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远程英语教学课程思政的内涵指向及实践路径

2020-01-07

湖北开放大学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学习者思政语言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 导学中心,湖北 武汉 430074)

一、引言

在当今国际局势诡谲多变、社会多元价值交织渗透的复杂时代背景下,仅依靠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开展对学生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的重塑、传导、构建,难以完成新时期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进行重新定义和布局,是新时期教育工作的重要主题。在2016年12月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在于做人的工作,中心环节在于立德树人,核心在于提高人才培养能力。“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要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据此,我国高等教育体系内逐渐开拓出以“课程思政”为切入点,开创“大思政格局”,以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发展为核心的改革和探索之路。高校思想政治培育之路,将“思政课程”带回教育“育人”的本质原点,使思想政治教育向“课程思政”这样一个内涵更加丰富、视野更加广阔的领域延伸。

教育的本质属性决定了任何教育形式及其教育内容、教学目标都应当履行其育人职责,远程网络教育也不例外。有专家学者发现“一些西方国家目前着重利用网络信息化来加强民主制度输出。他们一直在寻找一种更隐性、更易于被人们接受的新的民主制度输出方式,这就是慕课被一些西方国家大力推广的一个十分关键的深层动因”[2]。这个例子说明,虽然现代网络技术与教育的结合为信息的传递与共享带来福祉,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应注意到教育具有政治性,而网络课程、在线教育等因受众的广泛性,在育人职责、政治担当上则更加需要给予重视,远程网络教育的课程思政研究和实践不能掉以轻心。

二、英语学科课程思政的内涵指向

(一)提升人文素养

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17版)指出,“大学英语课程是高等学校人文教学的一部分,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3]。从哲学的层面来看,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和物质载体,语言的“工具性”可以简单理解为,思维依托语言实现了形态表现,语言是思维呈现的工具;交际依托语言达成了沟通目的,语言是交际承载的工具。在我国的英语教学实践中,掌握语言的交际性工具属性,往往被前置为最主要学习目的,大学英语学习的终极目标被窄化为实现语言的交际功能。但在实际运用中,即使严格按照语法规则排列组合的语言符号,在缺乏对言语者背景文化知识、思维方式、交谈语境等人文知识的了解时,语言的交际功能是无法顺利实现的。

从系统功能语言学(Systemic Functional Linguistics)理论来看,语言意义的产生与其发生状态下的社会文化背景密不可分。语言形式的三个层面,即语音词形、词汇语法、语篇语义,在语言功能上分别是依次实现的关系,如语音、词形不同构形产生词汇语法的变化;而语篇语义须由词汇语法串联实现。英语教学如果不能同时关注语言形式、语言功能与文化价值等方面,在学习内容上顾此失彼,必然造成语言学习上的滑铁卢。

英语课程教学应遵循以知识观(词汇语法知识)为起点,过渡至工具观(语言交际工具),进而升华为人文观(情感、价值观等)这一发展脉络。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批判教育理论(Critical Pedagogy)的发展与新读写研究(New Literacy Studies)的深入,西方教育学者逐渐意识到语言教学材料不仅是语言知识的载体,承载着语言教学功能,同时也是目的语国家社会观念、情感态度、文化价值与意识形态的载体。在语言教学过程中将人文素养、文化意识等这些教育要素融入课程教学,不仅能够推进学习者对语言理解的深入程度,而且对于提高学习者的人文修养、道德品质、社会认知具有重要意义。

(二)增强跨文化意识

在如今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而价值多元化竞争激烈的现实世界里,“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德国著名的语言学者及外交官威廉·冯·洪堡特说,“一个民族的特性只有在其语言中才能完整地铸刻下来,所以,要想了解一个民族的特性,若不从语言入手势必会徒劳无功”[4]。所以,实现“知彼”的目标,首先意味着了解这些国家政治制度、经济状况、语言文化等结构性要素信息,更要能在他国文化视域下,看到他们眼中的中国,了解他们眼中的中国人和中国文化,进而理解到文化差异存在、文化差异的本质及其原因。通过文化的差异的比较,找到在跨文化交际中可能会造成误解的要素和问题,看到在文化差异中哪些是可以“求同”,哪些需要“存异”。由此,当我们的学习者在遭遇多元文化对价值观产生的冲击时,才能不卑不亢地认同民族文化,有礼有节地对待他国文化。

(三)培养批判性思维

有人认为思政教育是中国特色,而事实上西方教育学者非常注重教育在道德培养上的功能,西方国家在“通识教育”“公民教育”等人文修养、道德素质教育的研究上从来没有懈怠过,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资源。在西方道德教育内容中,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及其训练是不可或缺的内容。哲学范畴中探讨的批判性思维,首先意味着对固有意识的怀疑和批判(Reflective Skepticism),在怀疑和批判的基础上进而开展理性的推理(Reasoning)和判断(Judgement),以追求知识的终极真理。西方教育学界从来认为批判性思维是教育实践中的必需环节,而且尤其与道德教育密不可分,因为只有经历过怀疑和审视的思考,才能让人的认识更为深入和坚定。学者李普曼在关于道德教育培养的文章中明确表达出这样的观点,即有效的道德教育必须先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这样才能使学生独立进行价值判断,并自觉形成符合主流价值观的思维与行为方式[5]。没有经过思辨得到知识或结论,在经历不同立场、意识相悖的言语冲击时,人们就容易被带偏方向,失去归纳不同立场信息、客观评估对方价值阵营的能力。

(四)引领文化自信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汉字文化圈乃至世界其他文化圈都产生过深刻影响,我们的传统习俗、思想观念、文学理念、审美情趣等在如今亚洲近邻国家文化生活中都能找到痕迹。语言学家们经过统计后发现,日语、韩语、越南语等亚洲语言中60%以上的词汇避免都由古代汉语衍生而来。17、18世纪西方传教士把中国古代典籍译介到欧洲,在欧洲的思想文化界造成极大的震动。启蒙运动思想家伏尔泰通过对中国的赞美来表达自己的理性主义思想,他说,“当你以哲学家身份去了解这个世界时,你须首先把目光朝向东方。东方是一切艺术的摇篮,东方给了西方一切”[6]。在世界文化舞台上,中华文化曾发出璀璨的光芒,也曾喑哑失声。现在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中华文化蕴藏着能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诸如国家之间发展不平衡、文化冲突、恶性竞争、掠夺性开发以及其他种种令人忧虑的世界性现象和治理难题的宝贵智慧和深刻启示。中国在国际关系舞台上重拾自信,“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倡议的提出与推广,让世界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中国。

中国不仅有经济技术上的“硬实力”,在文化“软实力”上的表现也要与“硬实力”相匹配和呼应。如何改变世界对中国的种种误解,让世界了解一个真实、全面、现代的中国,如何在世界文化舞台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仍然是我们国家发展道路上的不可避免的巨大挑战。虽然英语教学不以我国传统文化知识为教学重点,在课程思政的大环境下,在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增进对中国社会历史文化的理解和认同感,客观认识中西文化差异,理解不同社会历史进程道路的必然趋势,加深不同社会意识形态的区别认识,这些举措有助于提升学习者对于本民族文化的内省洞察,以及形成对西方文化及意识形态的批判性的认识,克服文化认同中的自大或自卑心理,逐步构建基于文化自觉的文化自信,进而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三、远程教学英语课程思政的设计原则

在“互联网+”时代,课程思政可以借由技术革新摆脱传统教学的话语体系,建立新的价值引导范式,在隐性引导、潜移默化中重塑学习者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移动网络资源的利用,使价值观的传递从单一讲述走向情感裹挟,可以更有效地实现价值认知的构建。同时,远程教育学习对象在年龄结构和思想状态上,与普通高等教育学生相比有自己的规律和特点,在课程思政的设计原则和实践路径上,要充分考虑到学习环境、学习过程、学习手段等的不同特点,结合学习对象的现实需求,走出不一样的课程思政道路。

远程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实践中,课程教师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视作教学育人的双翼,在教学过程中既注重在知识传递中强调价值引领,也注重在价值传递中凝聚知识底蕴,双翼齐飞,频率一致。在设计策略上把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互融通,潜移默化地实现英语课程思政的价值观传递和培养。在设计原则上,按照教育理念中的“4E”原则,即示例(Example)原则 、阐释(Explanation)原则 、情境(Environment)原则与体验(Experience)原则开展教学规划,将前文所述的英语学科课程思政的四个内涵指向,融化内嵌于教学的四个阶段之中。

(一)样本示例(Example)

在远程英语课程教学中,“示例”可以采取的方式有以下几种:教师利用自身行为来示例、教师通过给出案例分析来示例、学习者通过视频分享来示例等等。例如商务英语在讲到商务交际礼仪内容时,教师可通过手机APP中的视频对话向学生“示例”如何用英语来处理言语交际错误。除了以上这些直接示例内容及方式,教师的示例也可以通过方法示例引导学习者形成隐性的学习能力,培养和提升思辨能力。

结合课程思政的培养目标,教师可将课程内容与时事话题相结合,嵌入教学环节中。例如在商务英语中关于商务谈判的章节,联系中美贸易战中商务谈判的相关新闻,与学习者讨论“中西方商务礼仪行为差异的文化动因”。在课前导入环节,教师提出案例,请学习者查找资料,进行自主学习。然后在课程论坛上,请同学就自己搜索到的资料参与讨论。通过问题前置及资料查找,学习者基本都本能察觉到中西方不同文化背景中,人们行为方式的外在区别。比如表达方式上,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倾向于直截了当、直达目的,而中国人即便在商务会谈中的表达相对也是委婉含蓄的。并进而总结出中国人思维方式、行事风格受儒家文化影响,含蓄内敛,喜欢留有余地。教师对学习者回答进行点评、向学习者展示样本,指出学习方法、资料查找等方面问题所在,在此基础上,通过引入语境理论,给学习者解释言语行为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解读的原因。通过两种文化表现的不同示例,引入对东西方不同文化特质的讨论,和怎样正确看待东西方意识形态的冲突。

(二)辩论阐释(Explanation)

在涉及较为复杂的知识或现象时,解释说明是最基本的解决渠道;当遇到具有两面性的事实,分别站在对立的立场上来探索根源脉络,对于全面了解、深度认识是更为有效的方式。教师必须通过有效论述、明确指导等方式引导学习者对教学材料进行批判性分析,使学习者能明辨是非,拒绝负面价值观。在2019年5月中美贸易谈判剑拔弩张的时候,中美媒体的主持人曾有一场辩战,为了引导学习者对语言使用和言语分析理论的了解,我们在课程论坛就中美媒体报道中的话语表达,来探究中美经济新闻中言语表达和使用特点、两者的相同点及不同点,从而比较分析两国的媒体人如何利用媒体介入与受众进行意见引导、价值输出,形成“意见上的领袖”,并进而探讨延伸出“语言的政治”和“政治的语言”等具有思辨意义的话题内容。这一网上活动让学习者们了解到“语言中的政治”现象,可以帮助学习者管窥西方社会中政治对媒体的运用,保持学习者对西方媒体话语的警惕及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三)情境引导 (Environment)

成人学习者在学习效能上的要求远高于在校学习的学习者,通常他们希望对有限的学习时间上的投入能有及时的回报。在语言学习上,为远程成人学习者创设情境,引导他们去发现可以“用得上”的知识,掌握“学得会”的技能,对学习效能的提升效果明显。考虑到成人语言学习基础和学习需求的特殊性,结合通用英语和专门用途英语的特点,给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提供不同职场内容和用途的课程内容,并通过学习者设置角色代入,如引导经济管理类学习者学习用英语接待访客、邮件礼仪、召开会议、商务谈判等内容,满足学习者学以致用的现实需求。在情境引导中,利用跨文化知识和理论,客观认识中英文化差异,及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了解文化不分高低,在人际交往甚至是国际外交事务中,认同差异、尊重差异是交流合作的前提。

(四)体验探究(Experience)

远程多模态的英语课程教学设计框架本身就为学习者从视、听、说、练多个维度,多种模态下搭建了开展自主学习的框架。多种媒体的环境为不同学习风格的学习者创设了不同维度的体验探究环境。在课程实践教学环节,通过模拟职场活动的形式进行,目的在于让学生在可以借鉴的职场环境中,通过管理实践工作中的较为真实的工作任务来学习语言知识,提高职场语言交际能力,建立工学结合的模式。一方面,强调了理论知识、实践技能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实现“教、学、用”一体化,提升学习者的职业技能;另一方面,在体验探究式的学习模式下,教师引导学习者发现自身学习能力上的不足,帮助他们形成个性化的学习方法,提升学习能力和成长。

四、基于网络的英语课程思政的实践路径

课程思政不是增设课程内容,或课程内容的简单政治化。为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的育人目的,课程思政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环节、各方面,达成思想政治教育和课程知识协同育人的最终目的。远程英语课程均以传统纸媒教材为基础,同时配套有可应用于个人电脑和移动终端(手机、平板电脑)的音频教材、网络课程、应用软件等多媒体数字教材。多种媒体教学资源充分发挥开放性、共享性、自主性、交互性和协作性等优势特征,将教学内容、练习活动、助学导学内容有机结合,创设虚拟的职场环境,帮助学生进行实践练习,并有助于加强教师对学习者学习过程、活动参与和学习质量的管理监控。多媒体资源为不同风格的成人学习者提供了多样的学习选择,但是成人外语学习的实际需求大相径庭,并且基于网络环境的远程教学具有“教与学时空分离”的特性,只有科学的教学设计才能激发出多媒体资源的优势功能。

(一)依托网络多模态学习环境实现全程育人

远程网络学习环境下,“学”一方面指学习者的面授学习,另外一个重要的方面是指学习者的自主学习。多种模态的学习环境下,教学资源丰富,形态多元,促使学习行为的发生不再囿于时间和空间;多种媒体手段和微粒化的教学资源和呈现方式满足成人不同风格学习需求。例如,在教授管理英语关于商务谈判的内容时,教师选取具有典型意义的电影片段,展示现实中商务谈判视频,一方面引导学习者关注语言内容,一方面议题设置引导学习者发现隐藏在中西方商务谈判中的文化差异。在学生学习相关句型、进行语言操练时,给学习者构建语言环境,通过人机对话练习,或模拟场景口语练习,引导学生关注“语言正确”和“语言得体”之间的差异。语言是否得体关乎语言的使用环境,而在跨文化的交流沟通中,对目的语语境和文化的正确认识是沟通顺畅的首要条件。在评价环节上,将学习者平时学习行为纳入评价体系里,学习者在学习周期内,对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小组活动的参与度,平时作业的完成情况都是考评体系内的测评指标。学习者通过评价环节的反馈信息可以了解自己的学习进程,形成科学的行为管理、时间管理等,形成学会学习的能力,养成持续学习的习惯。

(二)借助课程教师团队联动系统实现全员育人

从系统论的视角来看,教学活动是一个整体,是由多种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在教育技术学,教学系统被定义为“由一组相互关联的部分组成,在一定的框架下,各部分可靠和有效地协同工作,安排必要的学习活动,以完成学习目标”[7]。在教学运行过程中,教学系统是由包括教师、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媒体、教学模式、教学组织形式等各教学要素有机结合而形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整体。

在远程网络教学环境下,教师团队的工作方案与课程教学实施方案在重要性上不分伯仲,相互呼应。教学实践中,省校课程教师规划课程思政总体方案,设定团队教学目标,对地市分校团队教师成员的教学任务进行协调分工。团队中的专业教师根据各自所在分校实际情况,对所担任课程各专题模块进行具体的教学设计并付诸实施,辅导员或班主任配合参与相应的教学实践。教学团队有着一致的目标,在团结协作、分工明确的原则下相互配合。成员之间以任务为导向,依托现代化信息技术平台与即时通信技术,实时与非实时地开展课程思政合作,实现团队资源共享,以形成师资合力,从而弥补分校师资不足、学习支持服务不到位的问题,有效地服务于教学实际,落实远程英语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

教学团队从课程教学环节的具体设计入手,通过科学整合教学各个要素,将课程思政的思想细化进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规划和教学过程分解等。首先,落实课程思政的教学任务、厘清学习要素。其次,统筹安排学习周期,厘清各层级教师职责及学习者每一周期课程思政的学习任务。再次,搭建不同层级学习框架,有机嵌合不同的教学模式。最后,丰富课程思政学习内容,利用不同教学媒体,实现线上线下内容的全覆盖。

(三)依据隐性引导实现全方位育人

美国的教育哲学家杜威著名的观点有“教育即生活”。教育的发生不仅仅在课堂上,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也能在学习者心中催生出智慧的萌芽。创设隐性环境,从情感输入、习惯促成等方面入手,实现价值引导、道德培养,对于成人学习者而言可以有效弥补远程教学环境下师生分离造成的不利影响。课程内容模块的科学构建对学习者学习规划形成隐性的指导,让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自己的学习时间安排和进度管理;教师在论坛的方法介绍、话题引导有助于学习者养成学术方法、形成学科素养;设置议题,激发学习者自己去找寻相关学习内容,并且在小组活动中与同学形成知识碰撞与共享。[8]

同时,在“互联网+”时代,课程思政可以摆脱传统教学的话语体系,通过新媒体的使用和介入,建立新的价值引导范式,使学习者在喜闻乐见的方式下,接受对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引导和改造。如外国文学课程的课程讨论区第一次主题讨论的内容是“我们为什么要学习文学”,以此来引发学生对于“文学无用论”的探讨。教师引导学生从文学学习目的的讨论,延伸至学习外国文学的目的、西方文学理论,再回归到中国文化哲学及中国现实社会文学的功用等内容。随着问题探讨的深入,有学习者感觉自己学科底蕴不足,在网上浏览查找了大量相关资源为自己的观点进行辩驳。从学生发帖的热烈回应及师生互动问答中,可以明显看出隐性引导式教学设计通过激发思辨的方式给学习带来的活力。网络资源、移动资源的利用,相较于传统课程教学,使价值观的传递从单一讲述走向情感裹挟,可以更有效地实现价值认知的构建。通过学习环境构建、教学团队支持服务、联通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环节[9],使两者相互转化、相互融通,实现从思政课程目的向课程思政渗入的创造性转化。

五、结语

作为英语课程,蕴含于教学内容中的价值取向、思维模式、文化观念等内容,相较于其他课程,更容易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习者看待世界的价值观、判断力和思维方式。远程英语教学在教学环节的设计及实践中,除去促进学生获得英语语言知识和能力提升外,更要能从培养人的视角,立足课程建设,实现知识传授、能力提升、人格健全与价值引领,通过基于网络的全程育人,基于教师团队的全员育人,基于隐性环境创设的全方位育人,团队教师采取样本示例、设置话题、创设情境、体验探究等方式,引导学生开阔视野,立足中国大地,认清国际形势;在与外语语言文化的比较衡量中,深刻认识、理解中华传统文化,建立文化自信;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激励学习者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繁荣、民族复兴的宏伟蓝图中。这些看似宏大的目标在课程思政思想指引下,可以通过教师的科学设计、巧妙引导,隐性嵌入教学过程中,对学习者产生潜移默化的力量,实现语言文化类课程“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教育目的。

猜你喜欢

学习者思政语言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语言是刀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思政课“需求侧”
青年干部要当好新思想的学习者、宣讲者、践行者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高校学习者对慕课认知情况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