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改革视域下高校就业指导工作质量提升路径探析
2020-01-06伍林陈琦
伍 林 陈 琦
(1.武汉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2.武汉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湖北 武汉 430072)
0 引言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及就业体制改革不断深化,高校毕业生数量急剧增加。统计显示,我国2020届高校毕业生人数预计达到874万人,较2019年增加40万人,再创历史新高。高校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形势愈来愈严峻。同时,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用人单位也普遍面临诸多困境与挑战。根据有关数据,30.4%的企业表示会减员缩编,29.68%的企业无法按时向员工发放薪资,无影响的企业仅占17.81%。可见,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总体上呈现供需不平衡、就业不充分的矛盾。
《教育部关于做好2019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强调,要强化服务保障,精准施策,着力提高就业创业指导服务水平。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核心阵地,相对于用人单位,其属于供给端,面向市场输出“教育产品”,其“产品”质量高低直接影响到就业层次。为此,高校需立足供给侧改革视阈,在理念设计、路径优化等方面,做到精准供给,才能促使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实现人力资源合理配置。
1 高校就业指导工作质量提升
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是一项立体化、系统性的综合工程,开展多层次、全覆盖的高校就业指导工作能较好地帮助大学生确定科学的职业目标、制定可行的职业规划,从而增强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提升就业满意度[1]。
1.1 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大学生就业观直接影响大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关系到人才充分利用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2]。当前,受多元价值理念的影响,大学生在择业就业上存在诸多矛盾,如自我价值实现与社会期望间的矛盾。不少学生关注“小我”而忽略“大我”,单纯追求大城市,赚取高收入,不从国家需要、自身长远发展和隐性成本等方面综合考虑。这也导致出现人才分配不均、发达地区和热门行业人才过剩、竞争激烈等问题。同时,也有自我理想定位与自我现实认知之间的矛盾。有些大学生对自我期望过高,眼高手低,宁可待业,也不愿意从事基层或工资相对较低的工作。此外,需处理好个人职业理念与公民道德之间的矛盾。如个别大学生忽视公民道德、人文素养的塑造,过于追求提升就业竞争力,为找到理想的工作,置诚信于不顾,在求职简历中伪造学习成绩和实践经历。可以说,这些矛盾都严重影响到大学生科学就业。为此,高校通过全程化、系统化的就业指导教育贯穿学生整个大学生涯,能够有效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观。
1.2 帮助大学生养成健康的就业心态
一方面,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高校毕业生人数增长迅速,高校人才市场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另一方面,新时期高校毕业生大多数是95后,多为独生子女,家长比较溺爱,从小为其安排最好的生活环境,百事包办以及过于细致的照顾使得大学生承受压力的能力较弱。因此,受社会环境、家庭教育等多重因素综合影响,大学生在就业选择上容易产生不好的心态。一是目标模糊、盲目从众,攀比心理严重。不少大学生缺乏精准的就业规划和生涯设计,在择业时往往会忽视个人主观条件与客观实际间的差距,容易以别人的标准或选择来衡量自己,更容易出现“别人眼里好的就是最好的”择业误区。二是畏难怕苦、逃避优先,产生“佛系”心理。大学生对现实预期较高,过度向往高待遇、高报酬、低付出、高回报的工作,面对工作时间长、经常出差、工作强度大的工作,容易出现畏难情绪;同时,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不少大学生选择不同方式逃避就业,“逃避式考研”等慢就业现象开始流行。三是不够主动、独立性差,依赖心理过强。有些毕业生寄希望于家人或老师的帮助来谋求理想工作,不愿积极融入就业市场,不愿主动自我营销。这些不恰当的就业观念使得大学生就业被动,总想通过捷径找到工作。可以说,这些亚健康就业心态都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健康就业。为此,高校通过精准化、体系化的就业指导教育,能够帮助大学生做好心理调适,养成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
1.3 提升大学生专业就业能力
大学生就业能力是指大学生通过在校的专业性、系统性学习,从而获得专业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进而利用已获得的技能及素养找到与之相匹配的工作,并胜任该工作岗位,满足社会需求,在实际工作中获得发展,实现人生价值[3]。根据以往学者研究发现,近年来,大学生就业能力整体呈逐步提升趋势,但大学毕业生的知识、能力等方面与用人单位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一是理论知识掌握不够。不少大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不够扎实,更新能力有限,实践和理论脱节现象严重。二是综合素养有待提升。不少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轻视实践运用,对基础技能缺乏培养和训练。三是学习能力亟需提高。不少学生对知识或能力的整合与迁移能力较差,再创造能力不够[4]。基于此,高校有效开展模块化、层次化的就业指导教育,能够帮助大学生全方位提升就业能力,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和时代需要,促进学生自我价值实现。
2 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开展困境分析
2.1 就业指导工作理念滞后,目标短视化倾向突出
当前,各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开展形势已日益多样化。但整体上来说,就业率仍是高校就业工作考核的关键指标,不同程度忽视了毕业生就业质量。如不少高校指导老师认为帮助毕业生找到工作就万事大吉,而关于毕业生对工作是否满意、能力是否适合、未来发展如何等深层次问题则缺乏思考和规划。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毕业生未来的长远发展。
高校一般采取课程教学方式进行就业指导教育,其中比较常见的课程开设有职业生涯规划课、就业创业教育课等。但与传统课程比较,大学就业指导课是一门交叉性、边缘性课程,是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就业环境转变应运而生的,要求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更为紧密。但是,现有就业指导课程的设计与传统课程大同小异,大多也是大班制集中授课,同时受课时限制,授课内容大多为普适内容,差异化有限;同时,教学实践环节薄弱,学生缺乏学以致用的平台。整体而言,就业指导针对性不足,学生个性化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是一个系统性工程,但事实上,高校在整个教育过程中仅仅波及就业指导某一方面的工作,如择业、从业等方面内容需要进一步完善,就业指导目标短视化倾向突出。
2.2 就业指导队伍建设薄弱,团队职业化进程缓慢
当前,高校基本形成了就业指导中心与各院系协同联动的就业指导工作格局。就业指导队伍的构成除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的管理人员外,还有学院分管学生工作的党总支书记、毕业班辅导员、就业指导辅导员等[5]。但从整体上而言,高校就业指导队伍构成多以行政管理人员为主,缺乏就业指导的专任教师。指导老师实践经验比较丰富,但专业知识相对薄弱,在具体开展就业指导工作时,其对就业管理工作要点能较好地把握,但指导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水平有限,对阶段性的工作开展较多,全程职业指导能力欠缺。同时,高校缺乏对就业指导教师队伍的系统化、专业化培训。“非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逐渐发展为普遍现象,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就业指导工作的质量。总体而言,整个就业创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严重滞后。
2.3 就业指导教育实效不足,过程简单化现象明显
大学生就业指导过程是个复杂的多系统工程,包括课程教学体系设计、大学生能力素质测评、实习实践基地配备、用人单位信息反馈等[6]。尤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才市场需求与高校毕业生情况每年都在发生变化,需要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与时俱进,为学生提供专业化职业规划和个性化就业指导。
目前,不少高校将就业指导简单的理解为就业课程讲述、就业信息提供、规范毕业派遣等工作,其服务模式与毕业生要求不相适应。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缺乏市场需求实时调研,供需脱节。关于企业人才需求标准、人才市场发展概况等内容,高校缺乏全方位、系统性的调研,这影响到高校就业指导教育设计内容的科学性和过程的规范性。不少高校仍以传统单一、枯燥乏味的方式开展就业指导工作,使得毕业生就业能力难以提升,用人单位的认可度不足。另一方面,缺乏学生需求动态摸底,供给错位。关于学生能力素质水平、学生就业指导需求等内容,高校缺乏全过程、多层次的调研,就业指导未能贴合学生切实关注的诉求,如就业指导课程重理论讲解,轻实践教学,讲择业技巧的多,讲敬业风险的少等,不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真实需求,提供深度辅导和精准帮扶。
3 高校就业指导工作质量提升路径
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既要从实际出发,也要着眼未来,要充分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也要遵循学生成长成才规律、更新就业教育理念、增强就业服务意识、优化就业指导体系、升级就业信息平台,全方位、多层次地提供就业指导与服务。
3.1 更新就业教育理念,服务学生发展
(1)尊重学生个性。在就业指导与教育活动中,要因材施教,结合学生对职业理想的美好向往和学生成长成才的发展路径,科学设计工作方案,丰富工作内容。
(2)满足学生就业需求。在就业指导与教育活动中,要求真务实,结合学生对职业选择的美好憧憬和学生择业迷茫的现实问题,合理开展职业指导,展望职业蓝图。
(3)发掘学生潜能。在就业指导与教育活动中,要高瞻远瞩,结合学生对职业发展的理想规划和学生学习实践探索过程,有效激发学生潜能,规划人生轨迹。
总之,要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工作理念开展工作,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就业指导,引导学生端正择业态度,提升就业能力,实现就业理想。
3.2 增强就业服务意识,全面提升团队素养
一般来说,从事就业指导的师资队伍是具备多学科交叉和丰富知识储备的应用实践型人才。但目前,不少高校从事就业指导的教师大多都是“单干户”, 整个队伍缺乏规范的机构编制和充足的经费保障,人员成分构成复杂,重视程度相对不够。为此,要实现精准化的就业指导改革就需要在充分了解学生个性特征和发展需求的基础上,配备专业化、职业化的师资队伍,对学生未来的就业方向和职业发展进行科学规划。要建立规范科学的教师聘任制度,坚持宁缺毋滥原则选拔一批专业素养高、学习能力强、知识迁移能力快的教师进行就业指导与教育;可尝试聘请有代表性用人单位的管理者担任学校生涯规划或就业指导兼职教师,进一步增强就业指导师资力量;要建立完善系统的专题培训体系,采取实践交流、专题培训等方式定期加强师资队伍的能力拓展和指导,从而实现指导教师不仅熟谙“指导什么,如何指导”,更详知“什么问题,如何解决”;要构建精准务实的学生需求反馈机制,教师要采取精准、高效的方式多层次了解学生的个性心理与职业需求,通过深度辅导,帮助学生认知自我、发掘自我、实现自我,从而让学生找到个人兴趣点与能力适合点,提高岗位匹配度和职业适应度。
3.3 优化就业指导体系,全程提供精准指导
高校作为就业指导与服务的重要平台,需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工作理念,凝聚内外,构建合力。
(1)改革“第一课堂”教学体系,突出柔性化、弹性制,创造人才培养新格局[7]。“第一课堂”是学生成长成才的主课堂、主阵地,为顺应时代发展,服务社会建设,教学体系的设计要有时代性、先进性,要适时适当地对课程内容、教学方式方法进行改革,对传统学科结构进行更新升级,有条件地把创新创业、职业规划、就业指导等内容纳入课程教学,利用多学科结合的方式丰富课程体系。同时,可以大胆尝试,科学探索,在条件允许范围内开设“就业指导提升班”、“职业规划训练班”等兴趣班级,对学生集中授课指导。
(2)丰富“第二课堂”社团活动,突出自主性、创新性,激发人才培养新动能。“第二课堂”是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平台,学生通过“第二课堂”的社团活动,能够充分释放自我,自我成长。在自主选择方面,“第二课堂”给予学生充分自主权,能够激发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从而极大提升学习兴趣,增进学习效率;在能力提升方面,“第二课堂”给予学生充分选择权,学生可以根据个性特征和能力偏好选择参与不同活动,如学科竞赛、文体活动、思政教育等,从而促进大学生核心竞争力提升;在意识培养方面,“第二课堂”作为育人的重要载体,在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尤其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素养。学校通过成立创新创业和就业指导类兴趣社团、开展求职类竞技比赛、创新类案例比赛、筹办职业规划沙龙等途径为培养大学生就业意识提供平台。
(3)拓展“第三课堂”实践内容,突出实战化、精细化,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社会实践是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重要环节,要充分突出实战化、精细化,增进学生对细分领域、岗位的深刻认识,增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合理运用。高校要提升校企合作的层次与质量。一是实现“大融合”,做好“大平台”。学校就业管理部门要精准把握企业需求,与学校科研部门、院系等联合,实现校企共赢。二是探讨新模式,谋求新发展。学校可以尝试多元化的校企合作教育模式,针对重点行业或企业开设联合培养班,进行定点培养与人才输送。三是拓宽实习实训平台与途径[8]。高校要充分整合资源,不仅在校内建设实训平台,如建设实习实训实验室、利用“创业之星”等软件进行仿真模拟企业运营等,同时在校外建设企业实践基地,通过建设专业实习基地、暑期社会实践基地等,给予学生不同机会深度锻炼。四是创新协同培养机制。充分整合高校、用人单位、政府三方资源,做好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顶层设计,发挥三方优势,聚合三方能量,形成就业市场供需两端无缝对接的良性发展。
3.4 升级就业信息平台,全方位保障供需匹配
21世纪是信息化时代,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离不开大数据分析与利用。在就业指导工作中需要巧妙利用大数据实现学生就业“私人订制”。首先,要建立详细、精准的信息共享平台。通过打造集社会、企业与学生三位一体的大学生就业信息共享平台,将与毕业生相关的就业政策、招聘信息、求职简历等及时发布、整合、共享,实现就业信息服务集成化、一体化[9]。其次,要建立科学、动态的人才评价平台。通过推行差别化人才评价,以学生个人数字化档案为依托,精准动态地采集学生在校期间的思想表现、科研学习、社会荣誉、实习实践等内容,形成客观系统的评价信息,从而帮助学生精准定位,也帮助用人单位精准匹配。最后,要建立全面、系统的互动交流平台。精准把握取学生关于就业指导、就业服务的需求,利用大数据分析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共性问题与个性问题,系统设计学生就业指导方案,以个体咨询、主题团辅、课程授课等方式,多元化满足学生就业指导需求,实现学生个性化、科学化地定制与推介。
4 结语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尤其是当前,面对疫情给高校毕业生就业带来的特殊困难与现实挑战,需要政府、企事业单位、学校等各方力量需要凝聚起来,积极行动,联手织紧筑牢高校毕业生就业保障网。从就业供给侧角度来看,高校依旧需要积极适应市场发展,转换就业教育观念,在队伍建设、平台搭建、数据应用等方面上下功夫,引导学生树立理性的择业观念,提高学生专业就业能力,最终实现大学生充分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