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为人先 勇于创新 推动测绘事业高质量发展
2020-01-07焦作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调研员李天顺
焦作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调研员 李天顺
按照焦作市委、市政府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示范城市、打造“精致城市、品质焦作”的总体要求,近年来,焦作市敢为人先,勇于创新,以测绘地理信息高质量服务,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立足高标定位,全面夯实基础。焦作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测绘地理信息工作,将“数字焦作”建设等列入焦作市“十大建设”重点项目,出台相关政策文件,在全市推广应用焦作市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编印《地理信息数据共享目录》,确保公共服务平台数据的准确性和现势性 ;批准建立市局地理信息中心,现有人员29 人,引进硕士4 人,本科23 人。
建成数字焦作地理空间框架项目,2014 年形成了焦作城区324 平方公里的0.1 米分辨率正射影像,1∶1000、1∶2000 和1∶5000 比例尺地形图数据和数据库,全市域4071 平方公里1∶1 万比例尺地形图数据库及正射影像;2016—2017 年对原有数字焦作成果进行更新和范围扩充,基础数据成果面积增加至400平方公里,主要成果有城区0.1 米分辨率正射影像,城区390 平方公里1∶1000、1∶2000 和1∶5000 比例尺地形图数据和数据库。
构建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网,2017 年建设完善了13 个基准站点,实现全市及周边地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定位和时空服务全覆盖。统一测绘基准体系,完成国土系统内部存量数据和各类数据库成果向2000 国家大地坐标系的转换。新建焦作市2000 地方坐标系,研制开发焦作市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转换系统,建立焦作市现有坐标系与2000 国家大地坐标系成果之间的相互转换关系。采集市本级400 平方公里三维模型数据,建立焦作市实景三维地理信息平台并进行了更新。
发挥平台作用,提高服务能力。升级改造三维数据共享服务平台,建成三维一体化的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推广“数字焦作”成果,已为公安、城管、园林、公交、水利等18 个部门提供服务,节约财政投资上亿元;服务新冠疫情防控,组织有关单位研发焦作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大数字平台;研发“北山环境治理排查信息点管理平台”,助推北山生态治理;推出特色测绘产品,编制完成《焦作工作用图》、2019年《焦作市“两会”用图》1500 套,为四大班子领导和有关部门紧急赶制50 套汛期工作用图应急保障包。
建设产业园区,打造智能高地。联合河南省测绘地理信息局、河南省地理信息产业协会、河南工业和信息化职业学院,建成了焦作地理信息产业园。园区占地面积134 亩,拥有企业办公面积5.3 万平方米,规划了行政办公、配套停车、文化娱乐、绿地景观、生活服务、市政设施六大功能板块。焦作市主动靠前服务,优化营商发展环境,围绕小微企业融资难、贷款难,帮助企业定制个性化金融服务方案,积极搭建服务平台,促进银企对接合作。截至目前,已有48 家地理信息产业龙头企业入驻园区,预计年营业收入5亿元以上,实现利税5000万元。2019年,园区被授予“省级地理信息示范产业园”和“全国地理信息产业转型升级试验园区”称号。
推进“多测合一”,提升测绘效能。稳步推进“多测合一”工作,出台《焦作市工程建设项目联合测绘实施办法(试行)》《焦作市联合测绘名录库管理办法(试行)》《焦作市联合测绘成果质量监督检查规定(试行)》,开展工程建设项目联合测绘机构基本名录库、测绘成果库和测绘质量检查人员名录库的建库工作,形成《外地测绘单位进焦从事测绘业务资质备案制度(试行)》《关于在工程建设项目中实行联合测绘的通告》,产生16 家测绘中介机构入选名录库,推送到焦作市中介网上超市,建设单位可自主选择。
下一步,源头将对接焦作市自然资源网上交易系统,直接读取项目单位已取得土地的相关信息,智能提示下步中介事项,推荐合适中介机构;末端将对接焦作市自然资源和规划一张图系统,实现各项业务审批结果及时更新入库,健全基础测绘成果日常更新机制,实现部门管理信息和成果数据互联互通互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