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初中道德与法治德育课堂的构建
2020-01-06韦福
韦 福
(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韦营学校 甘肃兰州 730112)
素质教育下的核心素养不同于知识素养,它不仅包括了对知识方面的认知,还包括情感认识、基础价值观等方面的认知。总的来说,核心素养主要包含对学科知识内容的认知和道德情感方面的认知,具体表现为知识底蕴、科学精神、探究精神、道德素养、法治精神、实践创新等六大基本素养。
一、核心素养下初中道德与法治德育课堂的教学现状
随着我国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进行,人们对于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重视程度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但是,人们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对于文化课的投入力度远远大于对道德与法治德育课堂的投入力度,导致德育教学效果仍不理想,学生在道德与法治德育课堂中掌握不到足够未来成长所需的知识和能力。
除了重视程度不够外,我国还缺乏经验丰富的专业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者。学校往往选择由其他学科的老师代上道德与法治课程,但这些老师缺乏足够的专业知识和教学眼光,最终得到的教学效果也不如专业教师的效果好。综合来看,我国初中道德与法治德育课堂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未来还有很大提升空间。[1]
二、核心素养下初中道德与法治德育课堂的构建策略
(一)转变教学理念,激发学习兴趣
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一个人只有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才会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钻研其中。初中生正处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黄金时期,他们对于身边的事物都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但不具备成熟的是非辨别能力。因此,想要真正发挥道德与法治德育课堂的教学作用,老师就要转变传统教学理念,做到一切教学计划围绕着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例如,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材第一单元《青春的时光》,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的变化对于学生来说是他们成长过程中重要的一段时间,但书本上枯燥生硬的文字是无法帮助学生顺利度过这段特殊时期的。因此,老师在课堂的前十分钟让学生填一份有趣问答,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生理和心理中的变化,然后在课上引出青春期中会发生的变化和该如何应对的方法。老师要对学生的变化给予安抚和肯定,消除他们的自卑感和迷茫感。在第二课《青春的心弦》中,老师就可以采取交谊舞教学的方法,在学生合作练习的过程中将正确处理男女关系的方法和礼仪渗透其中,让学生在无形中就正确培养了异性交往礼仪以及青春期懵懂的情感处理方式。学生既能在实践中学习,又能将书本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这样有趣多样的教学方式也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拉近学生与课堂的距离,达到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2]
(二)提高师德素养,注重言传身教
初中阶段的学生极易受到身边人的影响和感染,而老师和家长是学生一天学习生活中接触时间最长久的人,因此老师和家长的言行举止对于学生道德与法治意识的培养就显得十分重要。想要构建道德与法治德育课堂,老师就要在课上课下都注意言行举止,要始终要以平等、谦逊的心态与学生相处,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会如何与他人平等相处、如何尊重他人、如何正确文明用语等等优秀品质,这样也有助于学生全方位提升个人核心素养和道德修养。
(三)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课堂
道德与法治德育课堂的最终教学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德育素养,以便他们能更好地在社会中生存。教材中的很多内容也是为了解决实际生活中会遇到的问题而设定的,因此将理论联系实际、创设情境教学课堂也是构建道德与法治德育课堂的一个重要方式。例如,七年级下册教材第二单元《做情绪的主人》就可以创设情境教学课堂,老师先将几类常见的基本情绪罗列出来,让学生对应在每一种情绪里举例。对于学生模糊不清的情绪,老师可以重点带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和观看电影电视等方式多感官去感受。老师还可以将学生分为讨论组和观察组,给每一个组别布置不同的任务,讨论组在讨论问题结束后要记录下刚才讨论时的感受和对其他人的评价,观察组要记录下讨论组在讨论时每个人的情绪变化和处置方法,两组相互交换意见,让学生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性格。这样,老师才能根据每个人的性格有针对性地教授情绪处理的方法,从而达到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德育教学目标。[3]
三、总结
总而言之,构建初中道德与法治德育课堂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起到了不可或缺的推动作用。因此,师生要共同努力,早日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教育国情的核心素养教学之路,提升我国综合教育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