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对策建议
2020-01-06监利县审计局
◆程 频 刘 佳/ 监利县审计局
农村集体“三资”是指在集体所有制下,农村集体所有的资金、资产和资源。自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随着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美丽乡村建设等一系列战略、政策的贯彻落实,农村经济社会取得长足发展,同时,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问题日益成为农民群众关注的热点。近年来,监利县审计局通过乡镇经济责任及涉农专项资金审计、农村“三资”管理审计调查等发现: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问题突出,亟需整治。
一、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三资”监管机构履职尽责不到位,监管流于形式。
1.乡镇“三资”管理监督委员会履职不尽责。各乡镇虽然均以文件形式成立“三资”管理监督委员会,但并未严格履行《湖北省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办法》规定的监督管理职责。
2.“三资”监管代理中心履职不到位、监管乏力。(1)农村集体资产、资源的动态管理不及时,资产、资源台账登记信息失真,数据不完整、不准确。(2)农村集体财务会计信息不真实、不完整。“三资”监管代理中心对农村财务监管流于形式,沦为村级财务记账员和会计凭证保管员,不能保证村级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3)对村级资金使用情况监管不力。村级资金拨付使用现金支票和转账支票,通过村支书或会计个人银行卡进行结算;村级资金使用,村支书既是审批人也是经手人,又是报账员,村级资金使用脱离监督。
3.农村集体经济产权交易中心履职不到位,机构形同虚设。(1)乡镇农村集体产权交易中心人员由财政所人员兼任,缺乏一定数量的专职、专业人员,对农村集体资产资源交易活动、建设项目实施缺乏有效的监管职能与手段。(2)农村集体资产、资源的交易只有少部分通过农村集体经济产权交易中心公开发包,各乡镇对农村集体资产资源交易监督管理流于形式。
(二)农村集体资产、资源不按规定程序交易、发包,管理无序,资产资源收益流失严重。
1.资产资源发包、处置不规范。一是未执行“四议两公开”制度,由各村村支书自行发包、处置现象普遍。二是承包期限过长、承包价格明显偏低。三是超期不缴承包费、提前发包预收承包费、超过合同承包期限逾期发包等现象突出。
2.农村集体资产资源承包收益流失严重。(1)部分村集体资源由于村民强占、权属不清或未按期足额缴纳承包费导致村集体收益损失。(2)发包价格普遍低于市场承包价格,导致村集体资产资源收益流失严重。按照当地2018年度最低市场承包价测算:各乡镇实际实现的村级资产资源发包收益占比约60.62%,收益流失39.38%。
(三)农村集体资金使用及财务管理极不规范,违纪违规问题多发,乱象从生。
具体表现在: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的规定,不及时建账、报账;村集体收入不纳入“三资”监管代理中心代管专户统一管理,由村级自收自支;白条报账、借款列支、挪借集体资金、违规开支等问题突出;虚报工程支出套取村级建设资金;收入不上账、私设“小金库”现象屡禁不止;虚报冒领、贪污侵占村民权益现象时有发生。
(四)农村工程项目建设管理不规范。
具体表现在:村级工程建设项目未通过招投标,或者化整为零规避招投标;建设项目不通过乡镇产权交易平台违规自行发包;村支书本人或者亲属、无公司法人资质的社会个人违规承包项目工程;项目承包合同签订不规范;工程项目违规转包分包;项目监理人员履职不到位导致工程质量较差;虚报工程量套取项目资金;工程项目支出票据不规范等。
(五)村务监督委员会成为“橡皮图章”,村民民主理财有名无实。
按照《湖北省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办法》规定,村务监督委员会负责村民民主理财,履行审核本集体经济组织财务账目及相关的经济活动事项,审查集体经济组织开支并签字盖章,监督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和财务人员执行财经纪律情况等工作职责。目前,各村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多数不是经村民选举推荐产生的,而是由村干部指定的;且成员普遍缺乏必要的财务知识,对财经法规知之甚少,年龄偏大,工作积极性不高,责任心不强。一些地方的民主理财小组签章都由村干部掌握保管,村务监督委员会成为“橡皮图章”,村民民主理财有名无实。
二、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
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之所以存在以上突出问题,主要原因有:一是乡镇党委、政府对农村“三资”管理工作重视不够,对存在的问题的危害性认识不足;二是村集体“两委”成员素质良莠不齐,法纪法规意识淡薄;三是乡镇农村“三资”监管机构履行职能不够,执行力薄弱;四是各级主管部门、执法机关对农村“三资”的监督处于“碎片化”“应急式”状态,未实行常态化监管,也没有形成监督合力。
三、规范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近些年来,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问题日益成为农村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由此引发的矛盾与信访事件频发,对农村党群干群关系以及基层党组织形象造成了严重损害。乡镇党委、政府和各级监管部门应该切实转变对农村集体“三资”的管理观念,充分认识其存在问题的危害性,高度重视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工作,维护农村经济社会稳定与和谐发展。
(二)强化措施,加强管理。
针对部分乡镇干部、村两委成员法律意识、财经纪律意识淡薄,村级财务管理仍然存在很多漏洞与薄弱环节的现状,各乡镇人民政府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对乡镇干部、村两委班子成员的法制与财经纪律教育力度,牢固树立其对国家法律法规、财经法纪的敬畏之心,增强其遵纪守法的自觉性。进一步建立健全“三资”管理制度,强化监管措施,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三)增强责任心,提高执行力。
乡镇“三资”监管代理中心、农村集体经济产权交易中心等农村集体“三资”监管机构应增强责任心,严格执行《湖北省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办法》及其他有关规定,改变目前监管乏力、流于形式的工作现状,在地方党委、政府支持下,配齐人员力量,切实履职尽责,提高执行力。
(四)部门协同,增强监督合力。
针对农村集体“三资”监管领域依然存在各种违法违纪问题的现状,各级监管执法部门应改变“碎片化”“应急式”监督管理模式,加大工作协同力度,形成监督合力。尤其是要强化执纪执法与责任追究力度,对严重违法违纪问题采取“零容忍”态度,严格依法依规处理,绝不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