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2020-01-07王露蓉

科技创新导报 2020年31期
关键词:驱动教学模式护理

王露蓉

(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衡阳 421000)

护理教学,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为了提升护理教学的质量,在日常教学中,需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方式提高学生参与兴趣,强化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以满足医院对人才的需求。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当前的教育领域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任务驱动教育模式是将各类知识隐藏在任务中,让学生以任务作为学习中心,在问题驱使下,通过小组合作、案例分析等方式来明确知识学习与任务之间的关联,找到任务的解决方法。任务驱动教学法能够让学生掌握更多的学习技巧,知晓各类学习资源的应用,在解决任务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把握知识,可以显著提升护理教学质量。

1 关于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概述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也被称之为基于任务的学习模式,倡导以学生作为中心地位,以提高其学习自主性、学习自信和学习动机,将教学内容结合在任务中,让学生在完成特定任务的过程中,能够获取技能和知识。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诞生,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来看,知识的获取,不能单一依靠教师传授,还需要学生在一定社会文化背景的推动下,利用外界力量主动挖掘学习资源,对信息进行深度加工处理,建构主义理论倡导:任何学科的学习,都要遵循学生的主体地位,由教师为学生设置情景,提供指导和帮助,师生之间、生生之间通过合作来完成任务,实现教学相长。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特征可以从几个方面理解:“以任务作为主线”“以学生作为主体”“以教师作为主导”“以任务设计作为核心”。任务驱动教学法对学生合作精神、探索能力的培育大有裨益,在整个任务完成的过程中,教师、学生之间关系是互补的,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中介,贯穿在整个学习过程中。

2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应用现状

关于任务驱动教学,最早的应用可追溯至1988年,由Harden提出,1998年,Liz开始在本科护理教育中推行任务驱动教学,以此为基础搭建实践模块,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把握和理解。后来,Littlewood S将任务驱动教学应用在临床见习中,为学生制动目标与计划,显著提高了学生的操作能力。相较于其他国家,我国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应用时间还不长,在2005年,第三军医大学引入任务驱动教学,推行“教学做评”一体化教学模式,实践结果显示,学生认同度颇高,任务驱动教学的应用显著提升了教学质量,也转变师生传统的教育理念。张瑞莹等将任务驱动教学应用在《基础护理学》中,构建了任务驱动教学树形图,学生积极性大幅提升,但在,其中也出现了一些突出问题,如课程任务加重、进度不易把控等。尽管任务驱动教学在护理教学领域中的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其中也伴随一些问题,但该种模式对学生探索意识、知识获取能力、批判思维、创新能力、职业道德素养的培育,都具有一定价值,能够引导学生带着任务来学习,应用所学知识来分析、判断,改变了传统教师讲解的弊端。

3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3.1 教学准备

为了确保任务教学模式能够顺利实施,在授课前,需要对任务驱动教学的概念、实施步骤、操作要求进行详细讲解,使学生对该种模式的实施方法做好心理准备。再对学生进行分组,每个小组的成员集中在6~7人,选择一名担任小组长,在实施之前,要求学生提前学习相关的理论内容和实践操作方法,为任务驱动教学的开展奠定基础。

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中,任务设置是其中的关键,也是重中之重,需要涵盖本节知识、相关技能、理论知识和能力,将其融入具体任务,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也能够满足其学习要求,这无疑对教师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设计任务时,需要分析学生的学习兴趣、心理特征、学习要求等,根据项目目标来设置总目标,再将总目标划分为小目标,形成一个完善的目标框架,将抽象的知识内容转化为学生可达成的具体任务。

以“肌肉注射”“青霉素过敏试验”为例,可将其划分为不同的子任务:

肌肉注射子任务——“操作前评估”“备齐操作药物”“肌肉注射操作”“操作过程中的单查七对”“注意事项的交代”;

青霉素过敏试验子任务——“操作前评估”“操作用物准备”“皮试液配置”“注意事项的交代”。

3.2 实施流程

在任务的实施流程上,包括4个步骤:提出任务、分析任务、完成任务和任务评价。

3.2.1 提出任务

在课前,通过蓝墨云班课为学生发布任务工作单,呈现任务要求和经典案例,并提供相关的微课视频与学习资料,让学生能够带着此次任务和职责进入真实化的工作场景中,激发其求知欲望。

在“鼻饲法”任务操作中,为学生创设这样的情境:

“患者李某,22岁,与朋友在外吃饭时,因为与其他桌发生争执动手打架导致其昏迷,并合并颌骨骨折,在术后,留置鼻饲管”。

总任务:探讨为患者留置鼻饲管的方法。

任务①:操作前,评估患者情况,准备好各项操作用品;

任务②:插胃管;

任务③:于胃管中注入流质饮食,交代各项注意事项;

任务④:在患者苏醒后,想要拔除鼻饲管,怎样疏导;

任务⑤:患者不小心将胃管拔除,需要重新插管,但是患者出现了很强的负面心理,怎样消除并且重新插入胃管;

任务⑥:怎样拔除胃管。

3.2.2 分析任务

通过任务工作单以及相关资源,分析其中的典型案例和任务,结合教师提供的各类资源,在小组长的带领下,以各个小组为单位,对任务进行详细分析,通过图书馆、教材、网络等渠道查询所需资料,针对疑惑之处,可通过微信群或蓝墨云班软件与教师交流、分析。对于学生存在疑惑的地方,教师不需要急于告知答案,而是要采用引导的方式鼓励他们自行寻找,实现知识建构,以此提高小组成员的主体意识和学习能力。对于部分实训性要求较强的内容,在课前,开放实训室,让学生可以进入实训室中参与相关练习,练习完毕后,填写过程记录单,对学生存在疑问、有待解决和已经解决的内容进行全程统计,分析课堂学习中的难点和重点,将知识汇总,在课堂上针对性讲解,记录单填写完毕后,由小组长上传至蓝墨云班软件中,教师负责收集、整理、归纳,并以此调整教学内容。

3.2.3 分组协作

课堂上,师生共同回顾,探讨任务环节中存在的各种难点,由教师来进行示范和操作,学生先观看、再模拟。教师操作完毕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按照任务单的要求来参与实训,在实训环节中,继续完善任务单内容,在小组操作时,其他成员在旁边观看、讨论,各个成员完成任务后,即可达到总任务目标。在操作环节中,强化生生和师生之间的互动,共同探求任务解决方案,以锻炼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和分析思考能力。在学生操作过程中,教师巡回于各个小组中,予以认真指导,记录学生在操作中的不规范问题,予以评价和指正。同时,在任务实施过程中,也可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让任务更加贴近临床实践,在巡视过程中,及时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帮助他们纠正。

3.2.4 分组演示

各个小组分组来演示任务,小组之间相互评价,以促进学生对学习过程和内容的反思和理解,通过展示,进一步明白学生操作的熟练程度和问题,最后,由教师来总结归纳,实现提升。

4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应用成效和问题

在护理专业中,学生普遍存在各种各样的倦怠问题,其诱因多种多样,针对这一问题,即可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需要将总任务分解为小任务,每一个小任务,难度并不高,可以显著缓解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畏难心理。如今,在社会的迅速发展下,知识更新速度越来越快,护理专业学生要紧跟时代步伐,主动更新自身的知识,在这一背景下,护理专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显得极为重要,要适应当前护理工作的要求,学生必须要具备自主学习能力。任务驱动教学要求学生主动投入其中,自主探索技能和知识,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授之以渔,通过各类经典任务和案例,引导学生在小组探究中一步一步地找寻问题答案,获得满足感,转化为学生的内在动机。同时,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要顺利完成任务,各个小组成员需要主动配合,这一措施的应用显著提高了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当然,由于任务驱动属于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在具体应用中,也存在小组成员懈怠或者直接模仿的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可以在小组中增设监督员,由成员轮流担任,相互监督,以提高组织合作能力。

总之,任务驱动教学具有探究性、启发性的特征,将其用于护理教学中,真正作为了以任务作为主线,以学生作为主体,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课前,提前布置任务,以真实案例、场景来激发学生兴趣,为后续的任务解决、合作探究奠定基础。而学生需在课前熟悉相关知识和内容,这有效节约了宝贵的课堂时间,在课堂上,学生可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学习、探索、操作,解决重点与难点。相互合作的方式,减少了学生对教师的依赖,通过对任务的深度分析,让枯燥的护理教学焕发出新的升级,学生的操作技能、创新能力也能够螺旋式上升。在解决任务的过程中,学生有了更多的成就感,通过角色扮演等方式,能够让他们感同身受,更好地胜任临床护理工作。

猜你喜欢

驱动教学模式护理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基于模糊PI控制的驱动防滑仿真系统分析
屈宏斌:未来五年,双轮驱动,砥砺前行
轨旁ATC系统门控柜接收/驱动板改造
急腹症的急诊观察与护理
建立长期护理险迫在眉睫
基于S3C6410的Wi-Fi驱动移植实现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