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生活化教学的策略研究
2020-01-06王懿朗
王懿朗
(辽宁省沈阳市于洪区华城小学 辽宁沈阳 110141)
在小学时期,信息技术课程的目的是提高学生信息方面的综合素养,增强他们获取和交流信息的能力[1]。学生凭借信息活动,可以有效地将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和其他人进行思想交流、合作学习,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提升信息综合素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一、小学信息技术生活化教学内涵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旧有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已不能满足当前的教学要求[2]。教师一定要联系生活化教学理念,进行生活化教学。生活化教学方式主要指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依照新课改的要求,加入生活化的经验和场景,为学生塑造一个生活化的熟悉场景,使学生在这个场景中感受到乐趣,有效学习。
小学信息技术生活化教学的内涵包含两点:
1.关注学生的生活。在小学信息化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生活,充分联系他们的日常生活特点,有针对性地教学,从而综合提高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质量。
2.在课堂上进行生活化教学。在小学信息化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增强生活和教学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得到教育,达到教育的根本目的。
二、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一)进行生活化评价
小学信息技术的课程评价和其他学科的评价具有一定的差别。这个学科的评价较多样、灵活[3]。教师应该遵循生活化的原则,在这个学科的评价中大力创新和改进,摒弃那些传统教学中的试卷考试评价方式,提升信息技术评价的弹性,将学生的潜力发掘出来,使其在适当的鼓励中发挥潜能。
比如,教师在教授沈阳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四年级中的“画图”相关内容后,可以让学生动手进行实际操作,先用工具栏里的画笔工具来画出自己喜爱的动物、食物或卡通人物等,然后引导他们根据自己的审美,给这些图画上色,最后把成品交给教师。小学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图画成品了解他们对工具栏的理解和应用情况,作出评级,发现他们对图形、色彩的敏感性,在今后的教学中重点加强这些方面的能力。帮助学生发展一门特长,对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很有用。
(二)挑选合适的教学内容
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内容具有复杂、抽象等特点。在生活化教学中,教师能融合教学内容,把二者结合起来,提高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性。详细来说,就是教师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要综合课堂上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平时生活,有效转化学科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在这种生活化的教学中调动学习兴趣,积极参与课堂学习。
比如,教师在教授沈阳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四年级中的“翻转与旋转”时,可以把学生平时生活中最常见的图像作为素材,如时钟、福字、风车等,指导学生采用变换角度等方法改变图像,充分认识到翻转和旋转的内涵。此外,在挑选合适的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把生活中的一些案例融入教学,让它变成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使课堂教学更生活化、更充实。
(三)设计生活化的实践活动
小学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相比,对学生具备一定的吸引力。但它的理论知识比较枯燥乏味,能轻易把学生的兴趣消磨干净,对小学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具有阻碍作用。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应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优化教学方式,设计生活化的实践活动,提升信息技术理论知识的趣味性,设置一些具有趣味性的生活化作业,让学生从中学到更多知识和技能。
比如,教师在教授沈阳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四年级中的“用颜色填充”时,可以引导学生利用计算机填色。学生经过学习和探究,能结合画线条的知识,绘制出美丽的图画作品,获得满足感。另外,这个方式可以使学生体会各种绘画方式的乐趣,更好地学习和掌握信息技术技能和知识。在布置作业时,教师可让他们利用所学知识描绘自己的卧室。在完成这个作业的过程中,学生一定会仔细观察自己的卧室,并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作业,强化操作技能。
三、结束语
总之,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要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转变自身的教育理念,完善和优化教学方法,把生活化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融入日常生活,让学生可以发现信息技术和生活的联系,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信息技术来解决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