化、保护与传承景德镇陶瓷文化,为景德镇的陶瓷业和旅游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4 陶瓷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和陶瓷文化翻译
景德镇陶瓷传统工艺现状让人担忧,景德镇陶瓷文化的翻译和输出为景德镇陶瓷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提供国际化的契机。英语是一门最为普遍的外语,在与外界的交流中,其发挥的作用不容小觑。陶瓷英语主要用于表述陶瓷用语的英语,是景德镇陶瓷文化艺术与国际间进行交流的重要手段。因此在以景德镇陶瓷文化为框架来对陶瓷英语进行推广,能更好地让景德镇陶瓷文化走出国门,让更多国际友人了解景德镇、走进景德镇。
第一,挖掘民俗历史、传承传统节日。景德镇陶瓷文化有着显著的特征、完整的体系、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深受社会各界人士和国际友人的关注与青睐。景德镇的民间神话传说和陶瓷文化庆典活动很有特色,这对国际友人来说是非常新奇的,也是景德镇陶瓷文化翻译和输出的重要组成部分,像‘知四肉‘、’太平窑‘、’风火仙师‘等等丰富的节日民俗很名族地域风味,这是很好的旅游资源,应该要科学的利用和合理的保护。
第二,沿用古“瓷都“的特色、杜绝千篇一律的风格。因为旅游业的发展与流动人口的加大,各大城市的建筑互相模仿和借鉴,所以在当今的中国,各大城市的“长相”都差不多。因此,为了传承和发扬景德镇制瓷文化,应当保护好原有古城、古窑风貌,以特有的景德镇陶瓷文化氛围引起国际友人的关注和青睐。
第三,传承保护发展、合理开发利用。保护和传承景德镇陶瓷文化,靠被动抢救无法抵挡现代化发展浪潮的冲击,要充分利用当今各种媒体(像网络、电视、广播等)来广泛宣传,让国内外友人了解景德镇陶瓷文化艺术。抢修传统古窑,恢复传统制陶瓷工艺,恢复生产才是最好的保护与传承。把元代馒头窑、瓷行、古窑民俗博览区、风火仙师庙等遗址景点拍摄制作数字影片或专访节目对外宣传,景德镇陶瓷文化翻译和输出能够更好地实现陶瓷文化保护与传承,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5 结语
经济浪潮全球化,传统文化要走向世界,景德镇陶瓷是我国乃至世界的文化遗产,景德镇陶瓷文化要在世界文化的大潮中稳步向前,一定要强化景德镇陶瓷文化翻译,让景德镇陶瓷文化与国际接轨,走国际化道路, 其中陶瓷英语就是重要推进手段。而陶瓷英语的推广与普及一方面需要我们陶瓷人的刻苦学习和努力钻研,另一方面相关部门也要高度重视并给以全面的支持。如高等院校可以开设与陶瓷英语相关的课程,利用课堂这个平台既可以讲授陶瓷英语,又可以普及陶瓷知识,还可以宣传陶瓷文化。
同时,相关的传承与保护工作要与创新形式结合起来以适应当今现代化需求,继承和发展景德镇陶瓷文化。翻译和输出是景德镇陶瓷文化传承、保护、发展的新方式。当地政府可以利用景德镇陶瓷文化翻译,借助网络、电视等媒体宣传景德镇陶瓷文化,发展当地旅游产业,促进当地经济的繁荣,同时通过景德镇陶瓷文化翻译促成景德镇与国际间的对话,为景德镇陶瓷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发展提供国际化的资源与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