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园艺专业观赏植物栽培课程改革与实践

2020-01-07周永胜

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 2020年4期
关键词:栽培考核高职

周永胜

(娄底职业技术学院,湖南娄底 417000)

观赏植物栽培作为高职院校园艺专业的一门课程,其应用性及实践性较强,其主要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培养其在毕业后在园艺行业从事职业的后续过程中所必备的观赏植物栽培方面的理论知识,保证其具备相关的岗位技能。近年来,通过对高职院校实际教学情况分析,发现绝大多数学生在理论知识方面均较为匮乏,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始终处于一个被动学习的状态,在专业课程方面并不具备足够的学习兴趣,导致园艺专业教学的顺利开展受到了较大的阻碍。为了使专业教学具备更为良好的效果,将学生被动听课的现状打破,使学生具备更高的实践操作能力。笔者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就高职院校园艺专业观赏植物栽培课程改革及实践措施介绍如下。

1 改革理念

园艺专业观赏植物栽培课程改革的核心是分析和了解从事观赏植物栽培人员所涉及的相关工作内容及所需要的职业能力,在开发观赏植物生产和栽培管理过程基础之上,紧密结合高等职业教育及任职岗位实际要求,重点培养学生对观赏植物种苗进行生产、栽培和管理能力,与此同时与职业技能鉴定考核进行有机结合,将各种全新的观念、方法引入到教学过程中,在保证教学课程职业性、实用性的同时,充分体现其开放性。

结合高职院校教学的实际特点,在保证理论知识够用的基础之上,强调培养实践技能。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与学生深入到生产实践当中,通过不断的学习和经验的积累,进而掌握观赏植物相关栽培技术。结合就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观赏植物栽培课程应当以观赏植物栽培作为其主要内容,通过课堂教学、案例分析、生产实践等各种教学手段,实现教、学、做之间的有机结合,密切联系课程教学和生产,在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使其具备更强的动手能力[1]。

2 改革方法

2.1 优化教学内容

当前,观赏植物栽培课程在改革建设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系列需要解决的矛盾。例如,在教学过程中只能为学生教授有限的内容,但是科学知识内容处于一个无限的状态;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学时间有限,但是学习内容始终处于一个不断增长的趋势;此外,在基础性和应用性之间、人文性和技术性之间同样存在着矛盾。在高职课程改革建设过程中这些矛盾尤为明显[2]。当前,观赏植物栽培技术除了各种繁殖技术和栽培管理技术以外,还包括组织培养技术、观赏植物应用、制作盆景技术等,其课程内容基本覆盖了绝大部分观赏园艺栽培技术领域。

结合园艺技术实际发展需求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在建设课程过程中,可以对课程教学大纲进行适时修改,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还需结合课程教学目标的实际要求,对教学大纲进行不断完善。在教学大纲的制定过程中,必须对其与前导课程及后续课程之间的衔接问题加强重视,在学时少同时任务重的基础之上使教学大纲能够突显本课程知识点和能力模块相关的要求。学生不仅需要能够准确识别观赏植物的种类,还需掌握其种植、施肥、浇水及日常养护等相关管理技能,可以将观赏植物更好的应用于园林当中,明确花坛中可以应用哪些观赏植物,其种植技巧有哪些;明确节日盆花摆放及室内盆花栽培可以应用哪些观赏植物,这些观赏植物具备哪些养护技巧;掌握插花艺术中鲜切花应用的知识和技能;在实际的上课过程中还需对观赏植物最新的发展动态进行及时介绍,做好生产过程中新技术及新品种等的推广应用工作,进而保证其毕业后能够更好地从事园林植物生产、管理以及花店经营等各种工作。

2.2 优化教学方法

在精选教学内容的基础之上,对教学方法进行优化是提高观赏植物栽培课程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途径。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当前所采用的主要是教师讲解学生听课,接着开展实验验证,这种教学模式无法将学生能力的训练工作体现出来。实践证明,只有选择一个最为适宜的教学方法,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其学习主动性,进而帮助其更好的理解教学内容,获取最为理想的教学效果。在实际的教学改革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各种教学方法进行综合应用,结合课程性质、特点、内容及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如果同一门课程具备多个任课教师,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可以进行相互讨论,做好教课心得的交换工作,从而共同提高其实际教学质量。在理论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进行模块化教学,即将教学内容分为观赏植物生长习性及栽培技术、观赏植物养护管理技术措施、观赏植物应用技术三个部分。在模块化学习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掌握所需要的理论知识,接着现场分析实用典型观赏植物,实现理论与实际的紧密结合。教师可以在多媒体教室内安排所有理论教学,对多媒体课件教学的优越性进行充分利用,将图文、声音、动画与黑板板书进行有机结合,使学生各个方面的感官机能均得到有效的刺激,提高其学习兴趣,使其更为积极地参与到学习当中,进而获取更好的学习效果。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采取问题引导及启发式教学,不得进行满堂灌式的填鸭教学。可以采用预留思考题、课堂提问和讨论等探研式的教学方法。与此同时,教师还需结合学生实际基础情况和具体的理解能力,选择难度较为适宜的问题并对学生进行提问,这样可以使教学课堂具备良好的师生互动性,提高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增强学习兴趣以及学习自信心,进而提高学习效果[3]。在教学过程中,部分章节内容较为简单,例如在观赏植物分类这一章节的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讨论交流式、自学辅导式,或者学生讲教师评的互动教学方式,由学生充当主讲教师,在3-5分钟上台讲解后,由下一位学生对上一位学生的问题进行补充完善,最后教师开展总结工作。这种教学方式需要学生事先查阅大量资料并做好归纳总结工作,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锻炼其自身文字表达能力,另一方面使其口头表述能力得以有效提高。如果教学内容过于抽象,存在理论性较强的问题,教师可以采用讲解接受式的教学方式。

2.3 加大工学结合力度

高职专业课程较为独特,与传统学科体系专业教学相比,存在明显的不同,其自身教学方法不仅需要保证理论教学,还对学生强调其实际操作能力的训练。高职教学面对的是实际运用,即为生产、建设、管理以及服务培养一线高级技术应用人才。因而,学生必须掌握相关专业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了做好实践教学工作,使“工学交替”的指导思想得以切实体现出来,专业指导委员会必须对其职能进行充分的利用和发挥,指导监督学校大力建设校外实训基地,从而帮助学校实现与企业和社会之间的工学结合[4]。相关园艺专业可以与当地观赏植物生产基地相关企业建立联系,从而为学生提供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在实际的课程教学过程中,可以将全部的实训课程均设置于这些生产场地内。例如,在菊花栽培内容的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将学生安排到相关企业进行实习,由企业相关栽培技术人员作为主讲教师为学生开展课程教学工作。此外,高职院校还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建立教学花圃实习基地,将菊花从扦插到包装运输整个过程进行一周期的实训,从而帮助学生掌握其具体栽培管理操作技能,进而提高其职业能力。

此外,在课内实践教学环节当中,教师还可以制定科学合理的实训项目单及项目卡,对整个实训教学进行分类,具体分为培养基础能力、训练专业技能及训练综合应用能力三个模块。在培养基础能力这一模块当中,教师主要帮助学生训练其识别鉴定观赏植物种类及种子的能力,同时帮助其明确各类观赏植物的具体繁殖方法;而训练专业技能这一模块就是帮助学生提高其观赏植物的栽培管理技术,准确掌握其施肥、除草、整形修剪等各项技能;训练综合应用能力模块就是帮助学生提高其自身应用花坛花卉及室内外盆花的能力,能够将鲜切花更好的应用于插画艺术当中。例如,在应用一二年生草花的过程中,可以结合当地节日或者重点活动盆花摆放的实际需求,帮助当地主要景点圆满完成盆花花坛相关摆放任务。这种产教结合的方式可以帮助学生获取更多与实际情况紧密接触的机会,通过专人指导,掌握对企业有用的技术,实现学与干的有效结合。

2.4 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以育人为中心,全面培养学生的文化水平、专业素质、职业道德以及公民素养等各种素质。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存在较大的差别,其重点是帮助学生就业,促进社会以及学生自身更好的发展。因而,德育教育也是高职学校素质教育工作的一项重点。教师需要结合高职教育培养人才的特点,帮助学生养成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以提高职业适应能力和发展能力作为其素质教育培养的一个重点[5]。在此基础上,对专业课程实际教学内容进行不断完善,改革课程体系,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做好其生理、心理素质和人文素质的教育工作,进而促进其全面发展。在对观赏植物栽培这一课程进行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生加强素质教育,进而培养其职业道德。任课教师不仅需要具备为人师表的风范,还需掌握严谨的治学作风,能够帮助学生及时端正其自身学习态度学习目的,使其始终处于良好的学习纪律中,做好学生的学风建设工作,通过高标准严要求将学生艰苦奋斗、相互协作的精神得以发扬光大。

职业素质教育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方式,同时可以实现寓教于乐。例如,教师可以组织插画艺术专业技能竞赛或者组合盆栽专业技能竞赛等,在一系列比赛基础之上保证学生能够实现学有所用,提高其职业资格意识和创新能力,同时帮助教师提高其自身科研水平,掌握更高的指导能力[6]。

2.5 优化考核方式

为了使教学质量得到保证,使教学改革工作得以更好地开展,教师还需对其教学的考核手段进行改革。教学过程中其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学习知识及适应工作的能力,看学生是否能够符合社会的要求。为了切实体现以培养能力为中心的指导思想,教师需要对其考核方式进行不断优化,将综合考核、过程型考试进行有机结合,将课程考核分为理论、操作技能和平时成绩三个模块,理论考核分数占总成绩的50%,操作技能考核占40%,平时成绩考核占10%。理论考核更为看重学生是否掌握理论知识,主要是对学生对课程中基本概念、原理的熟悉及掌握程度进行考察;操作技能考核主要是为了体现学生的操作技能水平,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职业技能考核标准来考核学生在操作技能方面的熟练度,对问题的分析以及解决能力;平时成绩考核主要考察学生的平时表现,具体包括其出勤情况、作业完成情况、课程教学参与情况及实训项目的完成情况等[7]。这种考核方式可以使学生不再为了盲目获取更高成绩而在本课程学习过程中采用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进而激励其更好的学习,帮助其全面掌握知识及技能,使观赏植物栽培课程的改革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对高职院校园艺专业观赏植物栽培课程进行改革过程中,教师需要采取适宜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自身的积极性均得以充分发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不断调整,使其前瞻性和实用性得以凸显,在课堂中引入最新的科研成果和市场信息,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依托校企合作平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及职业素养,进而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课程,在打下扎实基础的同时提高其对未来工作岗位适应的能力,进而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猜你喜欢

栽培考核高职
圣女果高产栽培六步曲
夏秋栽培番茄 要防早衰
油麦菜栽培要点
战“疫”期间基于高职线上教学的分析与思考
内部考核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如何将微课融入高职钢琴课堂教学
发挥考核“指挥棒”“推进器”作用
大豆要高产,该如何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