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好义务教育保学控辍工作,打赢脱贫攻坚战

2020-01-06潘惠丽

民主 2020年11期
关键词:保学农村教师攻坚

潘惠丽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中共中央的庄严承诺,是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的重要工作任务,我们必须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责任担当交出合格答卷。

中共十八大以来,教育扶贫工作围绕“义务教育有保障”“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的目标任务,统筹资金、人才资源,加大政策供给,综合施策,取得了显著成效。尤其是确保“义务教育有保障”,实施学位、师资、资助“三保”政策,压实各级责任,着力攻克“保学控辍”的难点,成绩卓然,教育扶贫“阻断贫困代际传播、拔穷根”的作用持续显现。当前,脱贫攻坚到了最后关头,“义务教育有保障”仍是教育脱贫攻坚工作的核心任务,保学控辍工作仍是教育脱贫攻坚重中之重的工作。从基层实践层面观察,经过多年持续发力,因贫失(辍)学的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但是,因“学困”“厌学”而失(辍)学问题却十分突出,没有得到有效遏制。近几年,多地通过“人盯人”等多种办法,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付出了高昂的行政成本,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是可持续性不足,学生返回后“学不进、稳不住”,成了“教育之痛”,“保学控辍”局面仍然不稳固,形势依然严峻。这一问题如果得不到根本解决,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就难以巩固,返贫的风险就始终存在。据调研,这些孩子厌学的主要原因:一是家庭关爱不足、失于管教,孩子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没有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二是农村学校教育质量不高,吸引力不足等,导致这些学生因厌学而辍学,过早流落社会,成长风险极大。

为此,建议高度重视“保学控辍”工作,要长短结合,标本兼治。持续推进现有政策措施力度不减,在此基础上,立足长远,切实把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加强农村家庭文化建设作为治本之策统筹推进。不断增强农村学校的吸引力,增强家庭凝聚力,让孩子回归学校、回归家庭,健康成长。

一、切实提高乡村学校教育质量

一是研究制定我国农村学校质量综合评价标准,加强对农村学校的综合质量评估,引导学校树立正确的质量观,督促学校切实把办学力量集中到教育质量的提升上。二是充分调动农村教师的积极性。近年来,农村教师的补充机制、条件保障机制、培养培训机制基本形成,但是,年龄老化、流动不畅、活力不足等问题依然突出,是制约农村教师队伍良性发展的瓶颈。建议国家研究制定“教师流动及退出”的一揽子政策,切实建立教师退出机制,尤其是对农村年龄偏大、身体不好、不胜任工作的教师,通过转岗、提前退休、考核不合格退出等措施,加快农村教师流动,补充优秀的年轻教师,增强农村教师活力。三是国家设立西部贫困农村学校课外活动专项补助资金,鼓励引导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通过活动参与,增加学生的快乐和成功体验,增强学校吸引力。

二、切实加强农村家庭文化建设

脱贫攻坚任务基本实现后,切實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应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特别是贫困家庭,在实现有房住后,家庭文化构建十分迫切,这是农村和谐发展的需要,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和必然要求。建议:一是加强进行顶层设计,研究制定农村家庭文化发展指导意见,以家庭情感为纽带,以家庭价值认同为核心,以家庭责任落实为重点,增强家庭凝聚力。二是落实家庭教育的责任。家庭教育是家庭的第一责任,加快推进家庭教育法出台,推动家庭、学校协同共进。三是充分利用扶贫夜校平台开展农村成人教育,推进农村成人教育规范化、制度化建设,把家庭教育作为重要组成,增强培训的系统性、科学性和实效性,全面提升农村人口素质,全面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让每一个家庭成为教育的摇篮,从根本阻断贫困的代际传播。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民进海南省委会副主委)

猜你喜欢

保学农村教师攻坚
既要继续攻坚 也要防止返贫
脱贫攻坚应及时清理“淤堵点”
脱贫攻坚 重在落实
提高农村教师培训的实效性——关于西部S省农村教师培训状况的调查报告
互助:“联动”方能攻坚
农村教师补充机制:问题与对策新探
论西部农村教师专业信念提升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