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相对剥夺视域下“佛系青年”的网络成因与引导策略

2020-01-07高天宇

关键词:不公佛系群体

高天宇

(安徽大学 社会与政治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9)

从人格构成看,在人群中存在一定数量清心寡欲的人。然而,当大量有意识地克制自己欲望的年轻人出现,折射出社会的变化对人心理的影响。“佛系青年”是一种新出现并具有一定价值观倾向的群体,它的出现并非偶然,而是社会转型的产物。从社会发展方面看,社会转型导致部分领域在一定程度上的失范,加上经济发展周期性特点的影响,由此潜在的社会矛盾显现。一方面,日益丰富的商品可以满足几乎所有领域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年轻人有限的经济能力又限制了其消费水平,再加上其他因素的作用,使青年群体在比较中产生了相对剥夺感。一般认为,“佛系青年”的产生是由于部分青年价值观迷失形成的青年亚文化(1)卜建华、童静谣、唐新建:《“佛系青年”现象下的文化表征与社会心态透视》,《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年第17期,第31-33页。。对此,已有学者对“佛系青年”作了一些较为深入的研究,但是鲜有涉及青年相对剥夺感产生的原因。笔者从网络发展的视角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一、问题的提出

“佛系青年”是社会转型的产物,与参照群体比较而产生的相对剥夺感是这一群体产生的心理原因。而网络的嵌入,对于“佛系青年”相对剥夺感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已有文献对“佛系青年”进行深入的研究,这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

(一)“佛系青年”的内涵及起因

“佛系青年”一词最早来源于日本,指喜欢独处、只关注自我兴趣而不愿在谈恋爱上花费时间的男性。关于“佛系青年”的内涵,宋德孝(2018)从内心特质角度指出,“佛系青年”是怀有一种不争不抢、不求输赢、有无均可的生活状态与生存态度的青年群体(2)宋德孝:《青年“佛系人生”的存在主义之殇》,《中国青年研究》2018年第3期,第41-45页。。卜建华等(2018)从行为特点角度阐释,“佛系青年”特指将“一切随缘”作为精神行为指导准则的部分青年群体(3)卜建华、孟丽雯、张宗伟:《“佛系青年”群像的社会心态诊断与支持》,《中国青年研究》2018年第11期,第105-111页。。第天骄(2018)认为,“佛系青年”是特指以不争不抢、怎样都行、顺其自然、失之淡然、得过且过的态度对待现实世界的青年人(4)第天骄:《“佛系青年”的价值困境及其超越》,《北京青年研究》2018年第4期,第16-22页。。不论是内心还是行为都体现出“佛系青年”彰显个体、遵从自我的特点,故而这一群体实际上是追求精神安逸、选择遵从自我内心的青年。

对于“佛系青年”的出现,学者普遍认为是由社会转型引发的青年群体价值观迷失造成的。戴仁卿等(2018)认为,社会阶层分化、物质财富增加以及物质选择的多样性,是“佛系青年”产生的基础,造成价值观的分化(5)戴仁卿、杨殿闯:《“90后佛系青年”文化现象的反思与解构》,《当代青年研究》2018年第3期,第31-37页。。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基于物质基础的发展而导致群体价值观的多元化进而迷失的现象,是“佛系青年”产生的重要原因。陶志欢(2018)认为,这是青年群体受后现代主义思潮影响导致的价值观混乱迷失所致(6)陶志欢:《高校“佛系青年”现象的生成逻辑与引导策略》,《思想理论教育》2018年第5期,第100-103页。。朱美燕(2018)指出,青年群体是受到虚无主义的影响,从而迷失自我,不思进取(7)朱美燕:《佛系青年心理透视及其引导策略》,《中国青年研究》2018年第6期,第86-90页。。第天骄(2018)认为,佛系青年是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两种价值观相互碰撞而产生冲突的后果(8)第天骄:《“佛系青年”的价值困境及其超越》,《北京青年研究》2018年第4期,第16-22页。。价值观的迷失造成青年群体的越轨行为,宋德孝(2018)从存在主义出发阐释,“佛系青年”的行为是悲观主义的生存状况和遁世主义消极逃避的呈现,表现为得过且过的犬儒主义和追寻快乐至上的享乐主义(9)宋德孝:《青年“佛系人生”的存在主义之殇》,《中国青年研究》2018年第3期,第41-45页。。“佛系青年”面临着现实和价值的双重冲突,网络的出现恰恰起到缓解压力的作用,但网络是把双刃剑,网络媒介对“佛系”文化的传播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10)缪笛:《“佛系青年”现象生成逻辑与引导研究》,《中国青年研究》2019年第9期,第102-106页。。

(二)“佛系青年”是一种心理反应

“佛系青年”的出现实际上是一种心理映射的结果,体现出青年群体的社会心态。卜建华等(2018)认为,“佛系青年”是当前社会转型的产物,是伴随着贫富差距扩大、阶层固化与社会不公平等问题在当前社会引起的群体内心认同,青年群体形成相对剥夺感的社会心态(11)卜建华、孟丽雯、张宗伟:《“佛系青年”群像的社会心态诊断与支持》,《中国青年研究》2018年第11期,第105-111页。。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目前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袁文华(2019)认为,青年群体焦虑与进取心理之间的矛盾,导致自我认同的危机,进而形成“佛系青年”(12)袁文华:《“佛系青年”社会心态的现实表征与培育路径》,《当代青年研究》2019年第2期,第45-50页。。连进承(2019)认为,这种认同危机来源于青年群体的抗挫折能力弱和心理承受能力差,是内心脆弱的表现,为自我逃避和自卑寻找借口(13)连进承:《“佛系青年”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及其原因分析》,《教育教学论坛》2019年第39期,第235-236页。。董扣艳(2017)认为,社会不公导致的相对剥夺感在青年群体的参照当中产生(14)董扣艳:《“丧文化”现象与青年社会心态透视》,《中国青年研究》2017年第11期,第23-28页。。

综上所述,“佛系青年”的出现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社会转型期的价值冲突;二是社会矛盾对青年群体心理造成的消极影响。当今社会不仅是消费社会,亦是网络社会,在贫富差距扩大、阶层固化和社会不公平等问题困扰青年群体的过程中,互联网的影响较大,由此产生的相对剥夺感无疑是“佛系青年”产生的重要原因。

二、相对剥夺感是比较中的心理认知

马克思有言:“我们的需要和享受是由社会产生的,因此,我们对于需要和享受是以社会的尺度,而不是以满足它们的物品去衡量的。”(1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387页。故而,相对剥夺感的产生既受到人们主观上心理认知的影响,也受到社会发展的影响。

(一)相对剥夺感产生的基础

1.价值论是相对剥夺感产生的理论基础。Gurr(1971)认为,相对剥夺感是行动者价值期待与价值能力认知不一致的结果(16)Gurr T R, Why Men Rebel,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71,pp.137-138.。所谓价值,从心理学解释,即为人类行为的目的。价值期待是人们认为应当获得的价值目标,价值能力是人们能够获得的价值目标(17)李俊:《相对剥夺理论的价值论视角》,《学海》2005年第4期,第175-178页。。一般而言,价值期待可以分为现在和将来两种,而价值能力是人们完成价值期待的潜能,又可分为理想能力和实际能力。在现实中,人们往往根据理想能力来树立价值期待,故而自我认知的偏差就会产生个人的相对剥夺感。

2.参照群体是相对剥夺感产生的现实基础。美国社会学家Hyman(1942)提出参照群体理论,认为参照群体具有规范和比较两个重要的功能,而相对剥夺感正是人们发挥比较功能产生的负面心理(18)转引自庄家炽:《参照群体理论评述》,《社会发展研究》2016年第3期,第184-197页。。在现实生活中,参照的内容具有多样性,并非只体现在收入上,还包括声望、地位或权力等。此外,受教育程度也会影响群体或个体的相对剥夺感,受教育程度越高,遭遇挫折所产生的相对剥夺感就越强。熊猛等(2016)认为,成就需求与相对剥夺感正相关(19)熊猛、叶一舵:《相对剥夺感:概念、测量、影响因素及作用》,《心理科学进展》2016年第3期,第438-453页。。Stouffer(1949)在研究中发现,在美军中产生相对剥夺感的士兵往往都是晋升较快的,因为他们一直将军队中其他晋升较快的人群作为参照群体(20)转引自庄家炽:《参照群体理论评述》,《社会发展研究》2016年第3期,第184-197页。。从理论上而言,选择一个优于自身的参照群体是人们对未来期望的体现,但应选择一个相似或相近的群体进行比较。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受到网络效应的影响,选择一个相近或相似的参照群体并不容易。因此,缺乏准确自我认知的个人,易选择错误的参照群体,更容易产生相对剥夺感。

(二)相对剥夺感产生的原因

相对剥夺感是现实比较的心理反应。俗话说:“人比人,气死人;货比货,就得扔。”这体现的正是人们在进行比较时产生的相对剥夺感。事实上,在消费社会中,人们习惯于以物衡量,将物品符号化并进行等级划分,消费已经偏离人们满足需要的目的,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人们相互比较的手段。而相对剥夺感正是源于人们的各种比较,不仅体现在物品的比较,还包括收入、房屋和地位等一切可以物化的事物。总之,相对剥夺感是当今社会的一种病态心理,“佛系青年”深受其害。

1.社会不公是青年相对剥夺感产生的重要原因。社会不公不但易破坏青年人平等追求美好生活的价值观,也会降低青年群体社会获得感水平,这与经济社会发展不均衡、改革红利分配不公、弱势群体不断被边缘化所导致的相对剥夺感有密切联系(21)曹现强、李烁:《获得感的时代内涵与国外经验借鉴》,《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7年第2期,第18-28页。。CGSS2015的数据显示,在1980年后出生的受访者中,认为完全不公平的青年占5.2%,认为比较不公平的青年占23.3%,“说不上公平但也不能说不公平”的青年占25.7%;而在“是否同意贫富差距扩大”的调查中,约有79.7%的青年表示认同;同时,在“近20年哪一类人获利最多”的调查中,有51.8%的青年认为“国家干部和国有、集体企业管理者”获利最多(22)李路路:《中国综合社会调查(2015)》,http://www.cnsda.org/index.php?r=projects/view&id=62072446。论文中凡涉及CGSS的结论,均经过SPSS软件分析而得。。可见,青年对社会阶层固化的感知明显,也对此表达自身的态度。在青年社会获得感方面,据2019年《中国青年发展报告》显示,青年对其发展环境和机遇表示肯定的为29.9%,一般的为46.9%,否定的为23.2%;对青年社会获得感的调查后得知,由低到高依次为收入、住房、教育、工作、社会保障和健康,而得分最高的健康只有3.2分(23)魏礼群、赵秋雁、陈鹏等:《中国青年发展报告——五四精神的当代价值及传承发展(2019)》,2019-05-29,https://wap.peopleapp.com/article/4218301/4078749?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可见,较差的社会获得感是造成青年对现状和未来不满的主要原因,也导致青年相对剥夺感的产生。

2.贫富差距的拉大是相对剥夺感产生的直接原因(24)郭星华:《城市居民相对剥夺感的实证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第71-78页。。自改革开放后,我国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战略,但是一部分人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在社会上逐渐产生一种偏执的观念认同,即财富是衡量个人成功的标准,不少人将“票子、房子、车子”作为成功人士的标配,消费愈加偏离其本质。鲍德里亚(2000)认为,消费社会中的消费活动是由于“心理匮乏”所进行的“差异消费”(25)让·鲍德里亚著,刘成富、全志钢译:《消费社会》,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93-99页。。这种“差异消费”在比较中产生,而网络助长了这一趋势,各种网上晒豪车和奢侈品的行为,使比较无处不在,而未达到这种社会目标的人们就会产生相对剥夺感。

综上所述,相对剥夺感的产生是人们在比较中心理认知的结果。参照群体、贫富差距和社会不公,都是人们比较后产生相对剥夺感的重要因素。而在消费社会中,消费业已成为人们进行比较的重要手段。“佛系青年”是社会转型阶段的产物,与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联系,网络效应加深且扩大了青年群体的相对剥夺感。

三、网络放大了青年群体的相对剥夺感

网络的应用打破了信息交流的时空限制,也改变了传统的人际交往方式。“佛系青年”大部分都是“网络原住民”,深刻感受着互联网的发展,换句话说,互联网融入了“佛系青年”的生活,网络给生活提供各种便利的同时,也极大地影响着青年人的生活,放大了他们的相对剥夺感。

(一)贫富差距不断拉大的影响

西美尔(2002)认为,货币的出现不但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念,也成为人际交往中的核心要素,追求货币成为人们行动的价值准则(26)西美尔著,陈戎女、耿开君、文聘元译:《货币哲学》,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477-480页。。在消费社会中,人们对货币的追求较为强烈,而贫富差距的拉大则成为相对剥夺感产生的重要原因。CGSS2015相关数据显示,79.7%的“90后”受访者认为,我国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中国民生发展报告2014》的数据显示,处于顶端的1%富人家庭占有全国1/3以上的财产, 而底端的25%家庭仅拥有1%左右的财产总量。同时报告指出,家庭财产的基尼系数达到0.71(27)谢宇、张晓波、李建新等:《中国民生发展报告2014》,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29页。。贫富差距的扩大,是影响和谐社会发展的不利因素。此外,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促成新一轮的财富分配,而未得到实际利益或利益受损的青年群体易产生相对剥夺感。

1.互联网行业与其他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扩大。网络技术的发展促使互联网相关产业迅速成长,互联网成为资本流动的集中地,也形成了从业人员较高的平均收入。《中国统计年鉴2018》的数据显示,2017年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人均工资为133 150元,制造业人均工资为64 452元,而农、林、牧、渔业仅为36 504元,相差近四倍(28)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8)》,中国统计出版社2018年版,第130-132页。,而与传统的制造业相比,也高出近两倍。可见,互联网行业从业者拥有较高的收入,导致低收入人群在比较后产生相对剥夺感。

2.网络消费放大了贫富差距。网络为人们的消费提供了技术条件,其快捷性和选择的多样性,使人们的消费自主性大大提高,但网络消费的过程也放大了贫富差距。在消费社会中,人们的消费能力和消费层次成为衡量个人成功的重要指标,但由于消费能力与收入水平相关,网络上炫富的行为屡禁不止,导致消费能力有限的消费者可望而不可即的状况,现实的贫富差距在消费体验中显现,使人们在消费的比较中产生相对剥夺感。

(二)参照群体不断扩大的影响

相对剥夺感是个体通过与所属群体的其他个人或社会其他群体进行比较而形成的主观感受,因此,能否选择合适的参照群体尤为重要。从理论上讲,人们需要选择与个体及所属群体相似或相近的群体作为参照群体。但在网络社会中,人们通过网络渠道获取丰富的信息,对国内外各阶层都有大致的了解,这意味着可选择的参照群体不断扩大,人们反而不易根据自身情况,甄别合适的参考群体,容易进行盲目比较,从而导致相对剥夺感的产生。

1.青年群体对国内各阶层的认知。没有网络的时代,人们主要通过报纸和电视获取信息,受限于生活方式和社交范围,可获取的信息较为有限,对外界的认知也较为匮乏。而在网络社会,网络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CGSS2015的数据显示,“90后”中82.4%的受访者将互联网作为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同时,人们可以在微信、QQ空间和微博等社交平台上获取、分享和讨论相关信息,容易获得参照对象并进行理性与不理性的比较。尤其是以“抖音”为代表的短视频的兴起,吸引大批青年人加入其中,使他们对各类群体有了更直观的了解。

2.青年群体与国外参照群体的比较。中国的青年群体是伴随着网络化和全球化成长起来的,从小就具有国际化意识,海外求学和旅游成为时代潮流,但这仅限于一部分人。网络技术满足了大部分人无法出国看世界的需求,人们通过网络见识了国外的生活、开阔了视野,从而对国内的现状有了一定的参照。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飞速发展,“后发展效应”显著,但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相比,社会各方面有待完善,而青年群体大多选择发达国家进行比较,易造成青年群体的相对剥夺感。

(三)社会不公被不断放大的影响

在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矛盾多发,社会不公的现象会造成人们的挫折感和相对剥夺感。基于网络所产生的对于社会不公的认识,既有直接的,也有间接的。

1.数字鸿沟会造成社会不公。数字鸿沟是一道看不见且无法逾越的鸿沟。我国城乡发展和东西发展差距较大,形成了独特的“二元制”社会结构,也形成了东部沿海城市和中西部乡村鲜明的对比。网络的使用与普及由东南沿海城市向内陆和乡村延伸,有一定的时间差,造成东西部与城乡之间互联网使用的鸿沟。相关研究表明,我国目前乡村还有部分地区未开通互联网,而且有相当一部分人受限于文化水平无法使用网络(29)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09-02-08,http://www.cac.gov.cn/2019-02/28/c_1124175677.htm。,导致其产生相对剥夺感。此外,网络、电子及其衍生产品更新换代周期较快,在一定程度上而言,年轻人之间的产品消费具有攀比现象,尤其是来自乡村的青年群体,由于买不起电脑及新一代的电子产品,易产生相对剥夺感和挫折感,并引发相应的心理问题。

2.网络监督会揭露社会不公。根据《人民日报》2009年的民意调查,87.9%受调查的网民非常关注网络监督,93.3%选择通过网络揭发社会不公(30)刘素华:《网络走进百姓政治生活》,《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2月9日,第1版。。一方面,网络成为人们表达社会不公的场所,年轻人通过各种娱乐的方式表达对社会不公的不满,比如“我爸是李刚”。“佛系青年”群体大多为互联网原生代,熟知网络语言所表达的具体含义,这种带有戏谑的调侃,既表达对社会不公的不满,也流露自己的惆怅和无奈。另一方面,网络是揭露社会不公的集中地。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举报社会不公的代价较高,而网络成为揭露社会不公较为便利、高效的途径。若网络充斥着大量社会不公的报道或信息,就会造成社会认知的错位,妨碍青年群体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若一旦遭遇挫折和社会不公,容易产生相对剥夺感。

四、青年建构健康心理的路径

青年群体的相对剥夺感既深受网络的影响,也受社会转型等客观因素的影响。针对网络对“佛系青年”产生的影响,需要从强化青年的自我认知能力、加强网络环境的治理和维护社会公正等三个方面进行。

(一)强化自我认知,破解“佛系”心态

“佛系青年”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缺乏明确的自我认知。由于自我定位不明确、缺乏相应的目标以及向上的动力和决心,“佛系青年”往往盲目选择参照群体进行比较,从而形成相对剥夺感。因此,要强化青年的自我认知,鼓励青年人根据自身的特点制定阶段目标,完成人生规划。

1.关注青年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个性化发展是培养青年学生自我认知能力的基础,是进行自我定位的关键。个性化发展的着重点在于引导学生了解自我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帮助学生解决“我是谁”的问题,使今后的自我定位有一个重要的参考标准。同时,要营造适合青年学生个性化发展的社会环境,这不仅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多元化发展的内在要求。这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教育观念的改变以及学校教育方式的多样化创新,以适应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2.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大学不仅是青年学生认识自我、完善自我的重要阶段,也是为人生道路进行合理规划的关键时期。解决“我能干什么”和“我想干什么”的问题,是青年学生步入社会前最重要的环节。为此,大学可以开设相关课程或进行相关问卷调查,全面了解探究学生的内在人格类型,为学生提供有效、个性化的建议。由于大学对学生自主管理能力要求较高,而学生的相关能力又因人而异,宜在大学初期开设相关自主管理课程,同时为新生进行相关测验,作出相应定位,为学生的自我认知提供经验参考,也为学生后期的校园活动提供合理建议,同时开展相关职业培训,为毕业后的职业选择奠定基础。

(二)推进网络共治,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阶段,各类社会矛盾凸显,网络已经成为各种社会问题曝光的主要途径。一方面,过多的负面消息不利于构建青年群体的主流价值观,造成青年对社会的认知产生偏差,从而将自我的失败归因于社会不公,产生强烈的相对剥夺感。另一方面,网络上散布的消息有不少是“标题党”或者是掐头去尾的短视频,极易误导大众。因此,亟须对网络进行共同治理。

1.政府加强舆论引导,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设。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既可发挥舆论监督的优势,也为一些人提供了发泄不满的渠道,但网络不是法外之地,网民需要对自己的言论负责。一方面,政府可以利用网络的优势,发布权威信息,同时自觉接受网民的监督,重视网民所关注的社会问题并予以妥善解决;另一方面,政府应强化信息公开力度,做到公正透明,树立自身的公信力,严厉打击网络谣言,并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对谣言发布者及时作出相应处罚。

2.企业建立突发舆论预测应急机制。企业作为市场主体,营造健康舒适的网上社交环境是其提供优质服务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因此,企业需要建立突发性舆论预测应急机制,对评论或转发在短时间内达到一定体量的消息进行预测,预防可能出现的舆情危机,而不能只是简单粗暴地进行单方面删帖、封号,这不但影响企业的声誉,也侵犯用户的权益,导致用户的流失。同时,企业是否从舆论中获利,也是重要的考察标准,如果获利即违背了诺齐克(1991)所说的获取正义原则(31)罗伯特·诺齐克著,何怀宏等译:《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57页。,需与造谣者共同承担责任。

3.青年群体提高自身的公民素质。青年是网络的参与主体,也应是加强网络治理的重要参与者。青年群体应加强辨别虚假消息的能力,不信谣、不传谣,对社会不公的问题作出全面、理性的分析。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并发挥其“主心骨”作用,在青年群体中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全社会应关注青年一代的身心健康,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青年人应自觉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在网络舆论监督方面的作用,共同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

(三)促进社会公正,弱化相对剥夺

社会公正可分为阶层公正、区域公正等方面(32)王春城:《我国社会公正体系建构与公共政策体制保证》,《行政论坛》2008年第6期,第38-41页。。针对行业收入差距和数字鸿沟等社会问题,可采取以政府主导、多方协作的方式,制定相应的政策,促进各个层面的社会公正。

1.完善收入分配机制,促进阶层公正。社会按照不同的职业划分不同阶层,不同阶层又分工合作,从这个层面上讲,每个阶层都是平等的。然而,不同行业和不同企业之间营利能力的不同,造成不同阶层之间、同阶层不同行业之间、同行业不同企业之间、同企业不同岗位之间的收入差距,与高收入阶层相比,其他阶层易产生相对剥夺感,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故而,政府需要完善收入分配机制,发挥税收的调节作用,解决不同行业、不同阶层之间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的问题。同时,发挥税收的再分配作用,加大对低收入阶层的政策支持,缓解低收入阶层的经济压力,促进阶层公正。

2.减小数字鸿沟,实现“乡村振兴”,促进区域公正。我国是“二元制”社会,城乡之间、沿海与内陆之间存在较大的发展差距,导致数字鸿沟的出现。贫困地区的青年群体受经济和社会环境的限制,与同龄群体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致使他们产生相对剥夺感,甚至引发心理问题。因此,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机构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政策、物质及技术支持,向输入地普及基础网络常识及相关信息技术知识。充分利用网络的连接机制,因地制宜地推动当地的社会与经济发展,实现“乡村振兴”,减小数字鸿沟,促进区域公正。

总之,构建青年人健康的社会心理,不仅需要他们强化自我认知能力的培养,还需要政府和企业的积极投入和正确引导,为青年人的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减少网络对他们的负面影响。

猜你喜欢

不公佛系群体
不要抱怨别人对你不公
Z世代:拒绝内卷,不再佛系
法系妈&佛系爸
别让“佛系”成为你不努力的借口
以貌取人,未必不公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你为什么抓住“佛系”这根稻草
不公和不义
关爱特殊群体不畏难
不容忽视的校园“小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