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医师承教育思想对现代中医教育的借鉴意义*
2020-01-07胡德胜
汤 婷 胡德胜 张 喆 朱 锐△
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中心医院中医科,武汉 430014
2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中医科,武汉 430022
3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中心医院体检中心,武汉 430014
中医教育具有悠久的历史,分为古代的师承教育及现代的学校教育。建国以来,以西方教学模式为模板,经过60多年的努力,我国建立了比较完备的中医药高等教育体系,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医人才培养模式[1]。但以院校教育为主的现代中医教育模式培养出的人才却丢失了中医特色,究其原因是缺少了师承环节。学生缺少与教师一对一面对面深层次交流的机会,缺少在临床实践中的感悟,从而存在现代中医人才不擅长传统中医的四诊,缺少中医临床思维能力的现象和争议[2]。笔者从古代众多名医的成长史及取得成就的联系中,可以窥见师承教育对中医教育的重要意义以及对现代中医教育的借鉴意义。
1 扁鹊
扁鹊,姓秦名越人,生活在公元前5~公元前4世纪,大约活动于战国中后期。扁鹊是中国历史上首位立传的医学家,被后世医家称颂为“医学宗师”和中国医学的奠基人。
扁鹊的医术传承于长桑君。扁鹊青年时代是宾馆的管理人,宾馆内有位客人名叫长桑君,扁鹊很佩服他,长桑君通过长时间的观察认识到扁鹊的人品和才干。终于在相识十年后,长桑君决定把自己私藏的医学秘籍传授给扁鹊,并告诫他不能泄露给别人,同时要求他连续30天饮池上之水,即未接触地面的雨水或露水,来考验他的意志[3]。扁鹊不辱使命,最终得到长桑君真传。
扁鹊在他多年的行医生涯中提出了著名的“六不治”原则,成为当时巫和医的分水岭,对后世影响甚远;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创立了四诊,并奠基脉学;扁鹊通过传授生徒创立了齐派医学;扁鹊生前弟子众多,史册上记载的就有子阳、子豹、子同、子明、子游、子仪、子越、子术、子容等九人。他的高超医术就由这些徒弟传承了下来,其中子仪还著有《子仪本草》。扁鹊传徒授业,形成了一个由扁鹊为核心的医疗群体——齐派医学[4],其弟子再传弟子继续延续和壮大齐派医学。齐派医学至汉初,淳于意成为主要代表,再度迎来兴盛。扁鹊广泛传播医术开创了民间医学。在扁鹊以前医术是为国家所垄断的,史册上没有医学在民间传授的记载。扁鹊广招门徒,耳提面命,言传身教,使医学由门徒再次传播;编著医书,传播医学理论与医疗经验,对于医学的传播作用重大;由于扁鹊对医学的致力传播,使得中国医学从王宫走向民间[5]。
2 淳于意
淳于意,约生活在公元前3世纪~公元前2世纪,是西汉初期著名的医学家,因曾任齐国太仓长,所以人称仓公,也就是《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的仓公。
淳于意师从公孙光与公阳乘庆。淳于意年轻时就喜爱医术,自行研究但收效甚微,于是慕名拜公孙光为师,学习古典医籍和治病经验。淳于意尽得公孙光之真传后仍不满足,公孙光觉得淳于意是一个可塑之才,于是将他推荐给了公乘阳庆,公乘阳庆当时已年过七十,他将自己珍藏的黄帝、扁鹊脉书,根据五色诊断疾病、判断病人预后的方法,以及药物方剂等书传给他。通过三年的学习,淳于意医术大进,技艺日精,尤其精于诊断,临证时辨证论治,针药合治,有起死回生之术。
淳于意关于治疗疾病的记录——“诊籍”,见载于《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是我国现存最早见于文献记载的医案。淳于意广泛收徒使得齐派医学得到广泛传播和更细致的分流。公乘阳庆得扁鹊医学,并授予淳于意,淳于意授予宋邑、高期、王禹、冯信、杜信、唐安等人,传授的内容包括上下经脉、脉诊、汤药以及奇病、四时阴阳、针灸等。淳于意是秦汉时期文献中记载带徒最多的一位医家,众多弟子的传承使得以扁鹊为中心的齐派医学得到广泛传播,同时使经脉医学与脏腑医学渐渐分流[6]。
3 华佗
华佗,名尃,字元化,东汉沛国谯人,约生于公元2世纪。他精研医理,通晓内、外、妇、儿科,特别擅长于外科和针灸,并晓“养性之术”,活到百岁高龄。华佗因其独特的医术享有“神医”“外科鼻祖”的称号,被欧洲人称为东方的“希波克拉底”。
华佗发明麻沸散,并进行开腹手术及骨科手术;在前人仿生导引术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不治已病治未病”的学术思想,创造了“五禽戏”;所创夹脊穴是对针灸穴位的补充和创新。华佗所育之徒有姓名及业绩可考的人有吴普、樊阿、李当之三人,各有所长。吴普、李当之精于方药,且有专著;樊阿长于针灸,亦有独创[7]。华佗育徒传技因材施教,根据他们的特点,传授不一样的技艺,使他们各学所长,这种教学理念也是一种创举。
4 张仲景
张仲景,名机,字仲景,生于约公元150~154年,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被后世尊称为“医圣”,所著《伤寒杂病论》被誉为“群方之祖”“医门之规矩”“治病之宗本”,是我国临床治疗学方面的巨著。
东汉末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为动荡的年代,军阀、豪强混战,农民起义此起彼伏,百姓流离失所者众多。接连发生的瘟疫大流行直接将百姓推入水深火热之中,张仲景的家族也未能幸免。对此,张仲景内心十分悲愤,痛下决心,潜心研究伤寒病的诊治,师从同郡人张伯祖,学成之后在各地游历行医,将自己多年的研究付诸实践,总结前人及自己行医经验,终著成《伤寒杂病论》这一不朽之作。
《伤寒杂病论》将脉诊与辨证相结合,以辨证指导用方,即所谓“平脉辨证”;创立了三阴三阳辨证体系,即“六经辨证体系”;张仲景的弟子众多,其中知名的两位是杜度和卫讯,同时还有余嘉锡在《注解伤寒论》中极力论证及确认的王叔和。仲景医学的传承与影响范围之广,为其他学派所不及。在国内形成了伤寒学派,从晋代王叔和、唐代孙思邈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刘渡舟、李培生、陈亦人等人,均是伤寒学派的代表人物;同时伤寒学派还传播到海外,尤以日本与韩国最受影响;金元四大家及温病学派的学术体系里也流淌着张仲景医学的血液[8]。
5 王叔和
王叔和,名煕,字叔和,因史书无传,经考证生卒年为公元201~280年,魏晋时期著名医家和医书编纂家,因收集整理编次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及编撰了《脉经》我国中医脉学第一部专著而闻名于世,为祖国医学作出了卓越贡献。
王叔和生于达官贵族家庭,少年时期,已博览群书,通晓经史百家。后因北方连年征战,民不聊生,加之瘟疫频发,远在山东高平的王叔和随家移居荆州,此时,游学荆襄的还有张仲景。王叔和与张仲景弟子卫讯十分熟识,受其熏染,逐渐对医学发生兴趣,期间可能亲见张仲景,并受其业。王叔和“博好经方,穷研方脉,精意诊切,洞识养生之道”,32岁那年被选为魏国少府的太医令,任职期间,张仲景离世以后,王叔和以太医令之便利整理张仲景遗论,也为日后撰写《脉经》奠定了基础。
《伤寒杂病论》原著因战乱散佚不全,王叔和认识到此书的非凡价值,进行了搜集、整理、补充、编次等繁复工作,将其中伤寒部分独立出来,名《伤寒论》,从而流传至今[9]。
王叔和从自己的临床实践出发感叹“脉理精微,其体难辨,弦紧浮芤,展转相类,在心易了,在指难明”,于是对《黄帝内经》以来脉学文献进行了广泛收集整理,还收集了扁鹊、华佗、张仲景、淳于意等名家对脉学的论述,编撰了《脉经》一书。后世李时珍的《濒湖脉学》明显与之一脉相承[10]。
6 金元四大家
我国金、元时期,医家们开创了学术争鸣的新局面。刘完素的火热论,张从正的攻邪论,李东垣的脾胃论,朱震亨的相火论,各立学说,自成一家。
刘完素(公元1120~1200年),字守真,河北河间人。刘完素一生著述较多,主要有《黄帝素问宣明论方》十五卷。刘氏喜用凉药,主张降心火益肾水之理,是“河间学派”创始人,也称寒凉派[11]。刘完素曾拜陈师夷为师,学成后独立行医,声誉渐隆,名盛一时。随着刘完素的创新理论广为流传,先后有众多弟子师从于他,文献记载有荆山浮屠、葛雍、穆子昭、马宗素、镏洪、常德、董系、刘荣甫等;刘氏的私塾弟子也有不少,比如同为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张从正,以及程辉、刘吉甫、潘田坡等,通过众多弟子及私塾者的传承,最终形成独特的寒凉攻邪医风。
张从正(公元1156~1228年),字子和,河南兰考人,著有《儒门事亲》等。因善用古人汗、下、吐诸法,他将疾病的产生病因归于外界不同邪气的侵袭,后世尊之为“攻下派”之祖,在祖国医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11]。张从正很推崇刘完素的学术思想,虽未亲自接受刘完素的指导,但对刘氏祛邪的观点深有体会。他通过深入总结前人的治疗经验,并结合个人的临床体会,对汗、吐、下三种祛邪方法的运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独到的见解,并扩充了三法的运用范围,形成了以攻邪法治病的独特风格。
李杲(公元1180~1252年),字明之,河北正定人,著有《脾胃论》等。他认为脾胃为元气之本,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观点。对脾胃的生理、病理、到脾胃内伤的病因、诊断、治疗等方面,形成了独具一格的理论体系,为“补土派”的代表人物[11]。李杲师从张元素,张元素是易水学派的创始人,是与刘完素“河间学派”具有不同学术风格的一大流派,经过数年的刻苦学习,李杲“尽得其学,益加阐发”,名声超出老师,成为一代医家大宗。
朱震亨(公元1281~1358年),字彦修,浙江义乌人,著有《格致余论》《丹溪心法》等。朱氏自创新说,自成一家之言,创立了有名的“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及“相火论”学说,世称“滋阴派”[11]。朱震亨师从刘完素的再传弟子罗知悌,同时受到张从正及李杲的影响,成为融诸家之长为一体的一代名医。
从近代来看中医的传承,不得不提曾经盛极一时的新安医学和孟河医学,但究其人才培养及积累的主要机制也是师徒链和家族链形式[12]。
7 小结
中医学从《内经》成书开始确立了基本的理论体系,传承到现在已经经历2000余年,我国在两晋南北朝之前,没有设立专门的医学教育机构,中医之所以薪火相传,长盛不衰,归功于师徒相传的师承教育模式。在这种教育模式下,老师在临床实践中口传心授中医的基本理论和临床经验,弟子在跟随老师接诊抄方时潜移默化地继承了老师的理论和经验。古代名医只有在透彻地继承了老师的学识,通过自己的实践经验与总结才能完成创新这一质的飞跃,成为一代大家。这一重要理念正是值得现代中医教育反思和借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