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黑斑病药剂防治效果试验
2020-01-06王晓黎沈学善屈会娟李洪浩黄静玮
王晓黎,沈学善,屈会娟,李洪浩,黄静玮
(1.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四川 成都 610066;2.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四川 成都 610066;3.成都大学,四川 成都 610106)
甘薯黑斑病(blackrot)又名黑疤病,在世界各甘薯产区均有发生,每年我国由该病导致甘薯产量损失为 5%~10%,发病严重时可达20%~50%[1]。甘薯黑斑病病原物为甘薯长喙壳菌(CeratocystisfimbriataEllis et Halsted),属于子囊菌亚门长喙壳属真菌,可为害甘薯幼苗茎基部,主要表现为茎基部长出黑褐色椭圆形或菱形病斑,稍凹陷,高湿条件下可产生黑色刺毛状及粉状物,造成薯苗受害;该病原菌也可侵染甘薯块根组织,导致甘薯黑疱霉酮等呋喃萜类有毒物质的产生[2-3]。
甘薯黑斑病的综合防控中杀菌剂应用非常普遍,主要应用在种苗种植前、种薯和商品薯入窖前、薯窖的杀菌等环节。新类型杀菌剂的应用以及药剂对种薯和商品薯的安全性近年来少有报道,本试验进行了作用机理不同的几类杀菌剂单剂和复配制剂对储藏期甘薯黑斑病的防治试验,以期筛选出有效药剂,为甘薯黑斑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甘薯品种与供试药剂
通过药液浸渍的方法比较了不同杀菌剂对储藏期甘薯黑斑病的防治效果。供试甘薯品种为“紫薯008”。薯窖为大屋窖,采取空调自动控温,窖内温度设定为12~14℃。
供试药剂:40%精纯多菌灵 WP(商品名:金满地,山东东信生物农药有限公司生产);1×1012cfu/g 枯草芽孢杆菌 WP(商品名:枯草芽孢杆菌,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廊坊农药中试厂生产);12.5%粉唑醇SC(江苏七洲绿色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有效成分用量80mg/kg);50%代森铵250倍液(山西西亚化学有限公司生产);粉唑醇+多菌灵(有效成分用量25+800mg/kg)。
1.2 试验方法
选取外表光滑、无碰伤薯块,薯块装网带,每袋甘薯为1个重复,3次重复,并设置空白对照。入窖前将整袋甘薯在药液中浸12min,晾干后入窖。
1.3 调查方法
入窖储藏后第35d和第80d调查各重复全部薯块的黑斑病发病率,薯块上具有稍凹陷的黑色发硬病斑,刮破病斑表皮,病部褐绿色视为病薯。计算方法如下:
发病率(%)=发病薯块数×100/调查薯块数
防治效果(%)=(对照发病率-药剂处理发病率)×100/对照发病率。
2 结果与分析
2.1 杀菌剂对储藏35d甘薯黑斑病的防效
结果表明,12.5%粉唑醇悬浮剂80mg/kg、粉唑醇+多菌灵(有效成分用量25+800mg/kg)这2个处理对黑斑病的防效达到100%,除1×1012cfu/g 枯草芽孢杆菌WP处理防效显著低于以上2个处理外,40%多菌灵WP和50%代森铵的处理防效分别为80.03%和85.26%,与上述2个处理的防效差异不显著。
表1 不同药剂处理对储藏35d甘薯黑斑病的防治效果
2.2 杀菌剂对储藏80d甘薯黑斑病的防效
入窖后80d调查结果表明,12.5%粉唑醇悬浮剂80mg/kg、粉唑醇+多菌灵(有效成分用量25+800mg/kg)这2个处理对黑斑病的防效最好,分别为96.59%和94.33%,2个处理间差异不显著。50%代森铵的处理防效为87.65%,其他处理的防效均在80%以下。
表2 不同药剂处理对储藏80d甘薯黑斑病的防治效果
3 结论与讨论
储藏期防治甘薯黑斑病的试验结果表明,粉唑醇和代森铵均有明显防效,粉唑醇与多菌灵混用对甘薯黑斑病防效优异[4]。但是张德胜等[5]的试验结果表明使用12.5%粉唑醇悬浮剂有效剂量20、80mg/kg处理的甘薯残留量高于欧盟规定的最大残留限量标准,表明粉唑醇如果用于防治储藏期甘薯黑斑病只能用于种薯,不能用于食用甘薯。
甘薯黑斑病是甘薯储藏期的主要病害,新类型杀菌剂的应用以及药剂对种薯和商品薯的安全性近年来少有报道,需要继续研究不同药剂对多种致病菌的综合防效,以期筛选出有效药剂,为甘薯黑斑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