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脱贫攻坚看广东”美术书法摄影主题展在广州举办

2020-01-06

源流 2020年10期
关键词:义诊广东志愿

9月28日,“脱贫攻坚看广东”美术书法摄影主题展在广东东西部扶贫协作产品交易市场正式启动。本次活动由广东省扶贫开发办公室、广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省文联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周华、省农业农村厅(省扶贫办)总经济师廖纪坤出席活动、致辞。

据了解,本次活动共征集到参评作品3319件,特邀作品248件。经专家评审,最终评出获奖作品247件,这些作品由碧桂园集团独家认购,于展览完毕后全部移交,善款将用于我省文化艺术扶贫项目。启动仪式上,碧桂园集团和省扶贫基金会交换作品认购捐赠牌和荣誉证书。

在作品展览区,展出了一大批扶贫主题突出、艺术特色鲜明、创作水平较高的美术、书法、摄影作品。这些作品由广大扶贫干部群众、爱心人士、文艺工作者创作,以笔墨言志、丹青传情、摄影纪实等作品形式,展现了波澜壮阔的脱贫攻坚精彩画卷,展现了一鼓作气、顽强作战、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昂扬士气,展现了脱贫攻坚的伟大成就,营造了全力以赴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的浓厚舆论氛围,凝聚了磅礴的社会力量,成为讲好广东脱贫攻坚好故事的重要介质。(袁硫)

《广州志愿者瑶村义诊》

张维健是广州天河公园南门志愿团队的一名摄影师,此次凭借摄影作品《广州志愿者瑶村义诊》荣获一等奖。在他的作品中,两位来自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三院的志愿医生来到横坑村的公共服务站,正认真地为一位瑶族老奶奶测量血压。在老奶奶身后,同村的三位老人正扯着脖子观望,等待“叫号”。在他们身旁的那面墙上,“凝聚党心,服务群众”八个大字煞是显眼,成为志愿医生们的真实写照。

张维健介绍,他所在的志愿团队每年都会前往连南瑤族自治县三排镇横坑村,为当地的瑶族同胞进行义诊,久而久之,团队与当地村民建立了良好的关系。“最近几次去(义诊),那里的村民提前在村口等着我们,有的还拿着红薯等土特产来致谢。”张维健回忆说,团队不但在当地进行义诊,还帮助因病致贫的村民搭建了平房,让他们从四处透风的茅草房中搬了出来。

不仅如此,张维健还免费给当地不少一辈子都没有出过大山的老人照相,给他们留下人生中的一件重要纪念物。

《画笔中的渔村巨变》

村头老榕树下看国际货运港,这是来自汕头的画家陈耀卿笔下的一等奖画作。她饶有兴趣地介绍她的作品:“几百年历史的大榕树,意味着我们的村子是一座古村,和远处的集装箱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陈耀卿的家乡是汕头广澳港旁边的一座小渔村。她介绍说,曾经的村子家家户户是渔民,收入的多寡全看天意。自从家门口的海边变成一座可停靠万吨货轮,年吞吐量接近30万个集装箱的国际港口之后,村子一下子就变得富裕了起来,几乎家家户户都可以盖新房、买汽车。“感谢党的政策,让我们走向了光明的道路”,陈耀卿指着画中金黄的天空,说出了她心中的感激。

猜你喜欢

义诊广东志愿
高考志愿被篡改,考生该何去何从?
我志愿……
健康义诊基层行
不煲“仔”的广东煲仔饭
义诊在草原 潘义奎 油画 112cm x 180cm 2020 年
爱心义诊
如何防止高考志愿再遭篡改
广东舆情
因爱汇聚,志愿同行
非法行医瞄上“义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