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区牧区初中语文课堂学生沉默的原因及对策初探
2020-01-06陈义旦草
陈义旦草
(甘肃甘南玛曲县藏族中学 甘肃甘南 747300)
学生的沉默与课堂学习氛围有着非常直接的影响,同时也为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带来了压抑,严重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在课堂中,活跃的学生非常受教师的宠爱,与教师互动的机会比较多,知识掌握得牢固,于是这些学生就非常喜欢发言,时间久了,就会形成一个良性循环;而那些在课堂中越是沉默的学生,就与教师的距离越来越远,成绩越落后,成绩越是落后,学生就越沉默,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一、藏区牧区初中语文课堂学生沉默的原因
(一)师生关系僵化,对立
学生伴随着自己年龄的增长,自我意识也会越来越强,一部分学生会出现叛逆、不服从管教的现象。有些学生当众被教师训斥过,心里觉得过意不去、丢面子,因此就常常利用沉默来回报教师。这种僵化以及对立的师生关系,会让教师与学生都感到压抑,可想而知学生的学习效率也不理想。
(二)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
在农村,很多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得不牢固,上课经常跟不上教师的讲课节奏。很多学生觉得上课就像在听“天书”一样,越听不懂就越不想听,越不想听就会越听不懂,导致最后很多学生都放弃了,在课堂上干一些别的事情或者是发呆,睡觉,保持沉默。
(三)教师的教学方式单一,枯燥
由于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教师依旧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在课堂教学中通常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讲解的知识。这样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倍感无聊,时间久了学生就会失去学习兴趣,在课堂中也不乐于发言,最后就保持沉默。[1]
二、藏区牧区初中语文课堂学生解决学生沉默的策略
(一)倡导个性化阅读,营造自主阅读的氛围
在新课程不断改革以及发展的背景下,其要求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对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来说,教师应该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创建具有新意性的阅读目标,从初中生的性格特点出发,从不同的角度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调查表明,初中生是喜欢阅读的,教师需要从个性化着手,构建学生自主阅读平台,让学生不再是为了考试而读,更多的是以自己的情感为线索,学会欣赏文章、分析文章、评价文章,拓展学生的思维面。例如,教师在讲解鲁迅先生的《社戏》时,教师可以将作者理想中故乡的画面借助多媒体进行呈现,学生在观看视频或者图片时,眼、口、耳、手等都运用起来了,将自己身临其境到文章中。学生在阅读之后,就能够将阅读的理解以及自身的感情都投入到情境当中,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也能够得到体现,最终实现阅读能力的提升。
(二)展开情景教学,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
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究者,研究者,在他们的精神世界里,有着很强的需求。教师可以将这种需求应用到情境教学中,让学生在语文教学里扮演发现者,探究者,研究者,在满足他们精神需求的同时,又能提高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例如,在《异彩纷呈的民风民俗》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去搜集相关资料,了解不同地区的民风民俗,引导学生区分不同民族之间不同的民风民俗。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有关民风民俗的短片,将学生带进民风民俗的情境中,让他们了解与民风民俗相关的知识。教师通过这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就会主动学习,探索与文章有关的知识。
(三)加强与学生的思想沟通,情感交流
教师不应该只在课堂中关心学生,也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多关心学生,加强与学生的思想沟通,时刻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教师要关心学生的生活、学习,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可以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理解学生的所作所为,与学生打成一片,从而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真正地将教师当成自己的良师益友,遇到问题及时与教师进行沟通,心里有什么想说的话可以直接与教师交流,教师可以时时与学生进行心连心交流,面对面沟通。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才愿意亲近与信任教师,愿意多与教师进行沟通交流。[2]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沉默”不是每一个学生的本色,每个教师以及教育工作者都愿意看到学生们高高举起自己的双手,勇敢、大胆且积极地回答教师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因此,教师应该积极地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学习特点,创建出更好的教学方法,真正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搭建一个舞台,为每个学生提供展示自我价值的机会与空间,让“沉默的学生”真正成为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主人,从而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