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课程优化路径探析
2020-01-06边梅娜李邦豪
边梅娜 李邦豪
(塔里木大学 新疆阿拉尔市 843300)
立德树人是新时代下中国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承袭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道德本位思想,明确了教育培养什么人的方向性问题。在大学生的教育培养过程中,思想政治类课程是对大学生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影响最为直接的课程,也是贯彻党的“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教育理念的最佳路径。如何通过创新学习与教学的交互模式,有效地利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建设者与接班人,完成“立德树人”的目标,仍然是高校思想政治课程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难题。[1]
一、建构主义与“立德树人”
建构主义在当代教育心理学中是一种较新的教育理论体系。它并非某一种特定的教学理论,而是由多种理论组成,其基础的理论共识为:在知识观层面上,个体的知识是由人建构起来的,取决于个体原有的知识经验背景;在学习观层面上,学习者是主动的信息与意义建构者,学习共同体与学习情境会对整个学习效果产生影响;在教学观层面上,提倡教学手段的多样化激发、促进学生主动的知识建构过程,重视社会互动与学习情境。[2]以“立德树人”为目标,新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在完善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下,重点服务于大学生群体的思想教育和正确的三观引导。传统教学模式在进行知识传播的活动中,以高校教师为主体,学生为客体,进行信息的单向输入过程,教学模式局限在课堂,使大学生缺乏实践。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学效果大部分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水平,忽视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学生在构建良好的社会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和实际情景中的应用能力还有待提升,往往陷入学业成绩考核优秀但在现实中难以应用的怪圈。因此,高校的思想政治教学,要理解学生心理,改善教学模式,使用科学的教育方法。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大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对实现“以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的实践困境
新时代下,高校的思想政治课程明确了“立德树人、教育铸魂”的根本目标,但其课程的讲授仍然存在缺陷,归根结底是教学方式的落后,导致了大学生对美好品德的理解不充分,自身实践表现不持续等一系列问题。
(一)主客体认知结构错位
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课程的主体都是教师群体,而学生被当作被传授知识的客体。一些教学者认为,学习是通过不断强化外部刺激与内部反应之间的联结,进而对事物的表征即归纳推理所得的知识进行理解记忆的过程,教学仅仅是传递、记忆知识的过程。这种错误的观点,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能主动、有效地参与。学生理解和心理的过程几乎不被重视,只是被动接受,学习的效果仅仅局限在书面或课堂上。教师的教学流于形式,很难给学生带来真正的德育影响。
(二)教学模式单一、落后
首先,高校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模式以课堂为主,较少涉及线上线下的教学。其次,课堂是以教师为核心,学习资源主要集中于教师,教学缺乏有效的实践活动。学生能够通过认真上课习得结构良好领域知识,如关于剩余价值这一主题的相关事实、概念与原理,但却缺乏结构不良领域知识,即不善于将习得的规则、原理应用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情境。这样仍然无法达到持续性地塑造人格的目的。
(三)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不完善
学生学业考核的评估体系与教学质量评价关系紧密。学生的学业成绩主要通过试卷与考勤等方式来检测其初步获得的知识。在“以德育人”的大背景之下,真正影响学生日常行为与品德形成的高级知识获得却并没有成型的评估体系。“德”应当先于“学”,而评价体系却没有完善对学生“德”的实践能力测量。这只能使思想政治课教师更注重教学形式,而忽视学生的品德修养。
三、基于“立德树人”的高校思想政治课程优化路径
新时代下,为了更好地践行“以德育人”方针,更好地强化思想引导,促进学科建设,高校思想政治课程应该在教师群体、教学理念、教学模式以及评估体系中多方面协同推进,实现良好的育人塑魂教学效果。
(一)转变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是以课堂教学为主要手段,让接受教育者获得主观的、积极的精神成效,树立正确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以达到“以德树人”的最终目的。其归根结底是一种育人的活动。教育活动的接受者必须在主观心理活动中完成意义建构,即将相关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转变教学理念,明确自身定位,从主导者变为指引、监督和提供帮助的角色,让学生成为主动的信息探索者;由单一的从外到内的信息传输渠道转变为多元化引导,让学生产生主动获取信息的欲望,并为信息赋予意义,建构自身的知识体系,进而改造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
其次,高校要转变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学习资源分配模式,转而使用分布式学习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即让指导者、学习者和学习内容分布于不同的非中心位置,让教和学可以同时存在于多个不同的时空中。[3]教师首先要充分利用教学媒介,使学生的学习的场所不拘泥于教学课堂;其次要在学生学习、生活的环境分布中充分利用学习资源,形成与各类要素相互影响的系统,帮助学生在课堂之外参与共享的认知活动。比如,教师将学习资源传到网络平台,制作思想政治类课程移动学习应用软件(APP),针对生活中可能出现的不同情景设置相关知识点,激发学生群体的主动程度与参与程度,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优化教学模式,采用支架式教学,增加情景认知
支架式教学模式是指由教师向学生布置一项目前无法独立完成的任务,在任务完成的过程中提供外部支持指引,并逐渐从中撤出,引导学生成长进步直到其具备独立完成的能力。随着认知科学的进步,情景对学习过程的重要意义被揭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增加情景能促进学生脑部的认知加工,极大地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在思想政治课程中,教师不再于教学开始阶段提出课程中心主题,而是首先设置特定的情景,将学生引入情景,并提供所需要的工具性知识。在情景中,教师确立学生需要完成的目标,让学生进行开放的探索和尝试,并与其他学习者协同合作,相互支持,将经验内化为更高级的认知。个体通过自身参与和社会性认同后所获得的结论,其持续性与认可度远远高于被动的信息灌输。
(三)完善教学评价体系,以德量才,实践塑魂
在新时代的大背景下,首先,高校要切实践行“立德树人”的指导要求,就必须让制度与教学同步改进。传统的思想政治课程主要集中在知识性的传授上,忽略了学生的主动性,但参与的过程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建构知识体系,还能促进学生对所运用的概念、原则的认同。因此,学生在课堂之外的实践活动也应该成为评价教学效果的指标之一。其次,学生本身的学习能力与品德修养并无绝对相关性,学业成就可通过测试检测,而品德修养则很难通过相对应的量表测试。因此,学校需要完善对学生品德修养的评价体系,采用多元化计分的方式来衡量学生的学习效果。最后,高校思想政治教师通常面对全校范围进行授课,本身的任务量较大,容易使教学技巧疏于提升,并出现理论弱、信念不坚定和时政不熟悉的情况。这就要求高校的教学质量评价系统要针对思想政治课教师的实际教学任务量、教学效果以及理论素养测试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更好地为“立德树人”提供保障。