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河道治理及其对我国河道整治的启示
2020-01-06林建霄曹小伟刘学泉
林建霄,曹小伟,刘学泉
(济南市兴泉工程建设监理咨询有限公司,山东 济南 250000)
1 我国生态河道治理现状
河道是流域水系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作为社会经济发展要素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随着人类社会工业化进程的加剧,世界范围内的河流均在不同历史时期出现过一定程度的污染。主要表现在河流水质的污染。反观我国,河流污染问题触目惊心,严重影响居民的生活质量甚至身体健康。针对这些问题,各国纷纷开始着手河道治理工作。随着环境生态学的发展,生态河道治理的概念被很多学者提出。我国自“十五”计划实施以来,水利主管部门也提出了“生态水利”的新思路。所谓生态河道治理即在保证河道安全的前提下,采用多种生态工程措施,恢复河道生态服务功能,维持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动态平衡。不仅有助于改善水质,打造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的河道景观,还可以形成自然的生态系统,实现美好的生态景观。
生态河道治理工程在我国已进行广泛实践,但是由于我国幅员辽阔,河流类型多样,治理模式也无法统一,因此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包括:一是河流护岸结构单一,尤其是对城市河流来说,将浇灌混凝土、浆砌块石等护岸简单的变为植被、景观等“软”护岸,忽略了河流本身的生态系统。二是河道设计缺乏整体性,在生态河道治理建设时对存在的问题、难题避重就轻,导致生态河道实施前后与实际需求不一致。并且生态建设分布零散,打破河道原有的流域水系,各个河道缺乏有机结合。三是河道维护后期缺乏有效管护与检测。生态河道的日常后期管理需要人力、资金、技术等各方面的支持。而由于管护力度不足,使得植被成活率低,水生态系统未能得到修复,水质返污,生态建设名存实亡。
2 日本河道治理经验总结
20世纪60年代,日本的水污染问题严重,“水俣病”等问题的爆发引发全社会对水污染问题的关注,逐步开始河流的治理工作。日本学界将这种治水过程划分为“物质”“生命”“心灵”三个阶段,即“控制污染”“生态修复”“人与自然关系修复”。也就是先通过控制污染源、改善水质,再通过打造栖息地、恢复生物多样性来修复生态系统,最终调整人类对待自然的态度,实现人与环境、生态的和谐相处。从日本众多的河流治理经验来看,第一阶段普遍作为河流治理的基础和重要环节,为下一步生态系统的修复提供了基础。第二阶段的行动起源于日本建设省要求水利工程必须进行“多自然型”建设,除“治水”“利水”外,还应该考虑河川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即水生动植物的生活环境,以及河流绿化、空间等与人相关生活环境)的整治与保护。
“多自然型河川”自1990—2006年在日本实施了15年。其与传统河道治理之间的区别主要在于尊重生物、尊重差异、尊重河流本身样态、重视后期管理等。其代表性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种。1)河滩的公园化利用。即利用河滩建设旁侧型水质净化设施建设,恢复湿地,营造鱼类栖息地、打造水生植物园和亲水平台等景观建设,修复生态。比如在水际线形成与主体向联通的水塘地形,在湾部形成芦苇等植物,修复湿地带,供鱼鸟产卵栖息。2)自然、多样化护坡。将自然岸坡从坡度上进行区分,根据不同坡度、不用河段、不同质地变化使用覆土、自然石、木桩、砌块、天然河岸等材质的护坡。如蛇笼、植物生长型砌块、木制沉床、柳枝工、多孔混凝土是具有代表性且较常使用的几种护坡类型。3)恢复河流自然岸线。最具代表性的工程就是钏路川整治工程。该河流由于实施岸线直线化导致水体生态破坏、水质富营养化,为了恢复原有生态,拆除了硬质提防,恢复原有的弯曲岸线。恢复后的河流由于深度不同,流速多样,大大增加了水生动物的种类数,还形成了良好的生态系统。这一工程的实施不仅打破了利用工程治水用水的模式,还形成了一些关于河流线性、断面、护坡等新工法,成为日本水利工程发展进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但15年后,“多自然河川”评价委员会对这一时期实施的工程后续效果进行了评估,其中也反映出一些问题,主要为植物恢复不佳、人工景观化明显、覆土流失等问题,即由于相关人员认识不足、技术手段与生态构想无法对接、未形成市民、专家、政府一体化推进机制等原因,使得河川治理工程的治水、用水倾向明显,工程设计施工的标准固定,甚至简单模仿的境地。针对这一问题,日本政府提出新的治理模式,打破“型”这一统一标准,利用自然原有的独特性和营造力,以河流的自然样态为基准,考虑与当地居民生活、历史文化的和谐,保护原有生态的栖息繁衍环境,创建多样河川景观。
3 我国生态河道治理思路
从当前我国河流、河道的现状来看,水质问题仍然是最为严重的问题。虽然许多河道治理工程都已经明确水质生态景观的目标,但是由于污染源未能得到完全控制,因此在当前阶段,不能照搬日本的“多自然河川”建设经验,而应结合我国河流的水质、生态、人文历史形态等特殊国情,探索适合我国河流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治理思路。
1)河流水质优化。鉴于我国河流问题多为污染源问题,我国的生态河道治理模式应更加注重防控、抑制污染源。进一步思考如何减少居民生活污水的产生,如何将抑制污染融入居民日常生活方式之中,这应当是河道治理的首当其冲。
2)生态治理设计系统化。在治理设计之初,对河流流域的自然生态、以及人文社会环境进行系统性的考察,树立生态治理的系统理念,尊重河流本身的样态以及现状,将目标可实现程度、施工成本、治理效果等因素充分考虑在内。建立治水、生态相连携的协商机制,将治水、生态环境、河流管理者、施工方相连携实现信息互通,对具体的河道设计以及管理维护充分讨论,以期形成系统的治水生态相协调的河道治理方案。
3)生态治理多样化。根据不同河道类型选择不同方案。如在城市河道选用直线性,农村河道则保持河道原有形态;建设生态护岸时,考虑河道地形地貌、土质等因素,多样化选择护岸类型,避免单一类型因养护不足无法实现预期生态效果。在水体生态修复过程中,城市河道可考虑生物沉床技术,河滩宽阔河道可考虑打造人工湿地。
4)后期管护常态化。统一排水标准,并通过管理部门定期检查不定期抽查的方式,防治乱排偷排现象。建立河道治理监测机制,确定评估办法,对河道生态指标进行监测,及时调整管护方法,并整备管护人员及设备,定期清淤,管护生态岸坡,实现生态治理的可持续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